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学考试紧张焦虑的认识与解决方法

在一个人的中小学乃至大学所有科目的学习过程,数学可能是属于难度排在前几位的。所以数学很容易成为学生焦虑的科目,害怕甚至讨厌数学。数学考试考不好的学生是有很多的。很多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明明这个题课上讲过,考试再考,学生还是不会做。之前我始终耐心的询问学生:“是真的懂了吗?掌握了吗?为什么考试的时候却没有做出来?然后就把类似的题给他再做一下,然而他却做出来了,完全正确。我总以为这是学生没有掌握到位,基本功不扎实,不然又怎么想不起来呢学生回答说:考试的时候就脑袋空白,什么也记不起来”现在想想,我一开始的想法错了,学生是对的。最近我开始去寻找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终于有一点儿收获。心理学强大的理论给了我解释和理论支撑。看到这样的一个教师招聘题目。

由于考试紧张而引起的遗忘属于_______.

压抑说(也称动机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考生由于情绪紧张而遗忘,等考试过去可能就能想起来。学生确实就是这样子,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较为缓慢,承受能力的不足是符合其成长规律的,是正常的。

动机性遗忘(motivated forgetting)最早由心理大师弗洛伊德提出,指人为避免不愉快的情绪或内心冲突而遗忘某些事件或人物的现象。这种遗忘常由一定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机所致,是个体心理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从这里可以知道,考试短时失忆是我们身体中脑袋中海马体主动自发启动的防御性保护机制

因此,或许我们不应该责怪学生,相比也许安慰与肯定更加的合适,看到他的付出与努力因为学生足够的重视这场考试,重这个科目,导致他十分的紧张,紧张到忘记,从而考不好。如同一个精心准备了许久的名演员,真正上台时可能也会不小心忘词。责备,将责任都归结于学生,往往都是许多家长和教师采取的“补救”方法,希望唤起学生的重视与改变。但可能是不太合理,低效,甚至无效的。因为学生还是会紧张,尽管他想他知道自己不该紧张,可暂时无法控制。成年人也会紧张,所以要求一个孩子独立克服不紧张是有些高要求。更多他的需要或许是老师和家长的理解和帮助

下面我会综合所查阅到的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认识与理解,给一些方法供参考。主要有三个可以努力的方向:帮助学生克服考前焦虑,考时紧张,考后忧虑。

1. 扎实的基础与方法。学得好,考得好,自然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了。然而很多时候知识学得不扎实,课上听不懂,作业不会做,自然没有自信心。考在平时,把基础练扎实,才是源泉。打铁还是自身硬,这是根本。

2. 良好的心态和认知。考试从来不是为了刁难学生,然而很多人把考试看作一件很难的事情。家长也特别的重视,学生一考不好就开始焦虑。正确认识考试的功能很重要,考试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检测,检测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了中考高考和做准备,二是提醒,提醒学生查漏补缺,提醒老师学生哪里学的不好,应该进行讲解补充。从这个意义上讲,错是一种价值。可惜的是很多学生都没有充分利用这种价值,一错再错,现在不会,以后还是不会。对学生而言,考试失去了它的应有纠错提升功能,而被焦虑和紧张所取代。家长和老师可以多做一些这方面的工作,安抚学生情绪,摆正学生的认知,肯定学生的付出,鼓励其正常发挥,将自己会的做对来就很不错了,给学生一个相对轻松的考前考试考后环境。让学生认识到,这是好事,是有益于他自身的发展,而不是威胁,告诉自己的身体不需要进行自我防御。反之如果持续紧张,过度焦虑,只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一直考不好,难以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陷入恶性循环,百害而无一利。因此适度紧张,适当焦虑,才是最好的应考心理和状态,是长久之策。

3. 舒服的记忆与提取。当我们看到一个好笑的、好玩的、有趣的事,通常记得很牢固的,甚至反复回味。后面我们就对身边的朋友提起,分享传播这种喜悦。学习数学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学习的过程有趣、自然、欢快,那我想再怎么紧张,可能也不容易忘记,因为那是开心的记忆,提取出来容易的多。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很喜欢这个老师,那么爱屋及乌,这样的知识理解与记忆也是深刻的,所以希望学生可以去发掘课堂的亮点,欣然接受科任老师课堂教授方式,投入参与其中,理解数学,自然学习,尽量避免强迫性的知识记忆与数学学习。后面的复习,练习中,经常提取与应用,加深记忆。

4. 一些具体可以做的措施。

平时当作考试,把平时的练习当作考试,将考试当作平时的练习。通常说考多了,麻木了,其实就是这样的道理。在平时的练习中,树立正确的态度,重视它的地位和作业,不要太随意,养成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真正考试时,考试也就是跟平时练习一样普遍的事情而已了。

学会释放压力,劳逸结合,到户外走走,听听歌,跑跑步,看看其他书籍,放松一下。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好朋友可以互相倾诉和聆听,当感觉到有压力时,不妨直接向家长和老师吐露,你觉得不好意思,可以写信,发短信,发邮件都可以。不要害怕他们不理解。或许结局会令你非常开心。

平时自我暗示,自我肯定,教师家长不应说很多负面的话语,长此以往,会打击学生自信,彷佛他真的不行。相反,如果是正向肯定,支持,理解,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但需要注意的是肯定和表扬需要实在具体,针对行为,而不是泛泛而谈。

考试前10分钟,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负面情绪和担忧,让自己看见,释放出来,深呼吸,放松,不与别人比,做好自己,努力把自己会的做对来就好,这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紧张也不妨想想,考完试打算去吃什么好吃的或者其他有趣和让你开心的事,调节心态。

基础特别差的学生,建议请家教老师,而且根据情况,适时增加次数。有研究表明,一对一数学辅导计划提高学生数学技能,可以减少学生的数学焦虑和考试压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预习的效果可能比复习要好,因为带着自信去聆听学校的课堂,容易接受,不会在课堂上感到落后和压力,从而产生遗忘。当然及时复习也非常重要。

存在但不太建议的疗法。一是需要格外注意安全,二是成本较高。考试前过度紧张和焦虑,出现较严重情况,必要时借助药物,可以咨询相关医生,平时应多锻炼身体,养成强健体魄。文献中还提到的一种方式是经颅电刺激(tES)。研究人员使用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来调节皮层广阔区域的神经活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是使用最广泛的tES形式。tDCS是一种非侵入性和无痛性神经调节技术,其中低直流电(通常在1至2 mA之间)通过头皮电极传递到皮质组织中,上调和下调皮层下方的神经元活动。可能还处于实验探究阶段,安全和成本较高,不建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专家解读高考前考生心理状态及调整建议
心理学冷知识:数学没学好,可能因为你得了这种病
论文参考02:高中学生的心理焦虑及成因分析
远离考试焦虑
中等生与尖子生之间到底差什么?
提升孩子学习成绩, 4个有效的心理学技巧(在家就能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