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胃

脾胃病证,第一节

     胃     痛

胃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西医中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淡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脱垂等疾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症者,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证侯

1,寒邪客胃证

症状,胃痛暴作,恶寒喜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

治疗以温胃散寒,理气止痛为主!

2,饮食伤胃证

症壮,胃胀痛拒按,不思饮食,嗳瘸吞酸,甚则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压痛减,大便不爽,苔厚腻!

治疗以消食化滞,化湿和胃为主!

3,肝气犯胃证

症状,胃痛胀闷,攻撑连胁,遇情志不舒则痛作或痛甚,噯气,矢气则舒,善太息,大便不爽,苔薄白!

治疗以疏肝解郁,理气和中,通络止痛为主!

4,肝胃郁热证

症状,胃脘灼痛,烦燥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

治疗以清肝泻热,理气止痛为主!

5,湿热中阻证

症壮,胃痛急迫,脘闷灼热,嘈杂泛酸,渴不欲饮,纳呆恶心,口干口臭,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

治疗以清热燥湿,消食健胃为主!

6,瘀血阻滞证

症状,痛有定处,如针刺,刀割,痛时持久,食后或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紫暗,有瘀斑!

治疗以理气化瘀,活血止痛为主!

7,胃阴亏虚证

症状,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或嘈杂,或脘痞不舒,口干咽燥,消瘦乏力,大便干结,舌红少津,!

治疗以养阴益胃,缓急止痛为主!

8,脾胃气虚证

症状,空腹痛甚,得食痛减,劳累后作或加重,形体消瘦,面色少华,倦怠乏力,食少易胀,便溏,舌淡边有齿痕!

治疗以健脾益气,理气和胃为主!

9,脾胃虚寒证

症壮,胃脘绵绵冷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加重,时呕清水或夹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口淡不渴,大便溏薄,舌淡胖!

治疗以甘温补中,和营止痛为主!

10,肝胃郁热,湿浊中阻证

症壮,胃部灼痛,可牵及两胁,烦燥易怒,嗳气,泛酸,口干口苦,大便不调,舌红苔黄腻!

治疗以清肝泄热,化湿和胃为主!

11,脾胃虛弱,气虚血瘀证

症壮,胃脘隐痛,久病不愈,入夜尤甚,形体消瘦,面色少华,倦怠乏力,食少易胀,便溏,舌淡暗,边有齿痕,

治疗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理气化湿为主!

预后及转归

胃痛为常见病,中药治疗,消退较易,

如不用中医,久病失治,可衍生变证,如胃热炽盛,迫血妄行,或瘀血阻滞,血不归经,或脾气虚弱,不能统血,可致便血,呕血,

若胃痛日久,痰瘀互结,壅塞胃脘,可发为噎膈!

早用中医才是治疗胃痛的最好的疗法,康复的快,治根本,优化体内环境!使五脏六腹正常运行!!!

脾胃病证,第二节

  痞      滿

痞滿是以自觉胃脘痞塞,胸膈胀滿,按之柔软,压之不痛为主要症壮的病证,

西医学中的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神经官能症,胃下垂等病,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证候

(一),实痞

1,食滞内停证

症壮,脘腹痞闷而胀,进食尤甚,拒按,嗳瘸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不调,矢气频作,臭如败卵,,苔厚腻!

治疗以消食导滞,清热散结为主!

2,痰湿中阻证

症状,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滿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苔白厚腻!

治疗以燥湿化痰,健脾和胃为主!

3,湿热阻胃证

症壮,脘腹痞闷,或嘈杂不舒,或有胃脘烧灼感,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苦,纳少,舌红苔黄腻!

治疗以泄热破结,清热和胃为主!

4,肝胃不和证

症状,脘腹痞闷,胸胁胀滿,心烦易怒,善太息,呕恶嗳气,或吐酸苦水,大便不爽,舌淡红,苔薄白!

治疗以疏肝解郁,健脾消痞为主!

(二),虚痞

1,脾气亏虚证

症状,脘腹滿闷,时轻时重,喜温喜按,纳呆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舌淡,苔薄白!

治疗以益气健脾,理气消痞为主!

2,胃阳亏耗证!

症状,脘腹痞闷,嘈杂,饥不欲食,恶心嗳气,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苔!

治疗以滋阴养胃,疏肝理脾,导滞通便为主!

3,寒热错杂证

症状,心下痞胀有阻塞感,纳呆,脘中灼热,局部畏冷喜温,口干,热饮为舒,或呕吐黄浊苦水,肠鸣,便溏,苔白罩黄,舌淡,边尖露红!

治疗以辛温除寒,泄降除热,益气养胃为主!

4,脾虚气滞证

症状,脘闷如堵,空腹较著,少食小安,多食胀窒,恶进生冷,神疲倦怠,便溏,舌淡或胖,苔薄白!

治疗以健脾养胃,行气化湿为主!!!预后及转归胃痞,用中医治疗,多能获愈!

未完待续!.

上卷 素问篇 五脏生成篇第七

【本章要点】

一、指出五脏与其所合的脉、筋、皮、肉、骨以及色、毛、发、爪、唇等方面的密切关系。

二、叙述了五味、五色、五脉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说明脉、髓、筋、血、气在生理上的所属关系以及血液一般功能和发生病变的情况。

四、说明大谷、小谿皆是卫气所留止的部位,运用五决的方法、根据五脏的脉搏来诊断疾病。

五、举例说明色诊、脉诊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色脉合参在诊断上的重要性。

【原文】

心之合①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

肺之合皮也,其荣②毛也,其主③心也。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

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④;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五脏之气,故色见青如⑤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炱⑥者死,赤如衃⑦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生于心,如以缟⑧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⑨。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

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辛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

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⑩;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肢八谿之朝夕也。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人有大谷十二分,小谿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

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月真胀,支鬲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

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肢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

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

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

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注释】

①合:配合的意思。

②荣:即荣华表现。

③主:受制约的意思。

④肉胝月刍而唇揭:胝,音同之,皮厚的意思;月刍,即皱,皱缩的意思;揭,即掀起的意思;肉胝月刍而唇揭,就是皮肉坚厚皱缩,口唇干裂,表皮掀起的意思。

⑤青如:指死草的颜色,即青中带有枯黑的颜色。

⑥炱:音同台,是煤烟灰的意思。

⑦衃:音同胚,指凝固了的血块。

⑧缟:即生绢,色白质薄而光润。

⑨绀:是一种青中带有红色的丝织品。

⑩节:指骨节。

八谿:两臂的肘、腕关节和双下肢的膝、踝关节共计八处,合称为八谿。

空:通“孔”。

大谷:肉之大会为谷。大谷,即指分肉之间较大的间隙。

小谿:肉之小会为谿。小谿,即指分肉之间较小的间隙。

缘:即因而的意思。

徇蒙招尤:徇通“眩”;蒙通“矇”,是视物不清之义;招,即摇晃的意思;尤,即摇;徇蒙招尤,就是头晕眼花,摇摆不定的意思。

下厥上冒:上、下分别指足太阴、阳明两经。胃以下为顺,足阳明胃经病变,则经气不下行而为厥逆。脾气以升清为顺,足太阴脾经病变则清气不升而变为浊气上冒。

喘:这里用来形容脉搏动疾速。

痹:通“闭”,指脉络不通。

阴:指前阴。

相:审察之义。

奇脉:奇,异常的意思;奇脉,这里指异常的面色。

【译文】

心与脉络合润相融,从面色上就能知道肾的情况,肺与皮肤合润相生,从毛发上就可以推知心脏的情况,肝与筋脉合润,从爪甲就知道肺的情况,脾与肌肉合润相融,从口唇就能知道肝的情况,肾与骨骼相融,从发毛就知道脾的情况。

所以过食咸味,则使血脉凝涩不畅而颜面色泽发生变化;过食苦味,则使皮肤枯槁而毫毛脱落;过食辛味,则使筋脉劲急而爪甲枯干;过食酸味,则使肌肉粗厚皱缩而口唇掀揭;过食甘味,则使骨骼疼痛而头发脱落。这是偏食五味所造成的损害。所以心欲得苦味,肺欲得辛味,肝欲得酸味,脾欲得甘味,肾欲得咸味,这是五味分别与五脏之气相合的对应关系。

面色出现青如死草,枯暗无华的,为死症;出现黄如枳实的,为死症;出现黑如烟灰的,为死症;出现红如凝血的,为死症;出现白如枯骨的,为死症。这是五色中表现为死症的情况。面色青如翠鸟的羽毛,主生;红如鸡冠的,主生;黄如蟹腹的,主生;白如猪脂的,主生;黑如乌鸦毛的,主生。这是五色中表现有生机而预后良好的情况。心有生机,其面色就像细白的薄绢裹着朱砂;肺有生机,面色就像细白的薄绢裹着粉红色的丝绸;肝有生机,面色就像细白的薄绢裹着天青色的丝绸;脾有生机,面色就像细白的薄绢裹着栝楼实;肾有生机,面色就像细白的薄绢裹着紫色的丝绸。这些都是五脏的生机显露于外的荣华。

色、味与五脏相应:白色和辛味应于肺,赤色和苦味应于心,青色和酸味应于肝,黄色和甘味应于脾,黑色和咸味应于肾。因五脏外合五体,所以白色应于皮,赤色应于脉,青色应于筋,黄色应于肉,黑色应于骨。

各条脉络,都属于目,而诸髓都属于脑,诸筋都属于骨节,诸血都属于心,诸气都属于肺。同时,气血的运行则朝夕来往,不离于四肢八谿的部位。所以当人睡眠时,血归藏于肝,肝得血而濡养于目,则能视物;足得血之濡养,就能行走;手掌得血之濡,就能握物;手指得血之濡养,就能拿取。如果刚刚睡醒就外出受风,血液的循行就要凝滞,凝于肌肤的,发生痹症;凝于经脉的,发生气血运行的滞涩;凝于足部的,该部发生厥冷。这三种情况,都是由于气血的运行不能返回组织间隙的孔穴之处,所以造成痹厥等症。全身有大谷十二处,小谿三百五十四处,这里面减除了十二脏腑各自的腧穴数目。这些都是卫气留止的地方,也是邪气客居之所。治病时,可循着这些部位施以针石,以祛除邪气。

诊病的根本,要以五决为纲纪。想要了解疾病的重要关键,必先确定病变的原因。所谓五决,就是五脏之脉,以此诊病,即可决断病本的所在。比如头痛等巅顶部位的疾患,属于下虚上实的,病变在足少阴和足太阳经,病甚的,可内传于肾。头晕眼花,身体摇动,目暗耳聋,属下实上虚的,病变在足少阳和足厥阴经,病甚的,可内传于肝。腹满膜胀,支撑胸膈胁肋,属于下部逆气上犯的,病变在足太阴和足阳明经。咳嗽气喘,气机逆乱于胸中,病变在手阳明和手太阳经。心烦头痛,胸膈不适的,病变在手太阳和手少阴经。

脉象的小、大、滑、涩、浮、沉等,可以通过医生的手指加以鉴别;五脏功能表现于外,可以通过相类事物的比象,加以推测;五脏各自的声音,可以凭意会而识别;五色的微小变化,可以用眼睛来观察。诊病时,如能将色、脉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就可以万无一失了。外现赤色,脉来急疾而坚实的,可诊为邪气积聚于中脘,常表现为妨害饮食,病名叫做心痹。这种病得之于外邪的侵袭,是由于思虑过度以致心气虚弱,邪气才随之而入的。外现白色,脉来急疾而浮,这是上虚下实,故常出现惊骇,病邪积聚于胸中,迫肺而作喘,但肺气本身是虚弱的,这种病的病名叫做肺痹,它有时发寒热,常因醉后行房而诱发。青色外现,脉来长而左右搏击手指,这是病邪积聚于心下,支撑胁肋,这种病的病名叫做肝痹,多因受寒湿而得,与疝的病理相同,它的症状有腰痛、足冷、头痛等。外现黄色,而脉来虚大的,这是病邪积聚在腹中,有逆气产生,病名叫做厥疝,女子也有这种情况,多由四肢剧烈的活动,汗出遇风所诱发。外现黑色,脉象尺上坚实而大,这是病邪积聚在小腹与前阴,病名叫做肾痹,多因冷水沐浴后睡卧受凉所起。

大凡观察五色,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的,皆为不死,因面带黄色,是尚有土气。如见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的,皆为死亡之征象,因面无黄色,是土气已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难经》(1-20难)王正龙
决生死秘要
中医经典名句
黄帝内经学习1
《黄帝内经》对消渴病的认识
医易同源之实践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