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运与大运

这次春节回家,听父母讲起一个亲戚家的孩子的伤心故事,让我不由得想起处在一个大环境的个体命运竟然是如此的无助。

这个孩子就叫小M吧。我上次见小M时,记得还在我无锡的家里与她和我上初中的儿子玩桌游。

小M思维敏捷,活泼大方,一聊发现她就读无锡最好的省重点中学,而且还是班里的学霸,成绩稳定在班级前十。按她父母的介绍,女儿的梦想是考入北大,最低也得是省内的985大学。

可惜,高考前一天,吃坏了肚子,严重影响了第二天的发挥,结果成绩出来,连一本都上不了。这对踌躇满志的小M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于是她决定复读,来年再考。

可是,第二年再考,由于背负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压力,高考前失眠,结果又影响了考试发挥,这回更差,连二本都上不了。

第三年不服,再复读,可是挥之不去的失败阴影,让她无法专心听课,人变得极度焦虑,到后来发展成了忧郁症,需要休学就医。她父母现在的要求不再是女儿上大学的事了,而是希望女儿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这个故事中,小M的选择与发挥有值得商榷之处,让我想得更深的是一个社会的容错率问题。我认为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志之一就是社会对个人犯错的容错程度。

我听了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儿子听,让他知道他有多幸运。他报考的美国大学,类似于中国高考的SAT标准化测试,一年可以考好几次,不存在一次考砸必须再来一年的问题。

这对孩子的另一个残酷之处在于,青春期孩子负责理性思考的前额叶皮质还没发育好,让他们这么早地用一张试卷来分流后面的人生道路,对于晚熟晚醒的孩子,过于残酷了。

我自己是国内的高考体系里拼打出来的,我两个儿子走的是另外一条路,他俩申请的美国大学采用的是一种综合评分机制:根据平时成绩、个人文书、老师推荐信以及校外活动综合评分后录取,标准化考试的成绩仅仅只是一个参考。

总体而言,我觉得后者给了年轻人更多的容错率,小M的故事也会有,但会少很多。

过去的2022年,让我愈发觉得我们个体的小运,太受大环境的大运势左右了。用魔都封控时的一句俏皮话来形容:你今天能否睡在自己的床上,取决于你有什么样的邻居。

个人的小运与社会的大运是息息相连的,以前只是有那么一点理性概念,但2022年这一年都在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很坚强,但脆弱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原来是这样的百般无奈。

对照我曾生活过的一些发达国家,比如德国和美国,我发现一个容错率相对较高的社会,有下面四个特征,正好对应的四个英文字母组成了幸运的'LUCK'模型

Long-termism,长期主义。一个容错率高的家庭与社会,不会逼孩子去追起跑线,搞各种早教。因为小时候积累的那么一点点知识优势在日后的社会竞争中根本无足挂齿。

长期主义强调与自个儿玩一辈子的无限游戏。找准一个发力点,一点点持续精进,靠时间的复利效应放大自己的特长。

巴菲特与芒格这两个人的成功,最显著的特点是长期主义。他俩共同的一个特点是守得住寂寞,用大量的阅读去了解社会运作规律与人性特点,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每个人做好自己就行,但需要社会给你这样一份从容,你不必太为生计与房贷焦虑,慢功出细活,慢慢耕耘自己的个人禀赋。


Upstream thinking,上游思维。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几乎每一个产业链,越是上游越赚钱。像一部999美元的iPhone,下游的富士康只拿到了不到30美元的利润,大头被最上游的,搞设计的苹果公司拿走了。

当然,负责上游高端材料的日本公司也获得了可观的利润。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下游拼的是体力,挣的是类似快递小哥的体力钱,而上游靠的是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那如何靠脑呢?我们得朝着会思考而不是会考试的方向去培养孩子。一个会思考的人常常会从繁琐的过程中抽离出来,用第一性原理来思考更大的画面。

年前我遭遇了一次极不顺利的寄快递事件。因为我不知道一个朋友的手机,结果我寄给他的书给退了回来,快递公司告诉我没有收件人的手机号码系统通不过,所以无法投递。

于是我就问了对方这样一个问题:在电话没有发明的年代,人们难道就不寄信了?结果对方一通系统流程的解释,愣是不给我投递。

富士康什么时候翻身成为价值链的缔造者?打工者要成为创业者,关键是要承担不断试错的失败风险。

风险资本、商业保险、破产保护,当然最最重要的一条,对未来的稳定预期,是一个社会允许打工者屌丝逆袭成为创业大老板的必要保障。


Collaboration,协作精神。一个容错率高的社会走的是长板路线,鼓励每个人扬长臂短发挥个人禀赋。

因为每个人的长处各不相同,所以社会上下将重点建立在打造合作共赢的群体共识上,而不是跟风、砸赛道、赌趋势。

一个用标准化思维去考核人才的机制,最后一定带来内卷的结果。内卷不仅是苦逼的内耗,还会抹杀特点突出的怪才。

梅西上个月收获大力神杯后奠定了他的球王地位,但仅仅用身高这一条标准,梅西绝无可能进入我们的青训营。协作的高级之处在于它的杠杆思维,自己不擅长的直接放弃,外包给有能力的人做就行了。

我儿子很幸运,他高中GPA不到3.0分(相当于国内考三本的水准),只是通过一份展现独立思考力的文书,就录取了一所教育质量不错的美国私立大学,还获得了可观的奖学金。要知道他的数学是经常挂科的,实在是人家有容错的胸怀,接纳了他。

我对他的期许也是类似的,只要他找准自己的兴趣点去持续努力就行,他一度不想上大学。尽管他现在录了,但我也表示了相当的容错度:不上大学也行。他喜欢打拳,将来当个健身教练也挺好。


Knowledge Sharing,知识分享。有一则寓言故事:有一个人去地狱参观,发现一群人围在一个圆桌上吃饭,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长长的勺子,结果在往自己嘴里灌汤时,因为勺子太长,总是没送到嘴边就翻光了。

然后他再去上一层的天堂,发现同样的圆桌,同样的长勺,但那里的人却是拿长勺喂旁边的人。利他与利己,天堂与地狱,仅仅一念之差。

听上去像鸡汤,但你真要实践了,真的管用。用互联网教父凯文·凯利的话讲:也许宇宙中最反直觉的真理是,你给别人的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这条法则,让我的人生收获良多。我的出版物并非我早先设计的人生规划,仅仅是因为每周知识学堂上的不断分享,让我不断学习,最后发现有了足够的素材讲课,讲课出书只是意外收获。

因为自己受到了这条法则的极大恩惠,所以我在企业里不断推进学习型组织,其中一个环节是鼓励大家将犯过的错总结成错误归集文档,让后面的人不要在同一个坑里再掉一次。

摘自《职场跃迁的60个管理思维》第107页


有人说上面的天堂与地狱是鸡汤故事,但经历过错误文档分享的我,知道那不是鸡汤,是一条带应许的法则。

我写下这个LUCK模型,不是凡尔赛的晒自己的幸运,恰恰相反,正因为大环境太卷,我们在自身发展以及对子女的教育上,更要尽可能的去培育一种小环境的容错氛围,寻找自己的心声,有意识地培养与他人的协作精神,以利他的贡献为价值奋斗点,然后长期持守。

你给自己和下一代一点点的宽容,终究会化作厚实的春泥开出自己的人生奇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样做能让孩子考上大学
女儿高考
高考:忆往昔 杂感 来自 花木兰亭序
夏雨滂沱话高考
10岁女童上大学:那些天才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高中三年】志愿填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