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奸臣传:耶律乙辛(辽)
辽道宗皇后萧观音
        耶律乙辛(?—1083),字胡覩衮,契丹五院部人。据《辽史》本传称他“幼慧黠”,“及长,美风仪,外和内狡”。兴宗朝重熙中始仕为文班吏,掌太保印,补笔砚吏。很得帝后欢心,累迁护卫太保。道宗即位后,以先朝旧臣,任为同知点检司事,升枢密副使。清宁五年(1059),为南院枢密使,改同知北院枢密使事,封赵王。
        起初,耶律乙辛的母亲刚刚怀孕时,夜中梦见手提黑色公羊,拔掉它的犄角和尾巴。醒后占卜,道术之士称:“此乃吉兆,羊去犄角、尾巴为王字,你以后有儿子会当上王。”耶律乙辛降生时,正赶上迭刺一家奔走在路上,没有水加以洗浴,在掉转车头、碾破辙迹,忽然看见上涌的泉水。迭刺原为得了儿子,正想饮酒而庆贺。闻到酒香,在草丛荆棘中得到两壶酒,于是以酒祭祀东方。
  乙辛幼年聪慧机敏。曾经牧羊至太阳偏西,迭刺巡视,看到乙辛正在熟睡。迭刺把他碰醒,乙辛怒道:“为什么这样快就惊动我?方才梦见有人手持日月而让我进食,我已经吃掉月亮,吞吃太阳刚到一半就醒了,可惜不能全部吃掉它。”迭刺从此以后不再让乙辛牧羊。
  等到长大以后,风度翩翩,仪表堂堂,外貌谦和,内心狡黠。
                                                                                  辽代瓷器
  当时,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皇太叔耶律重元觊觎皇位,其党萧胡覩等视南院枢密使耶律仁先为夺权的最大障碍,千方百计排挤仁先。清宁九年,他们奏请让仁先出任西北路招讨使,远离朝廷。时耶律乙辛初参朝政,在中枢机构立足未稳,无力与重元党羽对抗,不得不依赖仁先。于是他极力主张留仁先。不久,重元、涅鲁古发动滦河之变,耶律乙辛配合仁先平定了叛乱,以功拜北院枢密使,晋封魏王,赐匡时翊圣竭忠平乱功臣。
  至此,耶律乙辛开始凭借权势、功劳和皇帝的信任,为所欲为了。他日益专恣,恃宠不法,常为仁先所抑。于是一改以往对仁先的态度,把他看成是擅权路上的最大障碍,进行排斥、打击。咸雍元年(1065),仁先被排挤出朝廷,任南京留守。从此,朝臣中无敢与乙辛相抗者。咸雍五年(1069),乙辛受诏“四方有军旅,许便宜从事,势震中外,门下馈赂不绝。凡阿顺者蒙荐擢,忠直者被斥窜”。当时有谚语称:“宁违敕旨,无违魏王白帖子。”参知政事刘伸,是辽道宗称许的忠直大臣之一。就因说一句“臣乙辛尚不畏,何宰相之畏”,便被排挤出朝,外任保静军节度使。道宗每欲召回重用,都为乙辛所沮,终至以崇义军节度使致仕。契丹诸贵族,凡不附乙辛者,也多遭排挤,有的则不得不投靠乙辛以求自保。至此,辽道宗已经被乙辛党羽所包围,难得听到不同的声音。大康元年(1075),18 岁的皇太子浚兼领北南院枢密使事,总领朝政。他法度修明,威望日增,乙辛的权力受到了挑战。为了阻挠太子总朝政,他阴谋陷害懿德皇后以动摇太子的地位。
  道宗懿德后因劝道宗节制游猎被疏远,作《回心院》十首,希望感动道宗。现录《回心院》如下:

  扫深殿,闭久金铺暗;游丝络网空作堆,积岁青苔厚阶面。扫深殿,待君宴。

  拂象床,凭梦借高唐;敲坏半边知妾卧,恰当天处少辉光。拂象床,待君王。

  换香枕,一半无云锦;为使秋来辗转多,更有双双泪痕渗。换香枕,待君寝。

  铺翠被,羞杀鸳鸯对;犹忆当时叫合欢,而今独覆相思块。铺翠被,待君睡。

  装绣帐,金钩未敢上;解除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见愁模样。装绣帐,待君眠。

  叠锦茵,重重空自陈;只愿身当白玉体,不愿伊当薄命人。叠锦茵,待君临。

  展瑶席,花笑三韩碧;笑妾新铺玉一床,从来妇欢不终夕。展瑶席,待君息。

  剔银灯,须知一样明;偏使君王生彩晕,对妾故作青荧荧。剔银灯,待君行。

  熱薰炉,能将孤闷苏;若道妾身多秽贱,自沾御香香彻肤。熱薰炉,待君娱。

  张鸣筝,恰恰语娇鸯;一从弹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风雨声。张鸣筝,待君听。”

辽代瓷器

        凭心而论,这十首《回心院》还真写得很不错,不在薛涛的《十离诗》之下。这组诗通过扫深殿、拂象床、换香枕、装绣帐等种种动作,表现她渴望耶律洪基能够再回心转意的心情,以及寂寞寥落之意,尽在这十首诗之中,意味绵长不尽。如此好句出于辽国女子之手更为难得。

        伶官赵惟一因演奏《回心院》常出入皇后宫帐。宫婢单登原为耶律重元帐的奴婢,皇后曾劝道宗不可将她置于身边,因而为单登忌恨。她的妹妹是教坊伶人朱顶鹤之妻,且与乙辛关系暧昧。乙辛利用这些关系,编造了一个离奇的故事,诬陷皇后。他指使人作淫词《十香词》,由单登求皇后为之抄出,然后令单登、朱顶鹤到北枢密院告皇后与赵惟一私通,以《十香词》为物证,又株连教坊直长高长命。耶律乙辛和汉人北府宰相张孝杰受命审理,二人严刑逼供,赵惟一、高长命诬服。族诛赵惟一、高长命,皇后被赐自尽。道宗朝被乙辛一手制造出来的一大冤案竟被谳实。

        那么,《十香词》究竟写些什么呢?请看:

   青丝七尺长,挽出内家装;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发香)

 红绡一幅强,轻阑白玉光。试开胸探取,尤比颤酥香。(乳香)

 芙蓉失新艳,莲花落故妆;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腮香)

 蝤蛴那足并,长须学凤凰;昨宵欢臂上,应惹颈边香。(颈香)

  和羹好滋味,送语出宫商;定知郎口内,含有暖甘香。(吐气香)

  非关兼酒气,不是口脂芳;却疑花解语,风送过来香。(口脂香)

  既摘上林蕊,还亲御苑桑;归来便携手,纤纤春笋香。(玉手香)

  凤靴抛合缝,罗袜卸轻霜;谁将暖白玉,雕出软钩香。(金莲香)

  解带色已颤,触手心愈忙;那识罗裙内,消魂别有香。(裙内香)

  咳唾千花酿,肌肤百和装。元非啖沈水,生得满身香。(满身香)

        这确是一首香艳之词,对这首词是否皇后萧观音所作也有争议。但不管怎么说,毕竟有了她的手迹,她是百口难辨!

抚顺高尔山 辽塔

       皇后无罪被诬致死,太子忧形于色。乙辛深不自安。而略施小计就置皇后于死地的结果又助长了乙辛的气焰。他一方面向道宗盛称其同党萧霞抹之妹“美而贤”,使道宗纳为后以为党援;一方面又将矛头指向太子,以除后患。
  乙辛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朝中正直人士的普遍不满。诬陷皇后时,就遭到枢密使萧惟信的公开指责;护卫萧忽古则欲只身暗杀乙辛为国除害;林牙萧岩寿也向道宗揭露乙辛奸状。但是,乙辛及其党羽却扬言遭到了谗毁,争取道宗信任。而为孤立太子,他们又将太子师友客省使耶律引吉出为群牧林牙,使太子更加孤危。由于群臣不断揭露乙辛,大康二年(1076)六月,道宗出乙辛为中京留守。但乙辛的亲信不断在道宗面前为他辩解,结果,道宗反而出萧岩寿为顺义军节度使,同年十月再令乙辛还朝复为枢密使。
  二次掌权的乙辛加紧了陷害太子的行动。首先将打击的矛头指向那些揭露他阴谋的人,萧岩寿被流放乌隗路,终身拘役;萧岩寿之友、给事北院圣旨事萧铎卢斡谪戍西北;契丹行宫都部署耶律撒剌出为始平军节度使;知北院枢密使事萧速撒出为上京留守;只有耶律庶箴向乙辛认错才得以自安。相反,凡党附乙辛者,都得到了提升,张孝杰得赐国姓;耶律燕哥自北面林牙拜左夷离毕;萧十三由护卫迁殿前副点检;萧余里也自宁远军节度使为北府宰相兼知契丹行宫都部署事;耶律合鲁擢升南面林牙;萧得里特自宫分人累迁北面林牙、同知北院宣徽使事。
  当乙辛认为自己的势力足以抗衡太子时,他便开始对太子下毒手了。乙辛当然知道,最能击中皇帝心灵深处弱点并能致人于死地的罪行莫过于“谋废立”。在最高权力面前,父子、兄弟的亲情会变得异常的苍白无力。因而,他在成功地以“私通”罪谋害皇后之后,又以“谋废立”向她的儿子开刀了。大康三年(1077)五月,乙辛、萧十三、萧得里特等共同商议,令护卫太保耶律查剌首告耶律撒剌、萧速撒、萧忽古等谋废道宗,立太子浚为帝。道宗遣人按问,无实据。但仍重赏首告者,而出被告撒剌为始平军节度使,速撒上京留守,护卫撒拨、萧忽古等流放边地。这样的处理,无异于对乙辛夺权活动的鼓励,于是,他采取了更大胆的行动。六月,他们又使牌印郎君、驸马都尉萧讹都斡和祗候郎君耶律塔不也等“自首”,证实查剌所告为实,并开列了“谋逆”者的名单。乙辛同党萧十三、耶律燕哥受诏鞫治。于是撒剌等被杀,太子被囚于上京。不久,又令其党羽杀太子于上京,而以病死上闻。道宗欲召太子妃了解事实真相,他们又杀太子妃灭口。遂使一桩莫须有的谋逆案谳定为实,乙辛等也就成为破案的功臣。

                                                                           辽代铜镜
  于是,乙幸同党次第擢升,那些不肯投靠他们或对其所作所为有看法、异议的人相继被贬斥。除耶律撒刺、萧速撒、耶律挞不也及其子弟被杀外,同知汉人行宫都部署、驸马都尉萧挞不也,因与耶律挞不也关系密切而被牵连,施以酷刑,终至被杀;萧岩寿、萧忽古被流放边地,是太子一案定案之前,至此案一定,乙辛又将二人召回杀害以泄私愤;夷离毕郎君耶律石柳,对乙辛“斥忠贤,进奸党”不满,被流放镇州;谪戍西北的萧铎卢斡再被治罪,“特恩减死,仍锢终身”;右夷离毕郎君耶律陈家奴,被疑为太子同党,免官。朝中正人被斥逐殆尽。
  大康五年(1079)三月,乙辛知南院大王事,加于越。又在设计谋害皇孙耶律延禧。幸得北院宣徽使萧兀纳等的保护,皇孙才免遭毒手,道宗也才开始对乙辛产生怀疑。十月,降乙辛为混同郡王。六年正月,乙辛出外任知兴中府事。七年底,被囚于来州。九年,谋入宋,被杀。乾统二年,掘开坟墓,陈其尸骨示众。
  乙辛自咸雍元年(1065)年底排挤耶律仁先外任至大康六年(1080)正月出知兴中府,专擅朝政达14 年之久,兴起两次令朝野震惊的特大冤狱,不但残害了皇后、太子,而且杀害大批正直的契丹贵族、官僚,使辽朝统治集团元气大伤。致使天祚皇帝即位时,辽朝已面临治国乏才的局面,加之天祚缺乏振兴的抱负和才干,辽朝统治也就走向了衰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耶律乙辛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一百九十卷
辽史·列传·卷四十一◎奸臣下
第九十九卷   列传第二十九
一首香艳诗引发的血案!
古代感人爱情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