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操与袁绍:最敌对的“挚友”
(一)少年挚友
曹操与袁绍,一个是“赘阉遗丑”,一个是“三公之后”,论身份,论立场,他们都不可能成为好朋友。但是,少年的友谊是真挚而单纯的,它可以超越年龄和种族,超越门第于出身。
早在洛阳时,他们两个“臭味相投”的“游侠”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游侠的性格,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任侠放荡”的少年曹操与“好游侠”的少年袁绍共同为我们制造了两个著名的故事:

1.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
2.袁绍年少时,曾遣人以剑掷魏武,少下,不着。魏武揆之,其后来必高。因帖卧床上,剑至果高。
见《世说新语 假谲》

多么可爱的两个放荡少年呀!由此可见,两人早年的友谊是真挚的,纯真的。
(二)为国结党
游侠,爱国,反对宦官。共同的性格和共同的政治理想促使东汉末年的七个挚友建立了一个小政党——我们暂且称它为袁曹政治集团。
大家对这七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袁绍,曹操,张邈,许攸,伍穷,何禺页,吴子卿(真名不详)。
作为那个年代的热血青年,他们为了解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东汉王朝,以其相对弱小的力量投入到反对强大宦官势力的斗争之中。
袁绍是这个政治集团当之无愧的首领,出身四世三公之家,让他有极高的威信;折节下士的性格,让他能吸引众多的名士投奔;素养善士的才能,得到豪杰的拥护……
曹操虽“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却凭他卓越的才能,以及袁绍的帮助获得了威望和地位。
中平五年,东汉政府新置了西园八校尉,袁绍与曹操同时被任命为八校尉之一。
多年的情谊,共同的政治理想,加上手中的权力,此时的曹操与袁绍以从单纯的友情和政治上的共鸣,上升到了政治上的默契。一个袁绍和曹操的时代即将到来。
(三)同舟共济
何进遇刺,袁绍、曹操将宦官一举诛灭。但政治经验的欠缺和诸多因素的影响,政权落入了董卓之手。
以袁绍的游侠性格,他是绝对不会甘心的,他毅然偕同许攸投奔冀州,去开拓自己的事业。
曹操被董卓为骁骑校尉,谁都知道,这是董卓在利用他的声望造势。曹操自己当然也明白这一切,他“变姓名,间行东归”投靠了当时在陈留当太守的好友张邈。
曹操是幸运的,在张邈和卫兹的帮助下,他有了自己的武装。
此时,袁绍与曹操虽一在河北,一在陈留,却有着新的共同目标——打倒窃取了他们胜利果实的董卓。
与董卓部队的作战是困难的,袁绍虽为盟主,却难以控制内部纷争不断的关东联军。
当时的形势真的很难,袁绍的盟主当得难,曹操的战争打得也难。但两人依旧心存着理想与信任,互相扶持着。(这里说正史,不说演义)
荥阳一役,曹操被董卓部将徐荣大败,“士卒死伤甚多”“操为流矢所中”。
就在这最危难的时候,好友袁绍给了曹操最大的支持。

“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十余万众略魏郡、东郡。王肱不能御,太祖引兵入东郡,击白绕于濮阳,破之。袁绍因表太祖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
见《三国志 武帝纪》

此时,与董卓未灭,袁绍北方有公孙瓒的威胁,曹操与张邈则“敌环伺于四周”,袁绍与曹操如同站在同一艘逆流之舟上,只有“共济”方能不被历史的洪水冲走。以利益为主的友情在患难中更显得牢固。
(四)扶曹起家
对于曹操,兖州=刘邦的关中=刘秀的河内
历史证明,荀彧的分析完全正确。
而帮助曹操夺得兖州功劳最大的人是谁?正是好友袁绍。
众所周知,袁绍的根据地自爱河北,但他却以妻子为质,去讨好当时的兖州刺史刘岱,何也?
刘岱与公孙瓒与隙,袁绍借此以排挤公孙瓒在兖州的势力,以大力支持曹操在兖州发展事业。
曹操和袁绍都是讲义气的“侠”气,袁绍信任曹操,曹操占领了兖州,就等于自己占领了兖州,大家就可以互相照应,牵制共同的敌人。
而直接帮助曹操夺得兖州的鲍信,则是袁绍和曹操共同的好友,在朝廷上,有一定威信的袁绍表曹操为东郡太守,刘岱灭后,又表曹操为兖州刺史。
就这样,在袁绍强大的军事压力和袁曹相识的鲍信、陈宫的拥戴下,曹操得到了他的“关中”。

(五)保卫兖州
创业容易守业难,兖州如同一块肥肉,人皆伺视而垂涎。
袁绍和曹操必须联起手来保卫兖州。
首先是来抢夺的是袁绍的从弟袁术。多年的敌对关系,绍与术早无兄弟之情。在袁术看来,夺取曹操的兖州是与袁绍势力抗衡,成就其霸业的重要的一步。
这就是封丘之战。

(术)引军入陈留。太祖与绍合击,大破术军。术以余众奔九江……见《三国志 袁术传》

公孙瓒绝对不会袖手旁观,他与袁术建立同盟,互相配合。
还有徐州的陶谦也来插一脚,向兖州发兵。
患难中的友情是珍贵的。
在曹操的危机关头,袁绍继续支持着他。
当曹操进攻徐州时,袁绍派兵加以支援。
当曹操“后院失火”,手足无措时,袁绍为曹操亲征吕布,收复兖州。

曹捆身败于徐州陶谦,土地被吕布所夺,彷徨无依于东部边境,没有蹈足安身的定所。然大将军袁公深明应强干弱枝的道理,并且不愿助成叛人之党。所以再次亲掌帅旗,身披铠甲,动员全军起兵讨伐,金钲战鼓响声雷震,吕布之众逃奔败亡,拯救曹操于濒亡之祸,恢复曹操一方长官的职位,如此看来,大将军袁公虽无大德于兖州百姓,却有大恩于曹操。见《为袁绍檄豫州》

袁绍,曹操,这一对少年挚友,终于在多年艰苦斗争之后,达到了各自事业的稳定阶段,但这两个都用强烈政治野心的密友在自身利益与欲望不能协调的情况下,他们的友谊又会走向哪里呢?
历史有它必然的答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北第一名将非他莫属,有他在,曹操拿不下袁绍
从纨绔子弟一路走来的曹操
三国时期最牛的富二代创业,为什么就败得很惨 | 小巴侃经济
姬喵:汉末往事——年少相逢是洛阳
千古檄文之《为袁绍檄豫州文》(又名《讨曹操檄》)(文白对照)
【说三国】兄弟反目:袁绍和袁术是如何走向对立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