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也爱时尚,你知道他们在夏天穿什么吗?

大暑已过,我们已经进入夏天最热的时候,又到了依赖空调生活的日子了。但是你想过没有,在中国古代没有空调的时候他们怎么办呢?我们在古装剧中看到的古代人一年四季都穿着长袖,好几层叠在一起,这样穿夏天难道不会中暑吗?其实,比起现代人,古代人对季节的更替更是敏感,夏天总是会换上合适的清凉衣服。今天,就跟小K一起来看看古代人在夏天都穿些什么吧!

在家就该穿的随意点

三月初四日,宫眷内臣穿罗衣。四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纱衣。——刘若愚《酌中志》

其实在古代,人们对于气象的更替比我们更加重视,并且夏天换上特有的着装,是他们“生活的仪式感”。

宋《槐荫消夏图》

我们现在看见大街上的大叔大爷们光着膀子露着肚皮,仿佛这是专属于当代人的穿着自由,但实际上,古人很早之前便这么穿了。从遗留下来的文献和画作来看,古人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保守,那时候还有的大爷们穿着像现在的吊带裙一样的上衣、披着轻纱,这种穿法现在的男生可不敢尝试。

北齐《北齐校书图》

当然,穿着自由的不仅仅是男子,在古代的女子也是可以穿着清凉的,她们也是可以露出胳膊和腿,并不是里三层外三层地将自己包起来,下面这张图就是女子在家中披着轻纱做饭。

还有人身穿一款露腰抹胸加上高腰阔腿裤,再加上一个薄如蝉翼的外衫,这样的穿着放到现在也可以引领时尚,但当时却是很普通很常见的穿法。

超薄纱衣,夏季清凉就靠它

从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重量还不到50克,比一枚鸡蛋还轻,薄到何种程度?叠上十层,还能清清楚楚看到纸上的字。据说穿上五层,身上的痣依旧清晰可见。

素纱禅衣

一位阿拉伯商人看到一个穿着纱衣的唐朝官员,透过衣服还能看到胸口的黑痣,便惊叹地说:“您胸口上的痣,为何投过两层衣服还能看见?官员一听便大笑,商人仔细一看便发现,原来他身上穿了五层之多,可见纱衣有多薄。

其实最初纱衣是用在其他衣料之外的一种装饰性外套,丝绸外再罩一层纱,可以更好地衬出服装的精致感和朦胧感。

轻纱生衣

所以纱衣自然成了夏日的必备装扮,男女皆宜。据史料记载,白居易和元稹曾一同被贬,一个去了江州一个去了通州,白居易担心通州太热,为了让兄弟过得舒适一点,就专门给元稹寄了一套轻纱生衣过夏天。

普通老百姓省钱大法:竹衣+麻布

纱是古代比较昂贵的材料,一般只有贵族官员才能穿得起。那么普通的老百姓怎么办?由于古人非常重视夏天的衣服,早在很早之前,古人就学会了从葛、麻等植物皮中提取纤维制作衣料。《韩非子·五蠹》中说,尧就是“冬日麑裘,夏日葛布”。

周朝时期,夏天做衣服的材料有细葛布和粗葛布之分。在春秋战国时期,大部分夏天穿的衣服都是由葛布做的。当时越国织出来的是细葛布,极其精细,这种葛布做出来的衣服在夏天穿既凉爽又舒服。

在更贫穷一点的人家,他们就会穿一些麻的衣服,因为葛这种植物生长周期慢,而麻生长周期快,当年就可以收获。再加上在古代,麻是一种被广泛种植的植物。于是,用苎麻纤维编制而成的布就渐渐成为老百姓们夏天衣服的专用布料。

但是穿得再少也会热,而且下地干活经常会汗流浃背,为了避免汗水打湿衣服的尴尬状况,古人一般会在衣服里穿件“竹衣”,穿在身上具有透气和隔汗的功能。“竹衣”是由竹子编制的,和现在夏天睡凉席的效果差不多。

竹衣

想知道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就来读一读《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吧!好看好玩通俗易懂,一本不容错过的中国古代文化入门书,带你揭开古代文化神秘的面纱!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50余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全书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本书曾在港台地区出版并被译成日、韩等语言流行于海内外。

关注@亚马逊Kindle,读书与不读书,人生大不一样!用Kindle,拒绝打扰,感受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人夏天穿什么衣服? 比我们想象的大胆多了
“焖烤蒸”酷热难熬?古人夏天逛街避暑穿什么?狂放不羁超出想象
在“薄、露、透”香艳魅惑中“硬挺”的西门庆
中国服饰文化:古代人夏天穿什么?
古人夏天穿什么衣服?别认为古人很保守,其实穿衣比现代人还开放
古人夏天穿啥样衣服?别以为古人很保守,穿着比我们大胆许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