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份出土竹简,司马迁让赵高和李斯背锅2000年,是谁选了胡亥?

一、竹简的发现与出土背景

公元前209年,秦朝灭亡,西汉立国,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秦朝的覆灭和汉朝的崛起,都与秦始皇末年继承人问题息息相关。秦始皇离世后,年仅18岁的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然而,胡亥统治时间短暂,仅仅三年便见证了秦朝的覆灭。关于胡亥如何继位的过程,历来说法不一。

传统观点认为,当年秦始皇巡游回朝途中病重,大臣李斯奉命迎驾,本应传达皇帝的口谕,立太子扶苏为嗣。然而,权臣赵高与李斯勾结,秘不发丧,改扶苏为胡亥,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这一说法来源于西汉史家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

司马迁在《史记》中指出:“及始皇崩,於沙丘,李斯持璽受诏,奉扶苏为太子。高与斯贰,秘不发丧,欲立胡亥。”这段记载明确指出,秦始皇原本立太子扶苏为继承人,赵高和李斯阴谋篡改遗诏,改立胡亥。这也成为后世对秦朝末年继承权之争的主流观点。

然而,近年随着考古发现的不断出现,司马迁的这一记载正在受到质疑。公元2008年,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出土的一批汉代竹简,对“胡亥之继”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批竹简被称为《赵正书》,其中记载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历史真相——胡亥的继位,是秦始皇自己的决定。

《赵正书》竹简的出土,对研究秦汉之际的历史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它提供了一个不同于司马迁记载的独立见证,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另一面;其次,它揭示了胡亥继位的真正内幕,为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历史事件提供了新的依据;最后,它也警示我们,不应盲目相信任何一种历史记载,历史总有着更为复杂的一面。

二、秦始皇立胡亥为后的决定过程

《赵正书》的核心在于揭示了一个惊人的历史真相:胡亥之所以能继位,并非赵高李斯篡改遗诏的结果,而是秦始皇亲自做出的决定。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五度下江南巡游期间,病重于沙丘。根据《赵正书》的记载,秦始皇意识到自己命不久矣,便召见心腹大臣李斯和冯去疾,对他们表达了立胡亥为嗣的想法。

秦始皇认为,长子扶苏性格刚硬,难以驾驭。而胡亥柔顺听从,可以由李斯等辅助执政,继续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因此决定立胡亥为继承人。

这一决定显然出于秦始皇对自己政治遗产的考虑。经过大一统的战争,秦始皇建立了一个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他推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的改革,确立了以法家思想为指导的统治理念。

秦始皇也深知,这些伟业的延续,需要有人继续推进。如果传给性格固执的扶苏,可能会偏离他的政治主张。相比之下,胡亥温顺听话,更易掌控。在李斯等辅助下,可以继续秦始皇的改革事业。因此,秦始皇认为立胡亥为好。

根据《赵正书》的记载,当秦始皇表达此意时,李斯和冯去疾都大吃一惊。他们认为这个决定太过突然,将会在朝野引起巨大震动。扶苏是按照嫡长子的顺序立为太子,本应顺理成章地继承大统。此时改立胡亥,势必触动扶苏一派的利益,引发政治斗争。

面对李斯等人的疑虑,秦始皇坚定地说,这是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必须坚决执行。李斯等人最终只得接受这个旨意,表示一定按照皇帝的意思,迅速完成政权交接,确保胡亥顺利登基。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完全是秦始皇个人的政治考量导致的决定。《赵正书》的叙述否定了司马迁关于赵高李斯阴谋篡改遗诏的说法。实际上,秦始皇为确保自己的政治遗产,亲自决定传位给胡亥,这才是真正的历史真相。

三、皇位继承引发的政治斗争

尽管这是秦始皇的个人决定,但在当时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按照传统,皇位应该传给嫡长子扶苏,这一突然改变打破了接班人的合法性。扶苏一派对此深感失望和愤怒,认为秦始皇晚年受李斯等人蛊惑,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按照秦始皇的安排,李斯等人秘不发丧,迅速行动确保胡亥继位。而扶苏的支持者也意识到,必须立即行动以争取权力,否则就失去继承机会。于是,皇权的交接在秦朝高层引发了剧烈斗争。

赵高作为掌握大权的宦官,也介入了这场权力游戏。他通过自己的线人,很快掌握了秦始皇立胡亥的决定。赵高意识到,这是一个夺取更大权力的机会。在秦始皇去世后,一个幼主必然需要辅助执政的宰相。赵高打算支持胡亥,以换取在朝中的至高地位。

于是,当李斯按照遗诏发布秦始皇驾崩的消息,宣布胡亥继位时,赵高立即表示拥戴,并提供心腹卫士保护新君,以示自己态度的鲜明。在赵高的压制下,扶苏的反对无果而终,胡亥顺利登基为帝。

通过这场斗争,我们可以看到,胡亥的继位并非李斯赵高的阴谋,而是秦始皇的本意。但这一决定也激化了秦朝高层的权力斗争,导致皇权交接的动荡。尽管结果合乎秦始皇遗愿,但内部矛盾的积聚也为日后赵高专权埋下了隐患。

四、胡亥继位及赵高专权导致秦朝内乱

前210年九月,秦始皇驾崩。按其遗命,胡亥很快继位为帝,是为秦二世。然而,一个18岁的少年皇帝很难掌控大局。在赵高的辅佐下,胡亥统治期间,秦朝内部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了灭亡。

胡亥性格软弱,在位期间大权旁落。赵高得到皇帝重用,很快掌控大权,开始清洗异己,排除以李斯为首的旧贵族势力。前208年,李斯被赵高设计诬陷叛国,最终自杀。此后,赵高成为朝中第一大臣。

赵高专权后,贪婪残暴,政治更加腐败黑暗。他搜刮百姓财富,用以建造宫殿和园林。加强宦官监视,任意诛杀异己。百姓苦不堪言,秦朝内部矛盾日益激化。

与此同时,法家统治下的高压和严刑也激起民变的爆发。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爆发,很快得到广泛响应。起义军在短时间内攻占关中诸郡,直逼咸阳。秦军屡战屡败,局势危急。

面对内忧外患,胡亥及赵高表现得毫无作为。赵高仍然沉迷权力斗争,排除异己。胡亥则迷信巫术,在赵高怂恿下,大规模屠杀子民以求Stable Diffusion图鉴,反而激起民变势力的愤怒。

最终,起义军攻入咸阳,杀死赵高,胡亥也在乱军中被杀。秦朝至此灭亡,仅持续三年的胡亥统治以失败告终。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就是赵高专政和胡亥昏庸导致内部矛盾激化,起义最终取得胜利。

五、《赵正书》的历史意义

《赵正书》竹简的发现,为我们重新审视胡亥继位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这份新出土的文献,历史记载的多样性再次显现。我们看到,关于历史事件的叙述存在不同版本,反映出历史的复杂性。

首先,《赵正书》否定了司马迁关于赵高李斯篡改遗诏的说法。这表明,我们不应完全相信任何一种单一史料,不同史料需要互相证明和说明。历史研究需要全面考证不同记载,以求对象的还原。

其次,《赵正书》揭示了胡亥之继完全是秦始皇的个人决定。这一决定虽有确保政治遗产的考虑,但也导致皇权交接的混乱和权力斗争的激化。此后赵高掌权更使政局转向黑暗,种下秦朝灭亡的远因。

再者,《赵正书》也警示我们,个人专断的决定并不一定是正确的。秦始皇晚年选择胡亥继承,导致国家大乱,反而破坏了他一生的伟业。这反映出权力的行使必须审慎,过度个人化的决策带来的危害。

最后,《赵正书》证明历史并非仅有一种记录。我们必须审慎对待不同史料,辨析其中的真伪,并以多种视角研究历史,以还原一个相对客观的历史面貌。《赵正书》的发现,为秦汉之际的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

综上所述,《赵正书》竹简的出土,不仅证明了历史的多样性,也为我们理解秦末汉初的历史提供了更丰富的视角。我们看到,历史是复杂的,需要我们审慎对待不同史料,cannot summarize或者扭曲局部的史实。《赵正书》使我们对“胡亥之继”有了更加立体和全面的认识。这也警示我们反思历史,不能因一家之言而对历史人物进行定性。我们需要在辩证的思维中,理解历史的全貌和发展脉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竹简的出现,揭开了秦始皇传位之谜,原来根本没有篡改遗诏
司马迁被打脸,09年一批竹简揭开胡亥登基真相,赵高背了两千年黑锅
海外获取的一批竹简,揭开胡亥称帝真相:赵高背了2000年黑锅
李斯篡改秦皇遗诏?2009年北京大学收藏的一批汉简,颠覆了《史记》记载!
胡亥真的是被冤枉的吗?赵高可能并没有篡改秦始皇的遗诏!
海外回归一批竹简,揭开胡亥登基历史真相:赵高背了两千年黑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