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婆城文学》总第256期

《婆城文学》总第256期(2021.06.15)

目录

婆城小说

一玄长篇旅游言情小说《穹窿八部》之《古砦迷雾》(连载之09)

婆城诗词

本期上刊诗人:冷月、唐贝、风铃语

婆城散文

一玄:狮子山文化公园之文化意蕴(一)

《穹窿八部.古砦迷雾》第#一百四十章 狮头砦 (3

文/一玄

余水淼家的小院没有养狗,围墙外有一排花圃,种植的花主要是菊花,除了少量的龙爪菊和金菊花之外,多数是五色菊,另外还有几株虞美人。

透过不锈钢管做的院门可以看见院内的一切,小院收拾得很整洁,院坝不是水泥硬化,而是用石板铺成的。他家的正房三间是一楼一底的小楼,底楼三间分别是堂屋、客厅、饭厅,楼上是宿舍、书房,左右两边各两间平房,屋顶分别是用来晒粮食和放置天阳能、接收卫星信号和平时休闲的。穹窿佡境内空气湿度大,地面潮湿,要晒粮食就在屋顶上弄一平台做晒坝。

王仪涵和焦集芳两人站在围墙大门处,焦集芳道:“余水淼老师在家嘛?”

话音刚落,从堂屋里出来一位抱着婴孩的美丽少妇,看了看门外的两人,问:“你们是哪里来的,找我外公有什么事?”

王仪涵道:“大姐,我们是缥缈山庄的,从龙头砦过来专程拜访你外公余老先生,是吴德智吴主席介绍我们来的,你外公在家嘛。”

美少妇道:“外公早上就出去钓鱼了,一般没那么早回来。你们是在家等呢还是……”

焦集芳道:“你知道他在哪里钓鱼不嘛?”

美少妇摇摇头,道:“外公钓鱼,好比是姜太公一样,经常是当空军司令的,钓鱼的地点也不确定,或者在花楼台水库,或者在沙坝水库,或者在青龙水库,或者在左二爷水库,行踪不定,你们去找他的话,有些困难。”

王仪涵道:“既然老先生钓鱼的地点不确定,咱们就在家等吧?估计他什么时候能够回家?”

美少妇道:“这个得看他的心情。心情好的话,比较早就回家了。”

这时候,门外一个非常洪亮的声音传来:“丫头,谁说我心情不好啊?”

四水先生头戴一顶用伞改装的斗笠,手持一根斑竹鱼竿,提着一个鱼篓,背上背着一个包,笑吟吟地站在大门外。

美少妇对怀中的孩子道:“幺儿你看,你太外公给你钓鱼回来了。”

四水先生道:“在背后说我坏话,当面不好交代,就拿孩子来蒙混过关啊?”

美少妇道:“没有,我怎么会在背后讲您的坏话呢?这不是人家王组长一行前来拜访您,我才介绍的嘛。哦,她们俩是吴主席介绍过来的……”

吴德智在这一带还是很有人缘的,余水淼先生听说是吴德智介绍的,连忙对王仪涵和焦集芳道:“欢迎欢迎啊,两位请坐,不知道你们两位不辞劳苦到我们这个山砦上来,有啥事情呢?”

王仪涵道:“老先生啊,不瞒您说,我们俩本身是为了调查穹窿世界的土地资源而来,可在调查土地资源的过程中,我们俩发现,穹窿世界的旅游开发,不仅仅靠种植中药材就可以了,我们应该赋予穹窿世界每个旅游或者产业项目以穹窿文化,这样才是真正的开发,吴德智主席对您老在文化方面的造诣很是推崇,所以,我们俩来就是想听一听有关穹窿世界和咱们狮头砦廖观音的故事……”

余水淼笑道:“这个老吴啊……尽给我惹事儿。不过,既然来了,就不可能让你们空手而归,我们慢慢聊。丫头!给两位客人泡茶,把我最好的茶拿出来泡起!”

焦集芳道:“余老师,您甭客气嘛。”

余水淼道:“咱们山里人家,也很讲究待客之道的。来者是客,不会知宾待客怎么行呢?要说穹窿世界,咱们首先得说穹窿八砦。咱们先祖辈将这八个砦统一用清字开头命名,分别是:清风砦-凤头砦;清平砦-龙头砦;清浪砦-虎头砦;清静砦-狮头砦;清云砦-云头砦;清水砦-丫头砦;清禅砦-老头砦;清心砦-石头砦(世禄砦)。中间的字连起来是一句话:风平浪静,云水禅心。在雄才大略的越王余金龙最为鼎盛的时期,在江湖小诸葛金无用的有力辅佐下,越王兵精粮足,帐下猛将如云,每座山砦上派一位将领负责镇守。清平砦由越王亲自坐镇,其镇守大将为余银江;清风砦镇守大将为余金凤;清浪砦镇守大将为余金虎;清静砦镇守大将为余金狮;余氏家族自守内四砦。外四砦分别由川南最负盛名的武林高手一僧,一道,一尼,一书生镇守。即道人守清云砦,尼姑守清水砦,高僧守清禅砦,书生守清心砦。内四砦由越王余金龙率领,负责内部秩序,确保穹窿世界的安宁;外四砦由河客书生金无用统领,负责对外进攻和防御,确保穹窿世界的安全。所以,说起咱们穹窿世界,有讲不完的故事呢……”

焦集芳道:“余老师,前面我们说的廖观音在穹窿世界逃难的故事是发生在之前呢还是之后?”

余水淼道:“廖观音在穹窿八砦号召大伙儿参加红灯教起义,那是在之前。廖观音出生于金堂县,光绪二十七年跟随红灯教主曾阿义学习'神拳’,并借用宗教宣传反清灭洋,主要活动在华阳、简阳、仁寿一带。其中,在仁寿活动的主要地方就是穹窿八砦(作者按:婆城市之越西县,即穹窿核心景区,在1958年前,隶属于仁寿)。廖观音又名廖九妹,从小长的就健壮秀丽,十分惹人喜爱。而且她聪明伶俐,染坊里的活一学就会,洗衣浆裳来得利索,挑花绣朵一学就能。同时她总爱缠着祖父讲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和三元里爱国群众抗英斗争的故事,于是,爱国仇洋的思想深深地烙印在她纯洁幼稚的心灵上。廖九妹从小就聪慧过人,能当众朗朗背诵私塾里所教授的高难度诗词文章,在家庭及族人中深受宠爱,她母亲曾感叹'九儿若是男子,恐怕廖氏门中也将出壮元了。’”

焦集芳道:“既然廖观音文才出众,读书考上大学应该不难,为啥后来又参与红灯教起义并成为首领之一了呢?”

余水淼道:“廖观音不但文才出众,而且武艺超群,她生活的石板滩常有土匪作乱,为防盗保家,人人都会学习武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廖观音也是自小习武,由于她意志坚定,身手轻捷,练功时特别吃苦,到十六、七岁时,她的武艺就超出一般人很多。与她同场的曾阿义,是个铁匠,暗地里加入了义和团,他见廖观音为人善良,而且武艺超群,便主动接近她,并给她讲'反清灭洋’的道理,最终她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毅然决然的加入了红灯教。”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穹窿八部.古砦迷雾》第#一百四十四章  虎头砦(1)

威远中学的诗情画意

文图/冷月 

                   

清溪的风投入你的怀抱

婆城的雨滋润你的花园

庄重的立诚楼伸出苍劲的手

敞开温暖的胸怀

喜迎同学的到来

文笔山巍巍的白塔

为我们架起一支擎天之笔

描绘不尽希冀和梦想

饱蘸清溪河百年烟火

谱写威远学子

执着前行的壮歌

“立诚,通慧”的宗旨回旋耳边

“励志,博学,尚礼,扬善”

铭记于心

文理并重,张驰有度,差异发展

助龙戏潮头,扶凤翱九天

宽阔的绿茵场

铺满智慧的阳光

奔跑着的青春

追逐千里之外的理想

教学楼风雨中

沐浴出英才栋梁

这里有伯乐闪着慧眼

这里有良师诲人不倦

有你用青春与威远中学

共铸辉煌

奋进的威远中学与你

携手青春无憾

                   

你在高墙缝隙里生长
钢筋水泥怎能阻挡
风雨里摇曳
阳光下飞扬
矗立墙壁上张开绿色翅膀

眺望远方
告诉山野里的伙伴
拥抱心中那片森林
在哪里都能绽放芬芳

洁白的瓷砖是你单薄的温床
在孤绝的高楼上泛着倔强与坚定的光

不羡慕沃土里茂盛的小草
不嫉妒鲜花的蜂围蝶绕
它们怎么知道人文滋养诗书的熏陶
能让你高傲的飞翔

血一样的海棠盛开得象年轻的心房

六月的激情火一样奔放

青春的战场上聚焦亿万人的目光

每一枝矫健的英姿

都承受了山高水长

每一瓣馨香

都洇熏了爱如潮海的浪

年轻的脸庞眺望远方

红日一样跃立爱与期待的海洋

美丽的海棠盛开在教学楼阳台上

勤奋的同学穿梭成办公室走廊迷人的风光

清高的翠竹向她鞠躬弯腰

圆润的胡豆花对她微笑

高贵优雅的吊兰伸出修长的手

殷切地将她挽留

茸茸圆实的叶

遒劲硬挺的枝干

努力的生命才会开得如此絢烂

同学清纯文静的脸

坚实匆忙的步伐

勤奋拼搏的青春筑就人生无憾

眼睛
文/风铃语

坐在狮子山的亭子里
狗匍匐在脚边
瞳孔哪么小
却看见了整个世界
把万物容入
此刻我拥有夕阳
远处的山近处的水

闭上眼睛
风送来松柏的清香
仿佛从老君山传来了阵阵钟声
万物入境消融万物

七绝.寄故人 (五首)

文 / 唐贝

(一)

风雨诸天断世尘,

乱云堆里一孤身。

平生最惜怀中事,

檄尽诗文亦难陈。

(二)

又是绵绵雨与风,

几声长叹岁匆匆。

自离别后常相忆,

泪眼分明悔无穷。

(注明 :无字出律。本想最后一句改为,秋水伊人泪眼濛,想想还是,泪眼分明悔无穷,宁愿无字出律,因更能表达心意)

(三)

十年几度别离愁,

思绪如潮不肯休。

行遍天涯情未尽,

且将心事作云浮。

(四)

又是斜阳影独行,

东风轻送到羊城。

飘零浮世伤心客,

那敢听闻雁过声。

(五)

全无音讯结愁情,

静靠窗前泪热盈。

犹记当年环佩事,

几多忆就意难平。

整理于2021.6.14端午节晨雨有感怀语(此诗仅致生命中唯一的挚爱)


威远狮子山文化公园文化意蕴(一)

一玄

威远狮子山文化公园位于古县城之西,附近曾经有接官亭。狮子山又名三台山,西北望见层峦叠嶂之山峰,东南可见曾经为“蜀中第一”之婆城。威远河清溪河段迎面而来,环绕而去,乃婆城之胜景。城西开发的时候,县政协副主席马大哥(陈廷德)撰文呼吁并与领导建言力主保留狮子山,不要再推平县城区唯一剩下的山来建楼房(曾经被推平的山有御屏山等婆城胜景,后人为了纪念被推平的御屏山,将婆城某街道更名为御屏街)。由于马大哥竭尽全力呼吁保护,才保留下了狮子山及其山麓的明御史魏洪冕墓等婆城名胜。笔者因机缘巧合,亲历了狮子山公园的规划与建设,现将其中的文化意蕴整理出来,聊供有心人在茶余饭后作为谈资。

一、监察文化

狮子山文化公园的监察文化主要体现于明代御史魏洪冕墓。该墓位于威远县城区西侧威远河右岸的狮子山半山腰。据一九九四版《威远县志》记载:狮子山明代御史魏洪冕墓,坐南向北,占地750平方米,墓前有狮、马、羊石雕(今已全无)。墓内有墓室5间,仿木结构,方砖券拱,每室有两扇活动石门,墓室高1.9米,进深2.5米,宽1米,由8根方形石柱支撑。通道长8米,通道前壁(石柱)刻有深浮雕人物(两尊)和花卉图案。中墓室门额上刻“明御史墓”4字(朱彩),石柱上刻有对联(朱彩):“吉水吉山默启攸宁之域,特宾特主大开长发之祥。”狮子山明代御史魏洪冕墓,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内人物石刻传神,书法石刻精美。据《四川通志》记载,魏洪冕是明嘉靖年间威远县举人。另据清乾隆《威远县志》卷二丘墓条目记载:“魏御史古崖公墓,公讳洪冕,古崖其字也,墓在双河三台山之麓。”据《贵州通志》记载,魏洪冕是明嘉靖年间贵州的巡按御史(其职位高于副使),与乾隆《威远县志》的记载不同。录此供研究参考。(陈廷德《狮子山明代御史魏洪冕墓石刻》)

中央派专员巡视反腐,古已有之,各朝制度也各具特色,其中较为严密完备的是明代巡按御史制度。巡按御史制度对保证明前期地方吏治的清明,维护中央集权和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明代巡按御史制度从盛到衰的过程发人深思,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明代巡按御史制度的特点。明代巡按御史制度的确立,吸取了历史上特别是汉代的经验,效法其“以小制大、以卑临尊”的监察体制,以七品御史纠劾地方所有官员,包括位居二、三品的三司官员。但明代巡按御史制度在前代基础上有所损益,更趋完善,其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巡按御史任职有时限规定,基本上是一年一换,以防日久人熟而生弊。二是明代巡按御史地位更加独立,职权范围进一步扩大,明确了御史的钦差大臣身份,御史巡按由皇帝亲自点差,改变了汉唐地方监察官“只察不举”或偏重纠察的局面,但也为其侵夺监察权以外的权力埋下了隐患。三是明代巡按御史制度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为历代罕见,对巡按御史从人员选派、任期时限、回道考察各个方面作出严格规定。四是由中央特派的巡按御史与地方上原有的按察司官互相配合,形成了地方上的双重监察体制,既避免了中央官员对地方了解不够造成监察中的偏差,又能制约地方的监察官员由于长期在本地任职造成监察中的徇私之弊,这更是以前历代王朝所没有的。

明代巡按御史的职权。与当前中央巡视组的主要职能是发现问题线索不同,明代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凡政事得失、军民利害,都须直言无避,职权非常广泛,涉及地方吏政、刑名、钱谷、治安、档案、学校、农桑、水利、风俗民隐等。概括起来,其职权主要体现在察吏和安民两个方面:在察吏方面,一是考察地方文武官吏,举荐人才。纠劾地方文武百官,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这是巡按御史巡回监察的中心工作。二是审录罪囚,断理冤狱。三是照刷文卷,即对各级机关所行公文档案进行审查,检阅各级官吏为政情况,其结果可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一项依据,也可有效地督促地方各机关处理公务,提高行政效率。在安民方面,巡按御史要考察的民情,主要包括督查仓库、税粮、户口和赋役;检查学校教育,存恤孤老,族表孝义;督修农田水利及公共设施;赈济灾荒等。

巡按御史以上职权的行使一般采取明察或暗察的方式进行。明察是公开巡按御史的身份到官府吊刷卷宗、审录罪囚,到民间采访,接受百姓诉讼。通过公开检查、调查方式实施监察,有时还将视察的内容公开通知州县,称为刷牒,州县据此预作准备。暗察是一种不张声势地深入民间微服私访的方式,如巡按御史通过深入民间,采访搜集评价地方官吏政绩优劣的民谣和舆论,作为实施监察的参考依据。

明代巡按御史制度对地方政治的积极影响。第一,澄清地方吏治。巡按御史由皇帝直接派出,有极大的权威性和震慑力,能够直接排除地方官员的干扰,有效完成监察任务,在惩贪治腐、澄清吏治方面颇为得力。第二,保障政令畅通。巡按御史作为皇帝的耳目,是维护中央政府权威、保障国家政令畅通和下情上达的重要力量。明中后期,内忧外患,国势日穷,巡按成为抑制地方离心力的主要力量。终明之世,中央政府始终牢牢控制着地方政治,地方也未曾出现过割据势力,巡按制度居功至伟。第三,促进司法公正。明代的优秀巡按莫不以昭雪沉冤为己任。第四,维护民众利益。明代不少巡按关心民众疾苦,积极帮助民众解决实际问题,如阻止军队杀良民冒功,减轻农民负担,打击侵害民众利益的豪强等。

中国监察御史制度对于加强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以徐岱、魏洪冕为代表的明代威远籍御史们的遗迹,是我们很珍贵的文物。笔者数次向县委、县政府和县纪委监委的领导同志及建设单位的同志建议,将魏洪冕墓进行维护修缮,在墓周围将威远御史的画像和主要事迹展示出来,并系统介绍中国监察制度体系建设有关知识。按照县纪委监委廉政教育基地的目标进行规划建设,并作为县委党校和县行政学校的现场情景教学点之一。让党员干部和党校学员充分认识监察制度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目前,明御史魏洪冕墓地已经修葺完善,墓周用青石栏杆维护起来。为将来后续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明初威远人梅应魁出任广东右布政使时间的考定
大美威远:谁不说俺家乡好?
文言文阅读:《明史·魏源传》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二十七
甘肃古墓葬丨清水宋墓
一组高清古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