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闺女,你婆家有的是钱以后要多帮衬你弟弟”“妈,我不当家”

文/唯晨

女人的一生有四个家,娘家、婆家、自己家和孩子家。随着每一次环境的转换,角色也跟着转换,像块砖一样一辈子搬来搬去,在奔波中寻找安宁,却迟迟不得。

生活的风沙总在不经意间迷住女人的眼,于是流泪最多的是女人,生活颠簸的也是女人。

重男轻女像一个魔咒,一旦降临在某个家庭中,受害最深的是女人,下手最狠的也是女人。只不过随着时间的转换,当初那个“受害者”变成了后来的“执行者”。

-01-

叶珍的母亲是个脾气刁钻的妇人。从她记事起就没见母亲怎么笑过,终年苦着脸。直到弟弟出生才见到母亲脸上难得的笑容。

弟弟比她小了十岁。她记得从四岁那年开始,无论母亲带她赶集还是走亲戚,来搭话的熟人都会先问问她几岁了,然后夸她漂亮,紧接着就会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跟母亲说“不小了,该再要个小子了。”

这种寒暄方式似乎成了一种大家心知肚明的约定。每个熟人说话的套路和神情都一模一样。

后来叶珍越长越大,催生的“亲戚”从神秘兮兮变成了光明正大。甚至还有人直言知道哪有灵验的送子观音,让母亲去“瞧瞧”。

七八岁的她早就懂大家从夸她漂亮到说她“命独”都是因为重男轻女,而她是个女生。

-02-

母亲在她九岁那年怀上了弟弟。全家人一整年过得都小心翼翼。直到弟弟出生才松了口气。

弟弟的百天酒办的很热闹,刚读小学三年级的她也在宴席上喝醉了。主要因为来吃酒的人有人说:“珍妞,你有弟弟了高兴吗?高兴就喝两盅。”

然后她端起酒杯喝了呛鼻的白酒,醉了一下午没去上课。

再后来生活恢复了平静,弟弟一天天长大,父母也渐渐老去。叶珍考上了大学,凭自己的勤奋,一边读书一边自己赚生活费。

毕业那年她24岁,弟弟14岁。母亲说要攒钱,以后好给弟弟买房子娶媳妇。

于是,她放弃了继续深造读书,很快找了份工作。既能养活自己,又能帮衬家里。

-03-

在工作时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他是个工作能力强又积极向上的人。叶珍一直紧绷着神经试图躲避这份感情,但他穷追不舍。

爱情的温暖让她如沐春风。她暗暗发誓此生只谈这一份情也只嫁这一个人。

婚姻来得很突然,连她自己都感觉猝不及防。老公家条件很好,婆婆是退休干部,每个月有不少退休金。公公一直经商,家里的经济相当富裕。

老公的头脑聪慧人又勤奋,每个月收入不菲。婚后,叶珍才知道富裕和贫穷的区别,富人家的姑娘是块宝,穷人家的姑娘连根草都不如。

小姑子在这个家里简直是女霸王。公婆宠溺,老公也让她三分。哪有什么重男轻女,简直是重女轻男。

-04-

叶珍嫁了个好婆家自然对娘家有好处,她每次回娘家都买高档礼品名贵烟酒。母亲对她的态度突然变得陌生又热情,就像她们不曾共同生活过二十多年。

母亲的这种态度让她觉得自己很可悲,生活二十多年的地方竟不是自己的“家”。婆家虽好对她来说也只是别人“家”。

想到这里她有点恐慌,若今后自己生了女儿是不是也不能算自家人。在她呆坐在从前的小房间里晃神,这时候母亲轻手轻脚地走了过来。

她神秘兮兮地小声跟叶珍说:“闺女,你婆家有的是钱以后要多帮衬你弟弟。”这种神情在她四岁的时候早已熟识。

叶珍忍住想要流出的泪水,冷冷地说:“妈,我不当家。那又不是我的钱。”听她这么说,母亲转身就走了。

刚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她的悲伤不是因为母亲问她要钱,而是觉得“重男轻女”的女人可怜又冷漠。

唯晨的话

重男轻女的时代虽然已经过去,生活中仍旧有部分中老年女性依旧被陈旧的思想荼毒,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婆婆因儿媳生不出孙子而百般刁难,就好像儿媳生出了孙子她就能当老佛爷似的。生了孙子就心甘情愿鞍前马后的伺候,哪有什么含饴弄孙的幸福。

娘家妈因为闺女生不出男孩担惊受怕,生怕嫁出去的闺女由于也生了丫头片子而不能母凭子贵,甚至还有可能会被扫地出门。

我就想问问这都是什么陈腐思想?这又是一波什么鬼操作?女孩子怎么了,不是你们自己叫嚣着母亲伟大母爱宽厚吗?怎么能嘴上一套心里一套呢?

男人的大男子主义是女人给的,女人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也是自己给的,不要一脚踩在同性免辈头上,又一边到处诉说自己的凄苦。

人生苦不苦自己知道,日子难不难各人心里清楚。宽容一点,才能幸福。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没有“重男轻女”的现象?期待你的留言点评。


唯晨说:愿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后 更加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姑娘拒收16万彩礼,被弟弟泼茶水:给我的钱,你凭啥不要?
“闺女,你离婚再嫁,彩礼给你弟买房”“妈,我都离过一次了”
“闺女,你弟要结婚了,该做什么你心里有数”“我不是他妈”
“闺女,你婆家不差钱,你就把工资贴补你弟吧”“凭啥啊,妈”
“婆婆再好不是妈,娘家再好不是家”,女人...
“你买房,也必须给弟弟买一套”,女人三句话,怼的母亲哑口无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