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驴得水:好的喜剧,骨子里都是悲剧。
userphoto

2022.12.20 广东

关注

全世界只有不到2 %  的人关注了李桂连

你真是个特别 的人

这是小桂的第 69 篇文章

超级喜欢的音乐 

上两周看了一部电影,众所周知的《驴得水》。

荒诞的戏剧性,黑色的讽刺味,惹泪的喜剧风。

电影前半段让你笑,后半段让你笑着哭,用片方的宣传语讲,就是“讲个笑话,你可别哭”。

故事发生于民国。

1942年,一群怀揣着“农村教育实验”梦想的教师,来到农村办小学。因为当地缺水,他们需要一头驴,每天来回二十里山路拉水……

学校穷到连养驴的钱都没有,于是他们以驴的名义,虚构了一名叫“吕得水”的老师申请工资。

在这之前,一切都风平浪静,直到有一天教育局下了电报,要重点考察“吕得水”老师的教学情况。

于是,学校不得不让一个没文化的铜匠假冒“吕得水”老师。

铜匠,这个角色是剧中画风变化最大的,也是人物反差最大的,他从一个一无所知、人畜无害、心地淳朴的最底层老百姓,由于阴差阳错的故事演变,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小肚鸡肠、重度腹黑、置人于死地的恶毒之人。因为张一曼的几句骂,最后竟间接或直接的要了她的命。

全片只出现过3个女性角色,一个是张一曼,一个是铜匠媳妇儿,一个是孙佳。铜匠媳妇粗野,孙佳过于激烈,至于本片女主角张一曼,她无疑是最具独立精神的一位。主张解放,崇尚自由,但这种独立没有了权势的庇护,脆弱得不堪一击。

电影一开头便交代了张一曼来历和作风,还用几个挑逗铜匠和裴魁山的场景加深观影者的初期印象,那些一语双关的话听来让人脸红,从她口中说出来却如喝水吃饭般平常。

谁知道最后,她变成一只任人宰割的羊。

从一个能说会道、七窍玲珑人变成一个满头疮痍、颠颠傻傻的女人。从哪一刻她变了?铜匠不依不饶地复仇时,她在想什么?裴奎山破口大骂“婊子”时,她想什么?她镇定自若地坐在椅子上,任由剪刀在自己最爱的头发上横行时,她在想什么?

她或许在想:“老娘曾经经历的可比这个厉害多了。”然而,她高估了自己,高估了一切都要为利益让路时的男人的狠绝。当镜头定在剃发完的一瞬,张一曼定格了一秒才奔向镜子,看到自己的坑坑洼洼的头发,她疯了,惊慌失措地捂着脑袋只往桌下躲。发颤的双腿扒拉着地,钻,也钻不进;躲,也躲不下;藏,也藏不了。

 

校长是个在整个故事里,是最年长的,也是最老练的,世故圆滑但又无可奈何,外表忠厚老实的孙校长有他的理想,但他的理想建立在一厢情愿的乡愿上,口口声声“成大事不拘小节”。

但不拘小节,怎么成大事。

这是知识分子的伪善。

他最后成了任人骑的马。

周铁男也是性格鲜明的角色,只凭一腔热血办事的周铁男,动不动砸椅子,可再蛮横的愤青也抵不过特派员手下那颗打偏的子弹,被子弹擦过脸蛋后,他反而成为最谦卑的奴隶。

这是知识分子的懦弱。

他变成怕死的猪。

再说这间“三民小学”,从开头到结尾,我们没有看到一个学生。最大的“现实”,其实不是“官”而是“民”。三民小学为什么缺生源?因为“书中没有黄金屋”。对当地百姓而言是没有水,没有粮食,没有钱,连教师都要依靠用驴来冒充老师增加个人头,以此多领一份工资维持生计,农民的境况可想而知。

《驴得水》是一个挨一个,不怀好意的陷阱。它在借笑声的掩护,一点点揭开人心的阴暗面——自私,贪婪,背叛,欺骗……

“三民小学”为什么缺经费?教育体制的巨大问题从此引出。显而易见的理由是政府财政支出是按人头核算,更别说层层贪腐、战乱连年。然而等到教育部特派员来了,大家就更明白了——如此官僚在位,何愁国家不垮,教育不穷。政府真的贫困吗?显然不是,只是看他愿不愿意给你用,给你用多少。一个模范树立起来了,白花花的银子就此到账——虽然仍然被层层盘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喜剧离不开笑声,但喜剧的分量是笑声背后的反思。

 

# 发呆片刻 #

你凭什么拿你的道德标准,来绑架我的利益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枪拍案惊奇之驴得水:笑得太压抑,差点哭出来(剧透慎入)
学姐说说:讲个笑话,你可别哭!
为什么《驴得水》里面的铜匠,后来突然变得那么狠?
《驴得水》:一场喜剧引向的悲剧
你心那么大 才装得下天下-《驴得水》
驴得水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