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关于理性的认识
 怎样才能称之为理性人?我们先从利益层面说起。人生存在世界上,很大一部分都只是为了自己的生活。人根本逃脱不了本能的驱使,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绞尽脑汁竭尽全力。但是不能否认,同时还有这样一些人,在自身能够生存的条件下,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他人的利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既不是那些伟大的奉献着,也不是完全卑鄙的利己主义者。我们有时在为自己的利益不懈努力的同时也会自觉不自觉的帮助他人去实现利益,在实现他人利益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利益。所以从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这个层面来判断哪些人属于理性人,我们从定义上很难判定,到底哪些是利己主义者,哪些是无私的奉献着,哪些是努力实现自己利益的人,哪些是帮他人实现他人利益的人。我们现在或许也可以这么认为,那些通过帮助别人实现利益的同时,能够实现自己利益的人,也可以定义为是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样看来那些奉献者就好像是理性人了。但是那些努力帮助别人的人当中又有多少考虑到自己既得的利益呢?可以肯定的说大部分人是处于自己的内心动力去帮助别人。但是这种出于内心动力的行动,我们又很难说他们是理性了。用儒家学说解释也许能行得通,孟子认为,每个人生下来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 人性“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但是如果我们从社会的利益上来看,或许就能看的明白。中国的儒家思想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 。世界各地也会有这种类似“舍己为人”的精神标杆指导着我们。当这些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就会给我们社会树立一些无形的准则,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做人的典范,大部分会自觉习惯地像这种行为靠拢。

   如果我们深入讨论的话,就会发现这种看似奉献的思想里面其实也隐藏着双赢的精神。假如我们每个人都去遵守这些准则,每个人的利益可能不会实现最大化,但是我们可以收获持续稳定的利益,从而导致社会集体财富的增加。而假如我们打破它,只有一部分人固守传统意识,其他的人随波逐流。那就必然会有一部分人利益最大,而另一部分人利益为零或者亏损。那些利益最大者通常是最先打破这种思想约束的人,而受害者就是那些墨守陈规遵守约束的人。我们不妨称这种约束为一种规则。 
   这些打破规则的人虽然能够实现一时的利益,但是假如亏损方渐渐的有了感觉思维正常的话,为了应对这种规则的破坏者,那些亏损者必然会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而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大家都没有利益获得者,及社会的财富不能够增加反而会减少。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我们应该确定实现社会财富增加最大化的情况下,制定出一些行为准则,也就是社会规则。而那些能够遵循这些规则的人就可以称之为理性人,反之破坏规则的人则就是理所当然的非理性人。 
人类的历史就是这样,社会不断地为我们制造出规则,人类共同遵循,从而能够实现社会的进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扎心了!20条社会潜规则!1.越是亲近...
思想能量的释放
资本思维:辛苦不赚钱,赚钱不辛苦,金钱的阴阳转化之道
人这一生,必须看透这12个残酷的社会真相,超过四十就晚了【精华】
正确看待利益,有效融入社会
蒙田 | 做自己的事,懂自己的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