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你愿意走进抑郁症患者的世界……

每晚七点,不见不散


🧡
【写在前面】

再次谈及这个话题,是因为”李玟去世“的新闻。

”她那么阳光,怎么会得抑郁症?“

”在舞台上活力四射的小太阳,我怎么都没有想到她会抑郁?”

……

没有被发现,并不意味着症状不明显,只是患者很擅长“伪装”,怕被周围人发现,被迫接纳一些异样的眼光,二次受刺激。

去年的出版物制作,我选择了“心理”这一个话题,一是我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当时考研也想过心理方向,我也经常一针见血地说出对方的想法(这让室友大为惊叹);二是在就诊颈椎病的同时,我的心理状态也不是很稳定。

当时去挂“心理科”的号,结果,连续三个工作日,早上八点都挂满了。我想,这大概是天意,这一关,我得靠自己了。

“都挂满了”让我对都市人的精神面貌产生了一丝怜悯,看来大家都“病”了。

世界卫生组织去年 6 月发布的《2022年世界精神卫生报告》显示,2019 年全球近 10 亿人患有精神健康疾病。在新冠疫情暴发的 2020 年,全球抑郁和焦虑患者增加了 25%。 

然而,只有 2% 的国家卫生经费和不到 1% 的国际卫生援助用于精神健康领域。

所以,“心理健康”领域一定是个需求量大的地方,有需求的地方,就需要知识普及。下面的内容依据我查找的资料、身边的案例以及亲身经历,仅作参考。

🪶
抑郁症的诱因:长期得不到正向反馈
H跟我说抑郁的时候,是2019年。
当时,我每天都会接到她的电话,一聊便是四个小时。在聊天中,我好像渐渐打开了一个可爱女孩的内心窗户。
“我是不被宠爱的女儿。”
“我妹妹比我漂亮,很瘦,学习也好,全家人喜欢她。”
“我妈老说我胖,说我懒,说我不做家务,从来不说我妹。”
“我们班上的同学知道我抑郁后,总是看我,很受刺激。”
“男朋友也和其他同学一样,嫌弃我胖,他以前说我可爱。”
……

很多时候人精神出问题,就是因为在一个得不到正反馈的环境中,可能是家庭,可能是学校,可能是公司。长期被打击压榨精神暴力而不自知,首先人要屏住一股正气,你的价值不是来自他人认可。

小时候一个人生活,初中被父母接过来,父母工作忙碌,经常给钱她自己买饭吃,没有感受过家的温暖。
抑郁后,大脑反应迟钝,学习成绩下滑,此刻她正处于压力山大的高三,去医院看病没回宿舍,被老师电话到父母那,父母不相信她去看病,甚至怀疑她“年纪这么小就去开房”,加上男朋友的言语攻击,同学之间的“孤立”……
她终于溃了。

在对抑郁症人群进行脑成像实验后发现,他们大脑脑区中关于自控力方面的前额皮质,尤其是眶额皮层部分产生了明显萎缩。

这意味着抑郁症人群更容易失控,他们更容易做出极端行为,更渴望用极端行为逃避现实,因为他们做的很多事情已经不是自身能够控制的了。同时,他们关于情绪记忆部分的海马体也出现了 20% 的缩小。

海马体的缩小能够让人们忘记不愉快的事情,这种方式是[极端环境]中的不正常适应。

停课,在家里休息。

即便被确诊,父母不仅没有放弃工作回来照顾她,反而说她就是想多了,就是闲的,每天吃得好穿得好,有啥可忧郁的。

跟她视频的时候,她不愿意看镜头,只露出了个额头。她躺在沙发上,奄奄一息的感觉。她指着茶几上的一袋子药,拿出其中的一盒,说这个两百多。她说这个药有副作用,现在长胖了好多。

当我问她吃药有效果吗,她摇摇头,”感觉就像麻痹了神经,失去了知觉,只想睡觉,只能管一阵子。“

晚上睡不着,不受控制地流眼泪,大喊大叫,不想吃饭,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躺着。

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了解到抑郁症的确切症状。

当时的自己很不负责任地说:”你每天鼓励自己站起来,好好吃饭,去看看风景,做一些喜欢的事情,很快就好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想对当时的她说声抱歉。

对抑郁症患者而言,在所有的情绪感知中,喜怒哀乐只剩下了丧。比如,去一个地方游玩,看到眼前的山川美景,患者无动于衷,没有了快乐的情绪;吃到了好吃的食物,但是你感受不到美味,仅仅在做咀嚼这个动作。

对周围的一切失去感知,是最可怕的。再者,你不知道身体躯体化什么时候会出现,看到哪些人又会被刺激,心慌心悸,喘不上气,全身痉挛,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

一切都是不确定性。

其实躯体症状绝对是不能忽视的痛苦,比如突然喘不上气,濒死感,心跳快,全身出冷汗,幻听幻觉幻视幻痛,就是觉得哪里都痛,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痛。

🪶
身体疾病是可以被医治的,心理疾病也是。心态放平,不要觉得丢人,也不要想着给无关紧要的人留个健康的好印象。
唯一需要照顾的,是你自己的情绪。要像养女儿一样爱自己。
【找个人聊天】
在访谈中,李雪琴谈及自己抑郁症那会儿,告诉了朋友石林,一个阳光向上的男孩。那段时间,石林陪着她看病,陪着她玩,陪着她。

这个时候,你需要周围人的力量和帮助。你需要她们的一臂之力,能拉一把是一把,一定可以找到这样的人。

第一次听到”躯体化“,是朋友Z告诉我的。
她刚参加工作,经常被学生气哭,被领导叫去谈话,公开批评她的教学方式(我很好奇,教化学的和教语言的,可以互通吗?)。
那段时间,她经常流泪,常常失眠。当躯体化出现的时候,是身体启动了保护机制。我没有理由不怀疑,她的病因源自领导的打压。
随着教学经验的丰富和内心的强大,她在慢慢变好。
我们是很相像的两个人,高度敏感。
当我的身体出现毛病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Z,也是她的一番话,让我逐渐树立了信心——我会好起来的。

2022年8月20日,我和Z的对话
ps:一定要找那个阳光积极,给你安慰和正向鼓励的人。多找几个,只要能帮到自己。
将内心的缺口用爱慢慢灌注,你又是一个完整的“有心人”。我清楚地记得,那天下楼散步,我的心里多了一种感觉。
快乐。
我高兴地给朋友发消息:“我终于回来了。”
【避开一切刺激源】
很多抑郁的患者,大都是善良的人。
善良的人,有一个特点:胆子小。
为了避免与人产生冲突,她们会忽略自己的感受;为了能融入大集体,会强颜欢笑,极度耗能。
所以,即便是遇到不友善的职场环境、校园环境,她们也不会反抗,反而主动PUA自己,不停地在自己身上找问题。
这根道德的刺反向吞噬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判断,开始以他人的标准来左右自己的行为。
不一定要为了大环境压抑自己的情绪,在任何环境中,珍视自我的感受,身体的反应最诚实。
反正就是钱没了可以再赚,工作没了可以再找,考差了再来一战,唯独不能把身体搞垮了,既要健康的体魄也要向阳的心态。
【接触大自然】

我曾经像一只鸟一样在其中为自然的灵光歌唱过,也曾经像一只苍蝇一样在某一个角落嘤嘤哭闹过,我朝拜那里的日光、雪光、天光,我不愿意我的笔在触动它的神经时弄痛了它,不愿意我的笔在描述它的时候背离了它的本色和初始的声音,我只企望我现在居身的地方能在暑热的逼视下化为一只透明的风筝,牵着我重回旧地,重温旧梦。

没有大自然的滋养,没有我的故乡,也就不会有我的文学。

——迟子建

身处广袤的大自然中,然后把目光投向树桩上或草丛中那些错综复杂的微观世界,能极大影响我的精神状态。散步时,我的大脑会进入一种专注状态,我专心致志地收集植物标本,空蜗牛壳,莓果和穗头,感觉自己徜徉在细节之中,深深沉浸在周遭环境里。我强烈地觉得,这来源于一种古老的寻觅本能,它能够分散和消除焦虑,让人在散步时专注于当下。

——《大自然治好了我的抑郁症》

【不要过度追求意义】

对精神世界过度探索是件很危险的事情,一旦迈过那条实线,人生就会滑向虚无主义。

我当时就像到了一个境界:反正吃啥都无所谓,就随便吃点;反正买啥衣服不如长得好看,索性不买;反正努力也没有意义,那就顺其自然吧。

虚无主义是感觉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对什么事情也提不起兴趣,反正上学就是为了找工作,找工作就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养孩子,孩子长大了再上学,再找工作,再结婚生子。这一切有什么意义? 

虚无主义的产生,往往伴随着情绪上的消极与悲观,甚至演化到抑郁。这样的人想问题往往更深刻,却也更容易陷入自己的思维漩涡。

我们从小就被规训要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时刻要做有意义的事情。

我忘记在哪看到的一段话:正因为生命充满了虚无,人类才赋予事物意义,从而给自己洗脑。

人活着本就不是为了有意义。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发展太快,被思考了太多价值和意义,而跳过了感受美好这个阶段。

【在心里拯救自己】
当我可以坐着的时候,我会跟自己说“你真棒,你最优秀了”;
当我从床上下来走到卫生间,我会觉得自己厉害得不得了;
当我有了食欲的时候,我会想着可不能亏待自己的胃;
……
无论是多小的事儿,我都会褒奖自己。会振作精神摘抄一些语句来激励自己,比如卓别林的《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比如三毛给不快乐的女孩的回信。

每天对自己说一遍:我对我自己很满意。
总要向阳而生吧。

快乐的人是那些初心不改的人,是那些坚定信仰的人,是那些有原则的人,而且这种快乐会传给下一代。

多看看大自然,少与人纠缠


🎁

谢谢你看到了这里。
明天同一时间,不见不散!
内 容:半夏
排 版:半夏
图 片:半夏+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情绪管理:抑郁症的常见躯体表现有哪些?
全球有逾3亿人罹患抑郁症,四个表现若出现,提醒你或已中招
常见的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
小红书
早醒后睡不着可能抑郁了【2】
隐匿性抑郁症如何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