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我参照效应:如果没有记忆,那还有自我吗?

自我参照效应

指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的记忆效果优于其它编码条件的现象。如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如果它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话,学习的时候就有动力,而且不容易忘记。 [由美国心理学家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和Kuiper等人于1977年提出。

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范式主要有经典范式、自传体提取范式和R/K范式。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存在多种理论解释,最主要有:精细加工说、组织加工说及双过程说。影响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的因素主要有:参照他人的亲密程度、回忆方式、个体差异、刺激材料的性质。

洛克和休谟认为记忆为我们的个人特征提供非常重要的基础。詹姆斯(1890)进一步指出,我们的特征取决于我们的记忆得成为我们自己的能力;James Mill (1982)更是概括出:自我现象和记忆现象仅仅是同一事实的两个方面。

自我一直是较难操纵的问题,因为记忆与自我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其两者之间较难分离,这也成为自我研究精细之处和难点所在。直到Rogers(1977)发现自我参照效应,使其成为研究记忆、自我与文化的纽带,而且对自我参照效应的行为实验和脑认知成像的认知科学的研究,都为探讨自我在大脑中如何定位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美国格言说“叫得响的轮子得到润滑油”,而中国格言却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家公司,为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要求员工上班前对着镜子说100次“我真漂亮”,而在日本人开的超市,员工每天早晨都要相互握手并对对方说“你真漂亮”。这些差异反映了东西方对个人的基本看法的差异。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其自我概念具有互倚性(interdependent)的特征,强调保持自我与他人的相互依存关系,自我的图式涵盖了母亲等较为亲近的熟人;而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其自我概念具有独立性(independent)的特征,强调维持自我的完整性和排他性。

案例1:

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之一安德鲁·杰克逊,曾经于1837年出任美国总统。在他妻子死后,杰克逊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变得非常地担忧,家中已经有好几个人死于瘫痪性中风,杰克逊因此认定他必会死于同样的症状,所以他一直在这种阴影下极度恐慌地生活着。

一天,他正在朋友家与一位年轻的小姐下棋。突然杰克逊的手垂了下来,整个人看上去非常地虚弱,脸色发白,呼吸沉重,他的朋友走到他身边。

“最后还是来了,”杰克逊乏力地说,“我得了中风,我的整个右侧瘫痪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朋友问。

“因为,刚才我在右腿上捏了几次,但是一点感觉也没有。”杰克逊答道。

这时,和杰克逊下棋的那位姑娘说道:“可是,先生,你刚才捏到的是我的腿啊!”

不要以为这种错误的恐慌只会出现一位垂垂老去的人身上,实际上它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与程度不同而已。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每个人都会受到一种“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所谓“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就是指我们在接触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或者事情时,最不可能忽视或者出现遗忘,总是先想到自己。

案例2:嘟嘟最近在学习设计,在图书馆偶然看到一本不错的设计教程时,爱不释手,花两天时间就学完了,对其中的要点记忆犹新。

摘自独立学者,作家,艺术家灵遁者书籍《探索生命》。

《探索生命》为灵遁者科普四部曲之一,其他三本为《变化》,《见微知著》,《重构世界》。为灵遁者必读书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65自我参照效应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整合的三大模式和十项准则
美国【记忆效应】中文字幕
GSEA分析是个什么鬼?(上)
家庭教育中的“蝴蝶效应”:不纠小过到为所欲为
斯楚普测验(stroop tes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