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17年毛主席“穷游”寺庙,方丈留下2个预言,没想到成真了

毛泽东少年时,游历过湖南一处寺庙,在和老方丈交谈的过程中,老方丈送给他两个预言。

毛泽东当时并不以为意,没想到多年以后,预言竟一一验证成真。

密印寺的预言

1917年暑假,湖南第一师范的两个学生,从长沙出发,一路游学,在湖南多个县乡进行考察,这两个学生一个叫做毛泽东(时年24岁),一个叫做萧子升。

青年毛泽东

毛泽东和萧子升来到密印寺时已经是黄昏了,进到寺庙以后,他们看到了一个小和尚在扫地。

毛泽东询问小和尚寺庙的方丈在哪里?

他们想要和方丈见一面,小和尚看着这两个青年人还以为是前来乞讨的,便拒绝了他的请求,没想到毛泽东非常坚持,解释自己是来游学的学生,想请方丈介绍一下密印寺的基本情况。

毛泽东和萧子升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麻烦小和尚递交给了方丈。没过多久小和尚便告诉毛泽东,方丈同意了他们见面的请求。

毛泽东和萧子升跟随小和尚走到了一间禅房里,方丈看见有人进来,便回过头盯着他们看,随后便随手一指,开口说道:“你就是毛泽东吧,另一位是萧子升。”

毛泽东瞬间愣在了原地,自己和方丈从来没有见过面,方丈怎么会认识自己呢?

方丈看出了毛泽东的惊讶,于是指了指他们写下名字的那张纸条。毛泽东还是不明白,仅凭一张字条,怎么就能分辨出两个人呢?

方丈只是笑了笑说:“毛施主一个字占三格,而萧施主一个格写三个字,字如其人,我看见你们自然便能分辨出来了。”

方丈和毛泽东二人聊了一个小时,天色已晚,毛泽东顺便住在了寺庙。

第二天毛泽东仍觉不尽兴,再一次找到了方丈,又聊起天来。

青年时代的毛主席

会谈结束后,毛泽东想要继续游学,方丈却对毛泽东说:“寺庙里佛像很多,但只有一尊是纯金的,施主,你能辨认出来吗?”

没想到毛泽东在大殿里只转了一圈,便认出了那尊纯金的佛像,方丈大吃一惊,后生可畏啊!

随后毛主席准备离开,方丈跟随他走出大殿。

毛泽东踏出大殿的那一刻,恰好屋外的乌云全部散开,露出了发散光芒的太阳。

方丈觉得这是天意,于是坚持让毛泽东再住一晚。

这一晚两人彻夜长谈,期间方丈询问毛泽东:“为什么佛教可以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呢?”

毛泽东思考了一会儿后回答道:“佛教是一种人生哲学,能够提供世间的普遍真理。”

方丈补充回答说:“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有宗教的天性。

毛泽东听到这里反驳说道:“这不是天性,这是他们维护统治的需要。”

方丈继续回答道:“不,帝王是有宗教的天性的,以唐代为例,儒释道和谐的存在于中国大地上。”

毛泽东同意方丈的后半句话,因为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宗教战争,宗教都可以和谐相处,这对整个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

方丈听到这里,闭起眼睛说了句“阿弥陀佛”,毛泽东不明白方丈这是什么意思,想要寻求答案,但方丈却再没有回答。

这一次密印寺之旅,方丈留下了两个预言。

一个说他与佛家颇有渊源,日后说不定会领导宗教,另一个则说他会和萧子升分道扬镳。

《恰同学少年》中的萧子升

方丈仅凭一张写着名字的便签纸,便看出这两个年轻人道不同不相为谋。

和多年好友分道扬镳

毛泽东和萧子升是同门,都是杨昌济的学生,萧子升比毛泽东小一岁,也是湖南人。

毛泽东1913年考入湖南师范后,结识了萧子升。

萧子升在求学时,凭借自己的才华引起了杨昌济的注意。

毛泽东进入学校后,苦读诗书,也拜入了杨昌济门下。

杨昌济非常欣赏毛泽东的文采,经常给他的作文打满分,有一次毛泽东写了一篇哲学文章,杨昌济读完以后爱不释手,打了满分后还不满意,最后又加5分,当时学校里会将优秀作文拿出来陈列,让同学们揣摩,毛泽东和萧子升的文章,经常位列其中,毛泽东和萧子升也因此成为了好朋友。

在学校里,除了上课时间外,毛泽东和萧子升形影不离,晚饭之后,湘江岸边总能看到两个人散步的背影,而在夏天,毛泽东和萧子升会在夜里对着星空谈论国内外的大事。

袁世凯成为大总统以后,毛泽东痛心地说道:“康有为虽然有一些想法,但总归是过时了的,孙中山才是真正的革命领袖。”

萧子升也说:“袁世凯是一个罪犯,带兵的都是他的傀儡。”

看着中华大地上的苦难,毛泽东和萧子升决定寻找一种新生的力量,拯救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民。

1915年,萧子升从湖南师范毕业,而毛泽东还要继续求学,分别并没有中断两个人的友谊,反而还让他们的情谊更加深厚。

在这期间两个人通过写信来交流感情,在信里两个人经常交流传统文化。

萧子升将自己祖上留下来的77种经史子集无偿送给了毛泽东,后来萧子升要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汇编成书,思来想去,最后还让毛泽东做了序。

1917年暑假,毛泽东和萧子升又以游学的方式,开展了一个月的农村调查,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和萧子升看到了当时民不聊生的现实,他们迫切的想要寻找一条拯救中国的道路。

杨昌济鼓励他们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志,发动一场思想革命。在老师的指导下,毛泽东和萧子升在长沙发出了征友启示,寻找追求进步的青年学生。没过多久便成立了新民学会。

新民学会

一开始新民学会只有二十多个人,后来发展到八十多人,这些人大多是在湖南求学的青年学生,看到军阀统治下的黑暗,想要一起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但是路在哪里呢?

1918年,杨昌济告诉毛泽东,蔡元培发起了勤工俭学活动,各地的青年都有机会参加,这给了新民学会一个机会,萧子升马上前往老北京,在杨昌济的引荐一下,萧子升认识了蔡元培等名流学者,办理了前往法国的手续。

萧子升来到北京以后,催促毛泽东也尽快动身,在好友的召唤下,毛泽东也来到了北京大学,在北大,毛泽东,一边准备留法,一边在图书馆里担当图书管理员,和李大钊一起探讨马克思主义。

而这时的萧子升正在积极准备留学活动,来到法国以后,萧子升广泛收集法国各个党派的小册子,还有社会流行思潮的书刊,组织中国留学生交流讨论。

毛泽东最后还是没有去法国,萧子升离开以后,他回到湖南,将满腔热血投入到了五四运动中,编撰了《湘江评论》杂志,《湘江评论》还通过萧子升在法国留学生里面广为流传,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和萧子升有了分歧。

蔡和森

萧子升来到法国以后,深受改良主义的影响,想让中国也走上改良的道路,萧子升和一起留学的蔡和森发生了争执,蔡和森和大部分留学生想要组织共产党,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萧子升则主张走改良主义的道路,要用温和的方法,换取多数人的福利,要用无政府、无强权的新式革命拯救中国。

萧子升和蔡和森的分歧也被毛泽东知道了,毛泽东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认为当时军阀腐败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通过改良来挽救旧中国,根本没有一点希望,于是便毅然决然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1920年和1921年,毛泽东先后向蔡和森寄去2封亲笔信,在信中毛泽东详细阐述了他的主张,表示萧子升的改良主义在中国根本行不通。

萧子升想要用教育的方法,让资本家信奉共产主义,这简直是异想天开,而蔡和森所主张的俄国式革命才有改造中国的可能。

1921年萧子升回到了长沙,与毛泽东展开了激烈的争吵,毛泽东在这次争吵中非常生气,甚至指着萧子升的鼻子说:“你去穿你的长袍马褂!”

自此二人彻底决裂。

在此之后,毛泽东一生都在践行马克思主义,与很多革命人一起建造了新中国,成为了伟大的领袖,真正带领人民摆脱了旧社会。

而萧子升则加入了国民党,先后在北洋军阀和国民政府任职,直到1932年,他彻底离开中国,去法国和乌拉圭从事文化教育事业。1976年在国外病逝。

没想到年少时期方丈的一个预言,竟然一语成谶,两个一起游学的少年,竟然真的分道扬镳。

他会领导中国的宗教

而在那一年方丈也看出了毛泽东在宗教管理上的潜力,用佛家话来讲便是毛泽东有佛缘。

他预感毛泽东将会对中国的宗教产生极大的影响。

1948年,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挺进西柏坡,4月9日,因为大雪封路,毛泽东不得不登上五台山,借住在五台山上的一处寺庙里。

毛泽东早就听闻五台山的历史文化,今日终于有机会能够亲身体验,在上山的过程中,毛泽东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忍不住哈哈大笑,同行的任弼时被搞得莫名其妙,毛泽东看见任弼时这个反应,便说:“寺庙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今天终于有机会来到佛教名山五台山,可以大饱眼福了。”

两个人有说有笑,前往了借住的禅房,不一会儿老方丈便来到了毛泽东的院子,毛泽东马上出门来迎接,方丈双手合十,做了个礼说:“打扰贵人,贫僧非常不安。”毛泽东马上接话说:“是我们打扰您了,还请您多原谅。”

说着便和老方丈一起进屋。

方丈发现毛泽东正在阅读一本翻开的经书,吃惊地询问:“贵人也读经书?”

毛泽东笑着对方丈说:“我就是随便看看,我是无神论者。”

之后,毛泽东便和方丈交谈起了五台山寺庙的历史,还笑着问方丈:“鲁智深在哪个寺庙?”和尚方丈笑着作答了。走的时候,方丈还自告奋勇地担任毛泽东在五台山的向导。

第二天,毛泽东在众人的簇拥下参观五台山的寺庙,看见寺庙上贴了一副对联,非常欣赏。之后又走进一个大殿,看见喇嘛在整理经书,他亲切地询问这些喇嘛是不是青海人。

得到喇嘛肯定地回答后,毛泽东又继续询问这位喇嘛为什么出家。

喇嘛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毛泽东:“你去过青海,你知道青海的寺庙吗?”

这个问题并没有难倒毛泽东,他回答了青海最著名的两个寺庙后,喇嘛佩服地点了点头。

后来毛泽东又指着地上堆放的经书,问这些经书毁坏了难道不可惜吗?

喇嘛一本正经地说:“世上有生就有灭,有成就有坏。”

毛泽东听到这里,又继续询问:“那打倒蒋介石可惜吗?”

喇嘛被问蒙在了原地,一言不发,毛泽东也没有追问,反而对后面缺了脑袋的佛像感了兴趣。

他询问身边的方丈,这是怎么回事?方丈皱了皱眉头,痛心疾首地说:“五台山为了保护抗日老乡,受到日军的屠戮,寺庙也被损了。”

毛泽东看着被损坏的佛像,平静地说道,以后解放了一定要保护寺庙和文物,不能让祖国的文化遗产受到破坏。

方丈看着毛泽东,崇敬地说道:“苍生有福。”

而毛泽东并没有注意到这句话,只是对看着笑口长开的弥勒佛打趣说:“胖师傅好久不见。”众人听到这里也是哈哈大笑,而这时任弼时走了进来,看众人笑个不停,便疑惑地问:“你们笑什么?难道在和弥勒佛比高低?”

毛泽东听见这句话更高兴了,说:“等到革命成功以后,老师傅要坐镇,看我们谁笑得最响?”

方丈听见这句话以后低头念经,说出家人不敢嬉笑佛祖,这是罪过。

毛泽东听到这里才明白是自己冒犯了,连忙道歉说:“这是我们的不是了,但是方丈要是能明白我们说的革命成功是什么意思,也就不怪了,等到革命成功的时候,便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天底下的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了。”

任弼时听到这里,插话说:“用你们佛教的话来说,就是人无贵贱,众生平等。”

毛泽东问方丈:“弥勒佛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方丈点头说:“但愿弥勒佛也知晓贵人的心意。”

毛泽东说完又继续走上了钟楼,看着钟上雕刻的经文,对一旁的周恩来说:“佛教是中国灿烂的文化遗产,要加以保护和研究。”周恩来表示同意。

参观到中午,毛泽东等人便离开了五台山,建国以后,毛泽东等人踏踏实实落实了保护寺庙的承诺。

密印寺方丈的第二个预言也成真了。

结语

毛泽东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战士,他并不相信鬼神,密印寺方丈多年以前的预言或许也是在观其言行之后得到的结论。

但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有毛泽东是中国寺庙的幸运,也是中国人民的幸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17年毛主席“穷游”寺庙,方丈留了2个预言,没想到成真了!
1917年老僧留下两个预言:一个指明中国出路,一个成为毛主席憾事
1917年,毛主席与朋友借宿寺庙,老方丈说:你能决定宗教的发展
老僧为毛主席留下两个预言:一个成为他的憾事,一个指明中国出路
老僧为毛主席留下两个预言:一个指明中国出路,一个成为他的遗憾
1917年,毛主席路过寺庙留宿,方丈留下2个预言,日后全部应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