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簪花仕女图》临摹技法(一)
任梦龙著

一、概述
《簪花仕女图》是唐代画家周昉作。绢本设色,纵46厘米,横180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是中国古代仕女画的经典作品。用笔朴实、气韵古雅。画家周昉,字晦叔,生卒年代不详,唐代著名画家。出身于仕宦之家、游于卿相间之贵族。曾任越州(今浙江绍兴)长史、宣州(今安徽宣城 )长史别驾,其职位仅次于一州长官刺史。初学张萱 而加以写生变化,多写贵族妇女,所作优游闲适,容貌丰腴,衣着华丽,用笔劲简,色彩柔艳,为当时宫廷、士大夫所重,称绝一时。画佛像,神态端严,时称神品。德宗闻其名,诏画章明寺,经月余始定,时推第一。其画风为“衣裳简劲,彩色柔丽,以丰厚为体”。
《簪花仕女图》描绘了春夏之交时,宫廷贵族妇女在园中赏花、戏犬、漫步游玩、闲情雅致的情景。画中有六人、二犬、一鹤、一花一石并列展开。全图分为四段,分别描写妇女们采花、看花、漫步和戏犬的情形。人物线条简劲圆浑而有力,设色浓艳富贵而不俗。作者画四嫔妃和两侍女,作逗犬、执扇、持花、弄蝶之状,以主大从小的方式突出主要人物,这是中古时期 人物画常用的表现手法。画中的犬、鹤和辛夷花, 表明了人物活动是在春意盎然的宫苑。作品构图节奏舒展明快,人与物远近穿插错落有致,静中有动,气韵贯通。
工笔重彩 描绘簪花仕女五人,执扇女侍一人,点缀在人物中间有猧儿狗两只,白鹤一只,画左以湖石、辛夷花树 一株结束。仕女发式都梳作高耸云髻,蓬松博髻。前额发髻上簪、步摇 、首饰花十一至六树不等,鬤(下部为哀)髻之间各簪牡丹、芍药、荷花、绣球等花,花时不同的折枝花 一朵。眉间都贴金花子。着袒领服,下配石榴红色或晕缬团花曳地长裙。贵妇体态丰盈,衣着华丽,线描圆润流畅,设色浓丽典雅。
《簪花仕女图》绘画风格和技法有许多独到之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其一,画家在线条的运用上突出了线描性能的各种特点。其二;画家在赋彩上的娴熟技法独具匠心;其三,画家在细部处理上精益求精,极尽工巧之能事。
总之《簪花仕女图》是一幅反映唐代宫廷妇女现实生活的画卷,具有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和极高的鉴赏及学习价值,成为当今学习中国人物绘画的必临作品。由于原作距今千余年,画面中人物和服饰细部模糊不清,使临摹不能深入进行。所以,本书选用荣宝斋水印本为范本,聘请从事中国画教学40余年的画家任梦龙先生绘制部分人物步骤图、并按中国传统人物绘画技法分别加以提示指导;内附完整作品拉页、服饰局部图,给读者提供一个非常清晰明快、便于临摹的技法参考书。

二、绘画临摹程序
《簪花仕女图》是我国唐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经典作品。绘画的临摹程序与临摹其他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程序大同小异。一般可分为读画、临稿、勾线、渲染、罩染和整理6个程序。
1.读画 即对临摹作品进行认真的了解、研究和分析,不要拿到临本就急于动笔,必须对作品的作者、年代、内容、构图、人物、景物、线条和设色有个全面的认识,通过仔细揣摩,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它与其他绘画作品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保证临摹的顺利进行并从中取得收获。
2.临稿 即先要临摹画稿。临与摩是两个概念:“临”是对临,即面对作品用铅笔或毛笔临画出线描稿;“摹”是拓临,用很薄的拷贝纸或熟宣纸蒙在画上直接用铅笔或毛笔勾摹。两者相比,对临比拓临的难度要大些。
3.勾线 即画正稿。对于有线描基础者,可以把熟宣或熟绢蒙在画稿上,直接用毛笔蘸墨勾线。勾线时应该注意墨色的深浅和线条的变化。墨色的深浅要依据所画部位颜色的深浅而定,颜色较重的部分,墨色亦稍重,颜色较浅的部分墨色相应也要浅些。
对于线描基础较弱者可在勾正稿前,先用薄纸蒙在画稿上,用毛笔进行勾线练习,更利于体会作品的线描特点和用笔方法,提高掌握运用毛笔的功力。
4.渲染 渲染是设色的第一步骤,即对作品的人物服饰、景物环境。用与其相近或稍深的颜色进行渲染,衣纹的渲染是分出阴阳(阴处即衣褶的凹处,阳处即衣褶的凸处),从阴处向阳处渲染开。景物的渲染一般是凹处深,凸处浅。通过渲染使人物和景物的层次丰富而有变化。
渲染时要注意把握好深浅程度,要考虑下一步罩色后的效果。不宜一次颜色过深过厚,可以多次渲染,才能使渲染部位深浅变化自然。
5.罩染 罩染(罩色)是设色的第二步骤。要考虑所罩颜色的深浅厚薄与所罩部位底色重叠后的效果。罩色时要一笔接一笔地染,做到笔笔相接,防止干边。根据画面需要可以压线或齐线。颜色不宜一次罩足,可多罩几遍,以达到匀润厚重的效果。
6.整理 在完成渲染和罩色之后,对全幅画面进行细部刻画和整体调整。整理包括人物形象的开脸,衣纹的勾勒,服饰图案的精描细画,对画面的人物与景物、线条与色彩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调整,使整幅作品和谐统一,尽善尽美。
托染(托色)也是整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名词术语
1.拓临 即选择优秀的线描作品,用薄而透明的纸(拷贝纸、棉纸或薄熟宣纸等)蒙在范本画上直接用铅笔或毛笔勾摹。拓临可以学习体会范本用线造型的特点和规律,锻炼和掌握运用毛笔勾线的能力。
2.对临 把范本放在适当的位置对着范本临画。可以先用作铅笔临摹,然后用毛笔勾画。熟练后可以直接用毛笔对临,对临可以训练和提高造型能力,理解用线造型的特点和规律。
3.线描 中国工笔画的重要技法之一。亦称“白描”。线描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独有的表现手段,是“骨法用笔”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物画的重要基本功。线描是用线来勾描物象(也有勾线后,用墨色进行适当的渲染,不着颜色的画法),即用毛笔勾画出生动准确而富有变化的线条。
线条变化是通过行笔的提压和速度的变化,勾出流畅、挺拔有力的线条。勾线时应做到果断下笔、笔笔到位,任何一条又细又短的线条也不能马虎,都要通过下笔、行笔和收笔的三个过程,把线条的长短、曲直、疏密、轻重、刚柔、有韵律、转折、顿挫和虚实变化完美地表现出来。一条条有内容、有感情、有生命的线就构成了一幅成功的白描作品。线描艺术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的神韵和魅力。勾线一般使用较尖挺的狼毫笔、如衣纹笔、小红毛等。
线描写生要注意把物象的前后遮挡关系表现正确,一般来讲,在画面中近处物体的基线应比远处物体的基线低。为了更好地表现出线条的美感,我们在写生中不能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应该通过比较和感受进行有目的地取舍与提炼、加工。常用的线条有直线、弧线、曲线和折线等。
4.勾勒 中国工笔画的重要技法之一。也称“醒线”或复勾。“勾”是表现物象的最初线描(设色前);“勒”是设色后的复勾线,由于开始勾的线条在覆盖颜色后会不太清楚,所以用相应颜色在被覆盖的线条上重勾一次,使线条清晰,线条和色彩相互交融。如仕女和小孩的肉色部位用浅朱磦勒,白色部位用浅墨或浅赭石勒,朱砂或粉红部位用曙红或胭脂勒,石绿用草绿勒,石青用花青或墨勒。
5.平染 亦称“平涂”。即从画中某部位的一角开始,将调好的颜色用侧锋卧笔平行推染,齐头并进。平染时可根据需要压线或齐线,不宜一次过厚过深,较深的颜色可分多次平染,使其效果匀净润泽。注意要等每一次平涂的颜色干后,才能进行下一次平涂。染色笔含水量要适度,可略多些,注意不要干边或不匀,不留笔痕,匀净为宜。
平涂法有两种:一是勾线平涂,二是无线平涂(亦称为没骨平涂)。勾线平涂是平涂与线结合的一种方法,即在色块的外围,用线进行勾勒、组织形象,这是勾线平涂最常用的方法。勾线的工具可以多种多样,勾线的色彩,亦可根据需要随之变化。无线平涂是利用色块之间的关系(明度关系、色相关系、纯度关系)产生一种整体的形象感,并不依靠线组织形象。 勾线平涂易获得装饰性效果,可根据需要适当留飞白,产生一种光感。色块之上,还可以叠加如点、线等的装饰,增强装饰性。
6.渲染 亦称为“分染”、“晕染”、“打底色”。在勾线的基础上,用水墨或颜色,烘托出物体的阴阳背向,显示出结构的凹凸变化,使物象层次丰富,加强艺术效果。
渲染是用两只毛笔交替使用,一支颜色笔和一支清水笔。先用颜色笔染凹处,然后用清水笔按照物象结构的走势需要将颜色由浓到淡、由深到浅烘染开,直至不见笔痕。若要渲染自然匀润,应注意色笔蘸色要稍饱满,清水笔含水要适中。染色后要用清水笔迅速渲开,防止干边后颜色渲不开而留下痕迹,同时也要避免用清水笔搅浑颜色。渲染颜色一次不要过深,遍数酌情而定。渲染使用的毛笔为羊毫最佳,如小白云、大白云等。
渲染颜色规律一般用比渲染部位的本色稍重的颜色,即白色可以用淡赭石或淡花青渲染,朱砂、朱磦颜色用曙红或略加胭脂渲染,草绿色用花青渲染,石绿用草绿或赭石渲染,石青用花青渲染,墨色用淡墨渲染等。衣纹的渲染是分出阴阳(阴处即衣褶的凹处,阳处即衣褶的凸处),从阴处向阳处渲染开。景物的渲染一般是凹处深,凸处浅。通过渲染使人物和景物的层次丰富而有变化。
渲染时要注意把握好深浅程度,要考虑下一步罩色后的效果。不宜一次颜色过深过厚,可以多次渲染,才能使渲染部位深浅变化自然。
7.罩染 亦称“平染”。在分染以后,用平涂的方法在渲染的底色上整个统染一遍色或数遍色,称为罩染。罩染时颜色的深浅厚薄,要考虑所罩颜色的深浅厚薄与底色重叠后形成的效果。罩色时要一笔接一笔地染,做到笔笔相接,防止干边,切忌半干时重复。
根据画面需要可以压线或齐线。颜色不宜一次罩足,可多罩几遍,以达到匀润厚重的效果。用石色(是一种天然矿石制成的天然矿物质颜料)罩染时,应注意在第二次罩染前,先上一遍胶矾水,将颜色固定后再罩染第二次,这样可以避免前一次罩染的石色翻起,产生不均匀的效果。石色一般覆盖性很强,罩染石色后渲染的底色不易看出,也可以采用先罩染石色后再进行渲染,此时同样要先罩一遍胶矾水,再渲染时就不会花了。
局部罩染适宜刻画细部,也叫分染或渲染,全面罩染则有利于画面的整体关系及整体表面光泽的均匀一致。
8.托染 亦称“托色”或“反衬”。在画面设色完成后的整理阶段去进行,其效果时颜色厚重协调,根据需要在需要托色部位背后,托染相应的颜色。一般前面若是浅色即托染浅色,前面若是深色就托染深色。人物面部和肌肤及白色部位应托染白粉。其它部位托色视情况而定。因中国画多使用熟宣或熟绢,采用托染效果会较明显。用白粉托染能加强明度,用色托染能加强色相,运用得法,能够增加色彩明亮与厚实的艺术效果。
9.斡染 以笔旋转的用笔的方法,以淡墨重叠旋旋而取之谓斡,为渲染的一种方法。在需要斡染的部位着色后,用清水笔把颜色向四周旋转渲开,使颜色逐渐由深变浅,由浅至无。“斡染”是表现人物面部的重要渲染方法,面颊和上眼睑的血色等。“斡染”时应注意用笔要轻匀,水分控制好,才不会留笔痕。
10.填色 亦称“勾填法”。勾线之后在线内贴着墨线填染颜色,既不能压线也不能与线条留有缝隙。适宜表现各种繁密细致的饰物与图案。
11.叠染 是画人物服饰图案时常用的方法。即用同一颜色或深浅不同的同类色调色,如头绿、二绿、三绿、四绿平染几层,每层与每层之间退出一段距离,颜色由浅入深,层层加重,可增强画面丰富细致的艺术效果。
12.点色 是画饰物、服饰图案时常用方法。不用勾墨线而直接用小笔点染小珠子等饰物,人物的点睛,花卉中的点蕊,景物中的点苔、点草等均用此法。
13.水色 亦称植物质颜料,由各种植物浆汁为原料制成。其色泽透明水溶性较好,为透明色。如花青、曙红(洋红)、胭脂、藤黄等。注意藤黄有毒性,不能入口。植物性颜料在使用时(不用加胶)用水溶化即可。
14.石色 亦称矿物性颜料,其原料是用不同矿物质经研磨漂净泡制而成,多为面状。如朱砂、朱磦、石青、石绿、石黄、赭石、白粉等。泥金、金粉、银粉也属于石色。因矿物质颜料遮盖性强,多为不透明色;有些石色的颗粒较细,遮盖性稍弱,亦称半透明色,如赭石、朱磦。石青、石绿一般分为头(青)绿、二(青)绿、三(青)绿、四(青)绿,其中头(青)绿最深,四(青)绿最浅。
石色中除了赭石、朱磦已制成膏状,可直接用水化开使用;其它粉末石色颜料须勾兑适量的胶(以广胶为好)即可使用。广胶要用热水泡开后才能使用。加胶要适度,胶多了染上后发黑,胶少了则会掉色。因石色易下沉,故染石色时要随时将颜色调匀。
15.墨 工笔画最好不要用墨汁,也不能用“宿墨”(即隔夜的墨)。必须选用小块精致的绘画墨块。墨块分为油烟墨、松烟墨,工笔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其墨色黑亮,墨质细腻。工笔画有时也会用松烟墨,如发髻、羽毛的最后一遍,用松烟墨渲染,可减弱原墨色的黑亮和反光。
为保证墨色正常,研墨之前要洗净砚台,一次放水不要太多,可以边研边兑。研墨时用力要垂直,速度要均匀,一次研成重墨。我们通常使用的浅墨,也是用重墨勾兑清水调制而成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工笔画常见问题(三)
王叔暉仕女画技法介绍
白描工具材料及用线技法
工笔执笔 用笔 用墨与技法
手把手教你工笔画一把团扇
工笔团扇仕女图绘画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