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耳上小学(上)

小耳的小学时期在两个学校待过,第一个学校是在离他家比较近的中通地段。小耳这个村里从河边到大山根据地势一共被分割为三个部分,依次取名为通下、中通、上通,这所学校就是中通和上通的孩子去那里读,小耳家在上通,所以就去了这所中通小学。

2002年的很多粤北山区都还没有水泥路,基本上都是一条单车道的黄泥路,好在待在村里务农的人多,经常出行,路也算被踩得平整。就是一刮风漫天灰尘,衣服头发全是泥;要么就是一下雨,鞋子踩了黄泥得要重个好几斤。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七八岁的小耳他们要走五公里多点的山路去上学,也算好很多很多了,小耳那个县城的有些村子里,条件更是恶劣不堪。

七岁,和大多数小孩子一样,小耳就在这所小学开始读学前班。有趣的是,这个学校只有一个办公室、两个老师,外加三间教室,最高只到二年级,学生人数历史最高也才二十一个。学前班和一年级是在一个教室同时上课,讲的内容都一样,只不过是对待作业的要求不一样,当然是一年级的作业多点、难点。基本上是说两年学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所以大家都学的比较好考试成绩很理。但是也有个别不行,和小耳一批的一个有五个,其中就有一个在二年级留级了一年,如同于五人取经路上少了一匹马。另外就是一间教室是二年级的还有一间是音乐教室。说起音乐课就不得不说起小耳人生中首先遇到的两位老师了。这两个老师也是本村人,都是男的,一个壮点一个瘦点,年纪都三十多了。壮的老师教数学,瘦的老师教语文和音乐,这么多年了两个老师工作配合得很好,也从没听说过有什么不和的地方。

小耳的印象中,壮老师的课上大家很紧张,生怕被点名到黑板上做题或者提问,要是回答错了老师也不会有打手板或严厉批评,但是那张一丝不苟的脸总是会带来莫名的压力。还记得上学领书本的第一天,壮老师就会让大家回家自己去砍一些细竹枝,制作用于学习点数和加减算法用的小棒,要晒干才不会长毛能用的久一点。家里条件好的,家长会直接去文具店买那种有个位十位百位标志的计数器,村里人一般有这钱都不会用在这方面的。而另外一个瘦老师就不一样了,讲话很温柔,回答不上的时候不会大声的吓你,大家都比较喜欢瘦老师多一点,这也可能是跟教学科目有关吧。音乐课的话也是瘦老师教的,所有都是先学国歌,其次就是一些简单儿歌了,都挺好玩的反正。

上课的日常就很平淡了,有趣的是家访和校园除草。家访这件事对于小耳来说是很喜欢的,毕竟小耳在学校表现不错,属于每次期中期末考试都能拿到奖状的的那种。小耳爹也很喜欢两个老师的到来,听听文化人夸自己儿子在学校表现怎么怎么好,也算是一种农忙之余的放松享受。以至于每次家访小耳爹都强烈挽留两位老师留下来吃完饭再走,扭不过两位老师的敬业态度,小耳爹偶尔会让小耳摘一些青菜或一袋子鸡蛋带学校送给老师。但是对于像我丢失的那匹马一样的学生那就是灾难咯,首先他会找各种理由说家长没空,爷爷奶奶又听不懂这些大道理;接着就是制造各种机会让他爸出去串门。小孩子的主意能高级到哪里去,总有能家访的机会,脾气好点的家长一般会在老师走了之后再动手。要是脾气差点的当场就打了,老师肯定会拦着说这样教育方式是不对的,要怎样怎样,没文化的都很尊重有文化的,那家长也就意思一下就停手了。真正惨的就是前面说的那些脾气好点的家长,老师走了没人管了,儿子又是我自己生的,一顿毒辣的“藤条焖猪肉”是少不了的了,嘿嘿,想想都好玩。

还有就是校园除草了,开学前和学期中各一次。农村蛇多虫多怕被咬到学生出事,两位老师组织学生把学校内外的的杂草小树除一下。平时在家个个心不甘情不愿但没办法要帮家里干农活的孩子个个欢呼雀跃,有的带锄头、有的带镰刀、有的带簸箕,热火朝天的就干了起来。其实分析起来也是教育方式的区别,在家干农活很多家长认为老子辛辛苦苦供你上学,你作为家庭一分子这是你该做的;而老师会懂得表扬——“小耳不错哦,一个人除了那么多草”、“小央可以啊,一簸箕草都能挑起来,有力气”、“小又也很厉害,那么粗的树枝也拉的动”。面对这种在家从未有过的表扬和鼓励,大家都很积极做事,劲儿用都用不完似的。除草过程中有的找到了丢失很久的大号玻璃球而发现自己冤枉了别人,兄弟情义又重归于好;有的打死一条小蛇,虽然被老师批评做危险的事情但无形增加了不少人气而得意洋洋,也有的为了表现自己而受伤。校园除草最深的一次印象是有一次大家都带农具,而有一个大神把他爷爷养的一头大水牛牵来,按他爷爷的话来说“除草直接让牛来吃不一举两得吗?”这件事也是那位大神一直以来的笑柄—“罗老板,你家牛卖了多可惜啊,学校里的草还要你家牛来帮忙呢”。

就这样,小耳在中通小学度过了三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看到的美国小学二年级教室,含60张图 -
一二年级孩子习惯养成攻略
校长夫妻坚守船上小学 曾培育30个大学生(图)
不用上广告第一课的小学生周记
八成左右的吴江家长选择放学后将孩子留在学校
我在村小当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