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安医学系列讲座(十一)(下)


作者:王键, 黄辉,蒋宏杰

编辑:看云楼主人  

校对:卜菲菲

四、普及医药知识,蔚然形成启蒙学派

学入门往往就是从学习本草方药开始。陈嘉谟认为本草乃“方药之根柢,医学之指南也”,汪昂则自信地称《医方集解》“诚药学之全书,岐黄之捷诀也”,新安医家为传授术业,每每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刻抄编写医药方书教本传给后代,也在杏林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传承启蒙,用心良苦

谓医学启蒙,其对象绝非白丁,也非现代人理解的无传统文化基础之徒,而是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书生。

明代徐春甫集有《医学捷径六书》,系其私授门生弟子的教本,除首卷《内经正脉》学术性较强外,其余5卷均浅近易诵、简明实用。

其中《病机药性歌赋》中共介绍182味药物的主要功用,《诸症要方歌括》分43门介绍276方的组成主治,两卷全为歌诀体裁。

尤其《二十四方》、《三十六方》,是其保元堂“日用秘验,应手取效”、凭此起家的看家本领,《二十四方》除详列功效、证候、组方、加减、剂量及煎服方法外,卷后还附有歌诀;而《三十六方》则有徐氏保元堂广告牌记,功用、主治、用药简要明了。

《本草蒙筌》其实也是陈嘉谟用来教授弟子的启蒙读物。书名曰蒙筌,“筌者,取鱼具也”,意为童蒙作也,全书载药742种,重点介绍了448种,至今常用的鸡内金、青木香就首载于该书。

书中各药按声律采用韵语对仗编写,“砌辑章句,排偶声律”,并附插图,图文并茂,书后附记应验诸方,切合实用,是明代早中期最有特色的本草入门著作,“嘉惠后学之心盛矣”。

时珍《本草纲目》将其列入参考书目中,并评价曰:“每品具气味产采、治疗方法,创成对语,以便记诵。间附己意于后,颇有发明。便于初学,名曰蒙筌,诚称其实。”

在医药著作的可读性上,用心最多的当属汪昂。汪昂《本草备要》“不专为医林设”,编撰出版中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要,表达上力求尽善尽美。

书中每药行文格式分正文(大字)和注文(小字),双行注文夹在正文之中。每论一药,虽少则数十字,多则千余言,但“各为杼轴,煅炼成章,使人可以诵读”,任选一药,均易读易记,正文另誊“尤便诵读”。

正文精练雅致、简洁明快,而注文中则引用了大量的医药典故、医家奇案、人文轶事和药物传说。讲故事永远比讲道理容易传播,以喜闻乐见的故事为载体传道解惑,有助于读者理解、掌握和运用。

外,元代程汝清《医方图说》,明代鲍山《野采博录》、徐春甫《通用诸方》、程伊《程氏释方》,清代程履新《山居本草》等,或是应“民生日用之实”所需,或为初学发蒙、登堂入室而著,亦各具特色。

而新安医著之中也多备附本草方书,如明代罗周彦《医宗粹言·药性论》、清代方肇权《方氏脉症正宗·药性述要》、许佐廷《喉科白腐要旨·药性辨》、汪必昌《聊复集·医阶辨药》、程文囿《医述·方药备考》等,均为初学津梁之作。

2.医药合参,切合实用

用性是读者需求的关键点,医药专业书籍尤其如此。新安医药学家深谙此道,绝大多数新安医著实用性均较强,其中又以汪昂本草方书最合初学者适用。

汪昂认为,“注本草者,当先注病证”,故《本草备要》论药以主治病证内容为重点,药证并解,“释药而兼释病”,“辨析病源,训解药性”,“药性病情,互相阐发,以便资用”,即使穷山僻壤,在缺乏高明的情况下,也能识病取药。

书成之后,汪昂又兼辑《医方集解》一并出版,“相辅而行”。《医方集解》也以辨证论方见长,方论方解以适应病证为中心,“先详受病之由,次解用药之意”,“解方释药”理法兼备,“病源脉候、脏腑经络、药性治法,罔不必备”,病因、病机、治法、处方、方解、加减紧密衔接、丝丝入扣,有利于学习者全面、准确地领会和运用。书分两帙,方药贯通,用实相资,相互呼应,突出实用,阐释方药、论说医理均能与临床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more →

      

3.汤头歌诀,琅琅上口

通诗文、长于文学的陈嘉谟、汪昂,在本草方书编写中已融入韵律对仗,以便诵读记忆。

而汪昂在编撰《本草备要》、《医方集解》后,仍觉其中内容过多,惟恐读者不易掌握,临床难以施用,行旅携带不便,又仿前人歌诀体例,将常用200余首方按诗韵编成七言《汤头歌诀》。

《汤头歌诀》“歌不限方,方不限句,药味药引,俱令周明;病症治法,略为兼括。或一方而连汇多方,方多而歌省,并示古人用药触类旁通之妙。间及加减之法,便人取裁”,虽止200余首,而加减变化收方300有余,每方歌概括了方名、组成、功用、主治病证、发病机理、用法用量等,实际上就是最通俗的方剂手册。

经其巧妙构思、反复锤炼,“理、法、方、药概括于一歌之中”,不仅“文精义博,切于实用”,而且音韵流畅,读之琅琅上口。“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在徽州家乡有“熟读王叔和,不如汤头歌”之誉,指据证选方解决实际问题,汤头歌比空洞的理论要便利得多。

现代《方剂学》教材一般都附有歌诀,成为学习、记忆、掌握方剂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医方集解》和《汤头歌诀》的编著,拉开了方剂学教学的序幕。

药歌诀形式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907-960年)高阳生托名王叔和所作的《脉诀歌括》,汤方歌诀体例亦早已有之。汪昂《汤头歌诀》一出,前之汤歌皆黯然失色而湮没也,此后也就成了专指名词了。

这种诗词歌赋体裁的构思艺术,对后世方书乃至医著的撰写影响很大,如福建陈修园编《伤寒方歌括》、《长沙方歌括》、《金匮方歌括》、《时方歌括》等,江苏张秉成编《成方便读》等,流传也甚为广泛。

又清代新安程钟龄有《医中百误歌》,吴谦《医宗金鉴》“有图、有说、有歌诀”,被定为太医院教科书等。

其他有关本草、药性、方剂、成方的歌、赋、诗、笺、谱、手册、指南之类在新安一地繁多,多为家传课徒所用。

医药歌诀虽非新安医家所独创,更非新安一家所独有,但确属新安医家所发扬光大,启悟后生、嘉惠后学良多,对中医药学的教育普及贡献很大。以徐春甫、陈嘉谟、汪昂、吴谦等为代表,普及推广医药知识,功在传承启蒙,蔚然形成医学启蒙派。

剂歌诀乃为初习者而设,浅显易诵易记,便于学习掌握,至于钞撮汤头药性即率尔悬壶、草菅人命者,非方歌之过明矣。每为医家所诟病,特立一笔,应另当别论。

4.一版再版,影响深远

安医籍流传甚广,其中以汪昂本草方书为最。《本草备要》集知识性、实用性、通俗性和文献性为一体,是清代至今流传最广的普及性本草著作,梓行300余年风行不衰,迄至新中国建立初年的270年间,就先后有木刻本、石印本、铅印本共76种[1],其版次之多居本草著作之首。

《医方集解》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方剂学著作,“清、民医家无不人手一册”[15],现存木刻、石印、铅印版本共79版[1],居现存同类方书版数之首。另有两书合刊本76版[1]。而其中所附《汤头歌诀》,一经问世即众口成诵,风行海内,流传百世。

安医药学家理论上立足临床,会通穷理,阐发药性、推导药理、发明方论、创制新方,继承发展了本草方药学术;编撰上明体辨用,注重分类,创新分类体系、创制编撰体例,在本草方药学学术体系的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做出了突出的、卓越性的、奠基性的贡献,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术体系,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为现代中药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方剂学等学科的形成发挥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完)

(参考文献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十大经典著作
汪昂
26位中医大家的学医读书经历浓缩提炼01
方剂学总论(下)
(拼音T)第六篇
汪昂作品.读书人心系天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