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训练婴儿屙屎撒尿真的有必要?

不给一个2岁的小孩抄尿布,那是很困难的。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许多家庭采取了一种不同的措施来进行如厕训练,一种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包括中国、非洲、印度以及中南美洲都常见的方法。这种方法叫排泄沟通(或者叫辅助性婴儿如厕训练),在西方变得越来越流行。这种训练从孩子出生起,通过孩子们的非语言信号来进行训练。

出生后就进行如厕训练

这种训练是指出生后起不用尿布,婴儿从2周大开始学习到合适大小的容器里面小便,在餐后,或者宝宝们出现任何想要方便的信号,就把他们放在马桶或者其他合适大小的容器(比如茶杯、便壶、水桶甚至直接在地上解决),如果宝宝按照要求排便了,那就进行食物或者情感奖励。

研究显示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宝宝快速学会在合适的地方方便。这个过程通过看护者和婴儿的双向交流实现,看护者根据婴儿给出的信号及时辅助他们排便。

效果如何?

在这个问题上,文化差异会造成的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宝宝自出生之时起就有排便的感知,另外一些人认为宝宝们喜欢干燥并且不喜欢潮湿的尿布,因此这种偏好使得如厕训练的双向交流变得简单。

一项研究发现从33天开始进行排便训练的孩子,一般到了5个月就能训练成功。 在这项研究中,父母发现孩子想要排便的信号然后将孩子放在马桶上,用手扶住他们的背部。 当孩子们排便的时候,父母们用语言信号来加强排便行为。 通常小便时用嘘声,大便时用嗯。

关于尿布使用的社会和文化差异

西方国家的父母通常会给宝宝们抄尿布来解决宝宝们的大小便问题。 一些父母则喜欢抄一次性尿布,这样据说可以减少尿布红疹的出现,尿布红疹主要在潮湿环境下由细菌或者酵母菌引起的,此外还会引起其他的皮肤疾病如湿疹。另一些人则考虑到环境保护,意味着他们喜欢重复使用的尿布,这种尿布一般用棉制的。

目前有两种类型的尿布:一种是双层的,中间有可以抽插的隔离层,还有外面的防水层。还有一种是单层的,把中间的吸水层和外面的防水层是合并在一起的。单层的容易造成浪费,从而影响环保。 如果使用布尿布,它们比一次性尿布储水性能差,所以需要经常更换。 此外主要的环境问题还包括尿布的主要成分—棉花的种植时的农药残留的问题。

基于以上考虑,西方家庭正在越来越多地进行如厕训练。

愿意上厕所一般看来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因为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肠道和膀胱控制功能。

成功上厕所的标志是,孩子们需自己感知排便,然后自己走到厕所,解开裤子,然后排便,然后擦干净,穿好裤子,最后冲水。

最近80年当中,西方家庭给孩子们开始如厕训练的时间越来越晚,从上世纪20年代,12个月左右被认为适合开始训练如厕,到了60年代,推迟到了18个月,现在推迟到21至36个月。而18个月开始如厕训练是医学推荐的。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改变与家长们的工作时间表、一次性用品的出现以及更自由的育儿方法有关。 我们明确建议我们的家庭在孩子3岁以后不要再买尿布了,就算不小心把家里弄脏了清洗下就可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宝把尿危害大!家长这样避免...
宝宝把尿危害大,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一直穿纸尿裤,宝宝不会建立排泄意识,2-3岁,是如厕训练关键期
最快1周,轻松教会宝宝独立上厕所,只需这几步!
正确培养BB如厕 再也不画“地图”
把屎把尿危害多!正确的如厕训练学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