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淮八艳董小宛,转身成煮茶高手

十里秦淮今犹在,六朝春梦了无痕。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它的气质与古都西安截然不同。江南的旖旎,使得这座旧日的都城多了几分香艳气息。尤其是那诞生了诸多风流韵事的秦淮河,更是让多少往来商客在这烟柳中醉生梦死,让多少青年才俊流连不知归。

然而这秦淮香艳,最是与别处俗粉不同之处,便在于这烟花之地中,早已脱离低级趣味,尽出充满个性的温情才女。

秦淮之最,莫过于八艳,顾横波通晓诗文;马湘兰诗画双绝;柳如是诗词俱佳,据传她的文史功底也相当了得,还因此博得了个“柳儒士”之称……

这秦淮八艳中,董小宛是一位清高浪漫的才女,因家道中落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作为秦淮名妓,董小宛不单才貌双绝,诗文俱佳,还善于将琐碎的日常生活过得浪漫美丽,饶有情致。她与冒襄的婚姻生活,茶诗相宜,赏花挥毫,好不惬意。

冒襄出身名门,曾师承董其昌,诗文、书法皆年少有成,还被称为“江南最后一位嗜茶名士”。然而明末的乱局中仕途不顺,又曾无端获牢狱之灾,自此家道中落。为避兵祸举家逃难途中又遭掠夺。自此,隐逸著书,然而盛名在外,康熙也曾征其入朝,冒襄坚辞不就。携董小宛,将简单清贫的小日子,过出别样的雅致和幸福。

冒襄嗜茶,董小宛更是擅茶。她最擅长的便是以花制茶,以茶入食

比如她会将并无香气的秋海棠摘取初放鲜嫩的花蕊,研出其中汁水调入香露,制作成让人神迷心醉的秋海棠花露茶。据说这手艺还是董小宛的独门秘方,凡是鲜花,一经她手,便成香甜鲜美的花露茶。每每冒襄饮醉了酒,董小宛便会亲手调制这花蜜茶为其醒酒。

随冒襄流离逃亡的生活是艰苦的,隐逸泰州的生活更是清苦,然而董小宛无怨无悔。生性淡泊的她,对于饮食素来清淡,每日以岕「jiè」茶温煮上一碗米饭,再佐以香䜴时蔬,便是寻常一餐,简单且雅致。

而对于冒襄的照顾,董小宛更是无微不至。冒襄好美食,喜甜食、海味和熏物,董小宛便留心寻来种种新奇的风味,凭慧心巧手改造烹制,来改善冒襄的口味。为迎合冒襄,董小宛尤善制作糖点,甚至还研发出些许新鲜的菜式。据传如今我们熟悉的虎皮肉,还曾经有个称呼叫做“董肉”,便因为它是董小宛自创的美食。只是,每每油腻重口后,董小宛都会为冒襄再煮上一壶岕片。

“董肉”,即虎皮肉

当时的人们爱喝岕茶,只不过同为茶饮行家的冒襄和董小宛则讲究饮岕片。所谓岕片,便是那叶片大而不带梗的岕茶。

岕茶盛行于明朝万历年间,失传于清朝雍正年间。

相传岕茶失传的主要原因是它的工艺过于复杂,且韵味逊于武夷岩茶。岕茶最主要的制作工序就是焙茶,做时极为讲究工与时。冒襄《岕茶汇钞》中有详细的岕茶制作工艺:

“焙数则首面干而香减,失焙则杂色剥而味散。”

就是说焙茶既不能干,也不能断火,干了香气会减,失焙了味道不纯正,焙好之后,并不是完工,而是要使用明火复焙,且是通宵进行,前后要近三十多个小时。

民间相传上品岕茶不仅带有花香,而且还有一股婴儿的乳香,在口感上也具有一定的变化,这和极其讲究山场与制作工艺的武夷岩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岕茶在韵味上不如武夷岩茶。因而,渐渐淘汰失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货节特惠好礼】名丛雀舌,武夷岩茶里永远的脂粉英雄
风流佳话:冒襄与名妓陈圆圆董小宛情史
江东才子冒辟疆
【转】影梅庵际遇:董小宛爱别离
【秦淮八艳】顺治的董鄂妃是不是秦淮八艳中的董小宛?
董小宛(明末“秦淮八艳”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