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书法构图学问答(一)
中国书法构图学问答(一)
中国书法自古就有构图学吗?    弘    涛       没有过!尽管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但在我之前中国书学从来没有过这样一套系统理论!理论的空白造成了在书法概念的界定、书法审美的方法与标准、书法的创作方法这三个方面的盲目。
前人评论书法的记载少则几句话,多则也只是几千字。如蔡邕的《笔论》、王羲之的《书论》、孙过庭的《书谱》、张怀瓘的《书议》等等,都是如此。尤其是关于书法的构图理论(古人称其为章法)虽然也或多或少地提到,但这些议论未免太过简单、含混。不是章法,就是“结构”、“布局”、“谋篇”等极为抽象的词汇来解释书法的构图,因而无法深入、具体地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应该说我国历代杰出的书法家,他们的艺术实践都极为成功,足以证明这些人深谙此中规律,只是没有提炼出系统的书学理论而已!
这部系统的书学理论为什么叫做书法构图学?因为中国书法构图学是中国书学从理论到实践最为关键的环节。如果你没有从理论上明确什么是科学的书法概念,你就不可能知道书法的审美方法及其标准;如果不了解这些方法和标准,必然不会产生书法创作的法则与法度!书法构图学的研究关系到书法的内在思想与外在表现形式问题,是研究形式对内容的作用及其规律性的诸多问题。
对于历史上的一些传统说法,宋代的米芾曾提出过否定的意见。他在《海岳名言》中说:小字展令大,大字促令小,是张颠教颜真卿谬论!盖字自有大小相称,且如写“太一之殿”,做四窠分,岂可将“一”字肥满一窠以对“殿”字乎!盖字有相称,大小不展促也!余尝书“天慶之觀”,“天”、“之”字皆四笔,“慶”、“觀”多划在下,各随其相称之,挂起气势自带过,皆如大小一般,真有飞动之势也。
米芾这里是说:小字要舒展使其大,大字要收紧令其小,这是张旭教给颜真卿的错误论调!一般说来字的形态各有特点但能相称,比如写“太一之殿”作四格来安排,怎能把“一”字顶满一格来获得对“殿”的匀称呢?所以说汉字本身具有相称的特点,大小都不用进行人为夸张。我曾写“天慶之觀”,“天”和“之”都是四笔,“慶”、“觀”很多笔划,随着他们本身的特点来写,挂起来看时就感觉气势连贯,总体匀称好像大小一致,获得了作品应有的动感。
米芾的这个评论,可谓惊世骇俗!尽管当时许多人惊诧并议论其自傲、无视前贤等等,但他毕竟以雄辩的事实驳倒了前人的说法!遗憾的是,他也没能写成一套系统的理论,这样好的想法最终成为几句简单的议论!
我从事书法几十年来,经常听到人们对书法的各种理解。无论在书学界还是书法界,由于书法最重要的几个大问题在理论上都没有解决,造成了对书法的定义十分含糊,对书法的审美既没有科学的方法也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在创作实践上更没有使书法作品产生意境的正确方法和明确的法度,导致了无数学习、研究书法的人陷入迷茫的境地。
“为解千秋问,岂争一日长!”20多年来我带着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写出了《中国书法构图学》。该书解决了中国书学三个重大问题:
一是中国书法的定义。在我之前对书法的定义是:书法是中华民族以特有的纸墨笔砚对汉字进行书写的艺术。这样解释书法,就会使人认为书法并不是伟大的艺术,而只是在写汉字而已;另外,最要紧的是这里没有把书法的哲学本质表述出来。自从发现了甲骨文,专家们普遍认为那是我国祖先非凡的艺术创造,郭沫若同志把契刻甲骨文的贞人比作唐代的欧颜柳。基于这样的发现和认识,我国书法产生的年代就确立为以甲骨文为标志的商周时期。我通过大量的研究探索,认为中国书法的定义要用这样两句话才能概括:1、中国书法是哲学的艺术,是中华人文精神的最高表现;2、书法是以民族特有的工具材料运用汉字线条实施平面造形的综合艺术。
二是中国书法的审美方法。中国书法的审美方法是建立在艺术创作的可逆原理以及书法构图学规律基础上的认识论。从书法审美的角度来说,如果这门艺术没有科学统一的审美标准,那就既无法理解、也无法判别什么样的作品是真正的好作品。通常所说的作品,实际就是指艺术创作的产品。并不是什么产品都能够称其为作品的!尤其书法,没有达到相关艺术标准的产品只能叫做写字、练字的作业。即使都是王羲之所为也不可能每件作品都是艺术精品。若不能分清此中的差别,我们就把书法这门神圣的艺术曲解了!
三是中国书法的创作法则。中国书法的创作法则是基于书法构图学原理和对历代法书规律的提炼形成的。任何一种艺术,都要有自己的一整套规律,此中必有关于指导该艺术创作的法则!更不要说这门艺术还是国粹的艺术!从书法创作的实践上说,如果没有关于书法构图的科学法则与法度,人们也就没有创作方法和标准。你这样做,他那样搞,作为国学之精髓,竟然没有一定的规范!难怪中国书法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没有地位!这不能怪人家,只能怪我们自己!
中国书法的核心问题,实质就是中国书法的构图问题。只要提起书法,我们脑海中就会很自然地浮现出东晋的王羲之、唐代的张旭、怀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一大批杰出的书法巨匠独有的形象。难道谁见过他们吗?不可能的!因为他们都是历史人物。最关键的因素是因为他们独有的书法构图特色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气质风范与形象,这样的形象有着超越时空的非凡功能,所以能够在人们心中生成深刻的印象,远远超过他们的画像(更多人根本就没见过他们的画像)所起到的作用,这就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中国书法构图学决不是孤立的!历代大师对于书法的创造,无不遵循中国书法构图学的规律!我国哲学经典著作的深刻思想及其规律也处处体现在书法构图学中,它处处符合中华祖先和中国文化整体思维规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书法构图之我见(附中国书法构图学问答1-5)[推荐精品]
** 出神入化的境界 品弘涛书法
关于曾翔的吼书,不就写个字嘛,干嘛要那么声嘶力竭的吼?
书法艺术、艺术书法及其他
顾亚龙
中国书法构图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