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NBA球员智力测试!有人智力堪比“弱智”,最聪明的人来自中国!神秘莫测的卫武公:他"佐周平戎"有功?竟然又代周厉王为天子?秦崛起之路,秦襄公努力,最终成为西方诸侯

用“长人如林”来形容NBA在合适不过了,在中国如果如果看到一个身高很高的人,大家都会说他“傻大个”,这个词语虽然有侮辱人的意思,但是并不是完全错误,因为据国际知名智力检测中心“IQ测试网”的调查结果显示,NBA联盟的平均智商是83分,这是什么概念呢?

国际标准智力测试的斯坦福·比奈测验至今一直使用并且适用于全世界人民,在这份测试的标准中:140分以上为天才,120-139为优秀,110-119为中上,90-109为中等,80-90为中下,70-79为临界智力不足,69分或一下那就是智力缺陷了。照这个标准来看,NBA球员的平均智力水平连中等都算不上,而且这是平均值,可能有些人的智力在80以下甚至是更低,这样的球员就是“弱智”了。但是NBA的大个子里也有也有智力高的,那智力最高的人是谁呢?

当然是姚明了,姚明的智力监测达到了惊人的132分,超出了联盟平均值的一半,他的身高在NBA也能排上号,智力也排在第一,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也是姚明学东西快,退役了也能在其他领域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在联盟里,像詹姆斯、科比、哈登、韦德等球员都得到了很高的分数,与哈登同年进入NBA的格里芬也才88分,“傻芬”的帽子可能是摘不到了。

而就联盟平均值来算,中国球迷最喜欢的火箭队球员的平均智商达到了97分,还是非常不错的,而效力过火箭队的球员也跟容易打出身价。当然了,NBA的球员以黑人为主,除去那些家境好的或者是父辈就是运动员的,很多黑人球员从小接受的教育水平不算很高,有些甚至从小身边充斥着犯罪,这也会多少影响到他们的智力测验成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神秘莫测的卫武公:他"佐周平戎"有功?竟然又代周厉王为天子?
今日头条 2018年07月21日13:58
卫武公,名和,是卫国国君,在传统儒家典籍中地位极高。
《国语·楚语》记载:卫武公九十五岁时,还告诫国人,说:"从卿士到大夫、士人,只要在朝中,不要嫌弃我老迈,必须恭敬从事,早晚帮助告诫我。哪怕听到一两句谏言,一定得记住,转达给我,来训导我。"因此,卫武公在车上有勇士的规谏,在朝廷则有法典,在几案旁有诵训官进谏,在寝室有近侍的箴言,处理政务有瞽史的引导,日常有乐师的诵诗。卫武公还不停反省,写下"抑"这首诗来自我警戒。卫武公去世后,人们都称他为睿圣武公。
《左传》记载: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访问鲁国,请求观赏周乐。当乐工唱起"邶风"、"墉风"、"卫风"时,季札不由自主地赞叹道:"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
在楚人眼里,卫武公堪称"睿圣";在吴人眼里,卫武公"美哉,渊乎",可见春秋时卫武公在士人心目中有多么高大!
然而,在著名的《史记》中,卫武公的形象却显得极为平常:"四十二年,厘侯卒。太子共伯余立为君。共伯弟和有宠于厘侯,多予之赂;和以其赂赂士,以袭攻共伯于墓上,共伯入厘侯羡(音延,指墓道)自杀。卫人因葬之厘侯旁,谥曰共伯,而立和为卫侯,是为武公。"
堪称"睿圣"的卫武公,居然是弑君后篡位!太史公这一记载,对卫武公形象简直就是颠覆性的!
不光是如此,《史记》接下来的记载还更加让人生疑:"武公即位,修康叔之德,百姓合集。四十二年,犬戎杀周幽王,武公将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为公。五十五年,卒。"
按《史记》所说,公元前813年(周宣王十五年)卫武公篡位为君;执政四十二年时,犬戎灭西周,卫武公"佐周平戎","甚有功",被周平王封为公。犬戎人是平王政权的盟友,攻打犬戎就是与平王政权为敌,周平王怎么可能把卫武公"平戎"之举视为功劳,还封他为"公"?
这不仅仅是猜测。
后来东周王室在提及东迁之事时,说"我之东迁,晋、郑是依",丝毫不提及卫国,证实了卫武公所谓"佐周"之功并不确实。卫武公要真有"佐周平戎"之举,那他也是帮周幽王,而不是周平王。
但问题是,卫武公真能够"佐周平戎"吗?
以地理位置而言,卫国居于洛阳平原之东。从卫国出发,经洛阳平原再穿越著名的"函谷"进入渭河平原,大约需要耗费40~60天的时间。(李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犬戎灭西周,是一突发性事件。这么长的时间跋山涉水,等卫武公带领军队到达渭河平原上时,黄花菜都凉了,他又怎么可能"佐周平戎"有功?
《史记》的记载,无疑在"睿圣"武公身上笼罩了一层厚厚的谜团。
说卫武公"佐周平戎",已经让人疑窦重生。然而,史料中的另一条记载,却是让卫武公更加显得神秘莫测。
《史记正义》在注解西周"共和执政"时,引《鲁连子》云:"卫州共城县本周共伯之国也。共伯名和,好行仁义,诸侯贤之。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于彘,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共伯使诸侯奉王子靖为宣王,而共伯复归国于卫也。"
按《鲁连子》之说,"国人暴动"后的"共和执政",不是召、周二公联合执政,而是诸侯推举共伯和"行天子事"。而推翻周厉王而后又自立为王的"共伯和",竟然是卫国人,而且他的名字就叫"和"!共伯既然被诸侯奉立为王,当然不可能为异姓,应该就姓姬。卫国人名字叫姬和的,除了卫武公,还能有谁!
这太令人吃惊了--卫武公居然在"国人暴动"后篡夺了周厉王的王位?!
然而,且慢。
按现代学术界的考证,"共伯和"的身影,最早是出现在厉王元年的青铜器上(如《元年师兑簋铭文》)。这说明在周厉王刚登基时,"共伯和"就已经进入周王室为官了。即然入朝为官,那么此时"共伯和"业已成年,至少也有二十岁余岁。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爆发,"共伯和"篡位为王,这时他大约六十岁左右。"共伯和"六十余岁时篡位为王,执政十四年,年纪大约七十四岁。《史记·卫世家》记载,卫武公是在公元前813年篡位为君,公元前758年去世。也就是说,卫武公在公元前826年让出王位后,到公元前813年又等到更加高寿的父亲卫厘侯去世,杀死兄长共伯余,而最终继承了卫国的君位;直到公元前758年,卫武公才去世,算来这时他至少已一百四十岁!如果西周灭亡时,他还"佐周平戎",那么卫武公不但长寿,而且在他百岁之后还带兵征战沙场--卫武公真神人也!
一百四十多岁的老寿星,有如此绚丽多彩的人生,史书中却几乎不见记载,这就让人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不管如何,如果"共伯和"就是卫武公,那么众多现代史学家们就得与两千多年前的太史公打打擂台了:是卫武公并非"共伯和",还是《史记·卫世家》的记载是胡编乱造?
对此,古人大多数人的选择,是更相信太史公:"武公之立在共伯卒后,年岁又不相当,年表亦同,明《纪年》及《鲁连子》非也。"(参见《史记正义》)
然而,到了现代,史学家们却多认为是太史公错了。
首先,公元前660年,卫国曾经被狄人灭国,连国君卫懿公都被狄人杀死,卫国史书还有多少能够保存下来可想而知。因此,对于卫国史料,太史公能看到的是少之又少。
其次,史书中有关卫武公的记载虽少,但卫武公名号如此之响,他可不光是出现在史书中。《毛诗》对《诗经·大雅·抑》作序说:"《抑》,卫武公刺厉王,亦以自警也。"《毛诗》传说为战国时代鲁国人毛亨、毛苌所传,他们所作序说"卫武公刺厉王",证明卫武公在周厉王时已当上国君,他与周厉王是同一时代之人。
第三,《毛诗》为《诗经·墉风·柏舟》作序记载:"《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毛诗》序说"卫世子共伯早死",又与《史记》"卫武公迫使其兄自尽"之说相异。《柏舟》中有句"髧(音但)彼两髦",《毛诗传》释义云:"髧两髦之貌。髦者,发至眉,子事父母之饰。"在古代,父亡则脱左髦,母亡则脱右髦。共伯余死时,两髦皆存,可见其父母都还在。这意味着共伯余是英年早逝,而不是《史记》所记载的被卫武公逼死。(《"共和行政"考索》童教英)
考之于《毛诗》,现代史学家们都认为《史记·卫世家》的记载错谬之处太多,不可信。
正因为卫武公"好行仁义,诸侯贤之",卫武公才会在"国人暴动"之后被公推为王,"行天子事"。周厉王死后,卫武公又不贪恋王位,主动让位于姬靖,退回卫国自居臣位,"逍遥得意于共山之首"。进而统治天下,退亦逍遥自得,所以卫武公才会被天下人推崇,尊为"睿圣"!
由此看来,卫武公当然不可能在西周末年"佐周平戎"有功,但成为"共伯和"代厉王为天子倒极可能为真!
如此神秘莫测的卫武公形象,你可接受?
有人说他虽然是中兴名君,却是西周灭亡的罪魁祸首
今日头条 2018年07月21日13:50
从周武王攻灭商纣王再到周公平定殷商遗族叛乱,西周的势力开始逐步进入中原地带。虽然稳定了以洛邑为核心的东方领地,但是西周的龙兴之地镐京的防御力量却变得空虚。尤其是周公平乱与成王东征,从关中地区征发了大量的人物和物力,宗周的防备力量难免被削弱。此时西周经过两次分封,对于关键地带的陕西、河南、山东、河南以及江汉地带都进行了控制。对当时的周朝大环境来说,国家正处于新旧秩序的交替中。正因为周朝新力量还没有完全长成,所以就引起了少数民族戎狄的觊觎和入侵。
西周时代,中国的西北分布着众多的戎狄部落,名号也是五花八门,鬼方、猃狁、獯鬻(xun yu)、姜氏之戎、犬戎等。
周成王时代,鬼方入侵,周公和成王相继征讨,"俘一万三千八十一人",将其大败。
周康王二十五年(公元前983年),伐鬼方。
周穆王时代,周天子北伐犬戎。
周懿王二十一年(公元前879年),令虢公伐犬戎,大败。
周懿王时代,西戎入侵镐京,周天子被迫迁都槐里(今陕西兴平)(周孝王继位迁回镐京)。
周厉王时代(公元前878年),周天子无道,又值连年大旱,终于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天子逃到山西霍县。西周进入了共和时代。此时,趁着西周内乱,猃狁(匈奴)进犯宗周西鄙,西戎侵入犬丘,宗周一时间陷入风雨飘摇的境地。
虽然周朝大环境不好,但是周公创建的封建、宗法、井田制度至此已有三百年,周朝以及各个诸侯国已经适应了这三种制度带来的政治、文化、经济以及军事的磨合期。此时的西周也只是形散而神不散,那么就看下一任天子是秦二世还是汉武帝了!
周厉王死后,其子静继位,是为宣王(公元前827年)。虽然国人暴动过去了14年,继位后的宣王对其父周厉王暴虐失国以及由此引发的周室宗族、百姓的强力反抗可谓是记忆犹新!于是,周宣王继位之初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怠慢!在年轻周天子的励精图治之下,周朝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很快就恢复王朝的凝聚力。史载宣王在位期间,"进用贤良,樊仲山父、尹吉父、程伯休父、就文公、申伯、韩侯、显父、南仲、方叔、仍叔、邵穆公、张仲之属,并为卿佐"。宣王时的"卿佐"不 仅数量众多,且各有杰出的本领。如樊仲山父,既能出使诸侯,传达王令 ,"明命使赋(布 )";又能崇尚德政 ,"不畏强御 ,谏哉王的过失。再如尹吉父,更是一位能文能武的非凡人才。他既善于用兵,又善于出使蛮夷部落。如此众多的能人辅佐,西周终于稳住了国家形势,随后宣王开始对外展开军事打击。
西周首先打击的对象就是对周朝西北危害最大的猃狁和西戎。
宣王三年,周天子派遣已经被西戎灭掉的大骆同族的秦仲派兵讨伐西戎,秦仲战死!后来宣王又命秦仲之子庄公兄弟五人率周朝大军七千人伐西戎,西戎迫于周朝强大军事压力,退避三舍。周王遂即分封秦仲为西垂大夫,把守周朝西部边陲。
宣王五年,周天子派尹吉父讨伐猃狁,获得小胜。随后猃狁反扑,进犯镐京地区。周天子亲自将兵,一直把猃狁追到固原、平凉一带。经过屡次拉锯,猃狁慑服,不敢南下骚扰。
通过以上征讨,西周渐渐地改善了周成王、周康王以来西部地区频造入侵的情况。
但是,对外战争收获最大的是周宣王征讨荆楚。通过此次征伐,西周版图达到了汉水流域以东。完成了西周第四代天子周昭王没有完成的梦想!(公元前964年,周昭王讨伐荆楚,战死在汉水流域。)
从此,西周一扫周厉王时代国人暴动、诸侯离心、戎狄入侵引发的不良窘境,国势开始蒸蒸日上!
所以纵观周宣王在位的四十六年(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3),如果截止到周宣王在位的前32年(公元前796年)说他是中兴之主,实在是实至名归!但是在他的随后帝王生涯的所作所为,那么对于西周灭亡的责任,周宣王也得分担一部分角色。
周宣王在全方面取得胜利的之后,开始变得骄傲,同时宣王遗传自厉王的不良基因开始压住了他本身的优点。其中之一的典型就是以自己的喜好,扶立鲁武公少子戏为国君,这直接导致了鲁国的内乱!最后少子戏继位鲁武公国君之位后,长子括的儿子伯御纠合部众发动叛乱攻杀鲁懿公自立。于是周宣王三十二年,周天子亲自带兵讨伐鲁国,攻灭了伯御,扶立戏的儿子继位。按照周朝的宗法制,少子继位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但是周天子却带头搞破坏!从此,周天子威望大减,诸侯王对天子带头破坏宗法制极其失望,从此"诸侯从是而不睦"。周宣王不知道,他的儿子周幽王有样学样,将废长立幼直接提高到天子级别,不仅直接导致了幽王被杀,还直接导致了西周覆灭!而且随后春秋早期发生的晋国'曲沃代翼',郑国的'庄公克段于鄢'都能看到周宣王破坏宗法制带来的恶劣影响!
如果说周宣王带头破坏了宗法制只是自己离间了天子和诸侯的关系,那么宣王无端迫害功臣无疑是自毁长城!对外南征北战立过大功的程伯林父,到了宣王后期不知何故竟然被没收田宅,"失其官守"!宣王四十三年,周宣王又无故杀死大臣杜伯。此外,宣王又听信谶语"檿弧箕服,实亡周国"(卖桑弓、箕箭袋的人,就是使周国灭亡的人),听说有夫妇二人不听禁令私卖弓箭,立即使人"执而戮之"。
周宣王内外失和,其他一些能征惯战的宿将又相继去世或解甲归田,直接导致了周宣王末期多次对外作战失败!
周宣王38年,周军讨伐东方条戎、奔戎,王师败遁。
周宣王39年,宣王调发汉水附属国军队,讨伐姜戎,惨败于千亩。
周宣王41年,南方汉水流域的诸侯国申国叛乱,天子发兵攻申。
从此周宣王把他前32年奋斗的成果慢慢耗尽,破坏了西周中兴的大好形势!花钱容易赚钱难,从此周朝又陷入了困境。不巧的是,在宣王影响下茁壮成长的下一任天子幽王耳濡目染地也学习了很多宣王技能,此后他的所作所为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秦崛起之路,秦襄公努力,最终成为西方诸侯!
今日头条 2018年07月21日11:14
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了博美人一笑,竟然和天下诸侯开玩笑,导致了当申侯来突然袭击的时候,自己终于无人来救,导致自己的死亡,可怜西周就这样没了,但是在当时的有一支人马是来救了的,那就是秦襄公,虽然浴血奋战,最终还是失败。
在西周灭亡之际,东周的周平王要迁都洛阳,没人能够护送,但是这一回秦襄公率领自己的人马,把周平王送到了洛阳,周平王为了赏赐秦襄王,就把以前西周国都以及西方大片领土都赏赐给了秦襄公,并分为西方诸侯。
当然这些领土还需要自己一点一点打下来才是自己的,秦襄公回去之后,努力拓展领土,但是在战争中牺牲了,自己的儿子秦文公继承了秦公之位。
这位秦文公也是一位厉害的君主,在他的努力下,秦拓展国土,称霸西戎各部族,建立强大的秦诸侯国,利用自己的策略,各个击破西戎部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诸侯国,从此以后,就成为了西部的一个诸侯,同天下诸侯国平起平坐,当然,这一切都是亲人自己打下来的。
这位太子出现后,诸侯迅速把掠夺的土地退还周王室,为什么
北京时间 2018年07月21日11:34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人见人欺。诸侯们不但不去朝见,还不断掠夺周王室的土地。不过,某一天,周王室出现了一个太子,诸侯们听到他的名字后,竟然吓得赶紧把抢来的土地归还周王室。这是怎么回事呢?
(姬晋)
这位太子是周灵王的长子姬晋。史料记载,姬晋年纪轻轻,就在军事和政治上有独特的见解。而且此人才华横溢,精通音律。他创造了一套吹笙独奏的乐谱,据说他吹玉笙的时候,连凤凰都被引得翩翩起舞,因此又堪称音乐第一人。
姬晋特别憎恨那些公然掠夺周王室土地的诸侯国,他曾对人说,待他继位后,一定要收复失地,重振王室声威。
这话很快传到了那些掠夺过周王室土地的诸侯耳朵中去了,有的诸侯慑于姬晋的贤名,担心将来他振兴周王室,与其到时自己被清算,不如先将被抢掠的土地,主动退给周灵王。
诸侯中与周王室隔得最近的晋平公就听说了这件事,他内心颇为忐忑,毕竟晋国也掠夺了周王室两块土地。于是他把大臣们召集起来,讨论"掠夺来的周王室的土地要不要归还的问题"。
上大夫叔向说,先不着急,咱们以觐见周天子为名,找机会见一见姬晋,看他是否像传说中的那么厉害。
(叔向出行)
晋平公认为有道理,于是叔向便去觐见周天子,并找了个借口与姬晋相会。
叔向见到姬晋后,一共和姬晋讨论了五个关于治国的问题。结果,其中的三个问题被姬晋辩论得有理有据,让叔向无以言对。另外两个问题,姬晋也回答得非常有见地。
回到晋国后,叔向便向晋平公汇报了自己见姬晋的情形,他说:"姬晋的确如传闻中所言,的确是个难得的天子,以后周王室到了他的手中,势必会大逆转。与其等到那时候被动挨打,还不如现在就把那两块土地还给他们。"
晋平公好不容易才抢来的土地,说还就还,当然心里也跟割肉似地疼,可是不还,又怕日后周王室权威重振,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就在晋平公百般犹豫的时候,晋国赫赫有名的乐师师旷表示,自己愿再走一遭,再去会会姬晋。若是自己也被他打败,到时候再将土地归还也不迟。
(乐师师旷)
晋平公便以切磋音乐为名,派师旷去周王室。
师旷来到姬晋的府上,姬晋坐在殿上接见他。师旷站在殿下与姬晋一问一答,谈古论今,礼御骑射,无不涉及。当时正值寒冬,师旷站得太久,因腿疼脚寒,便忍不住跺起脚来。姬晋见了马上羞愧地站起道:"是我太过疏忽,请老师殿上同坐。"说完,命人小心搀扶师旷上殿入坐。待师旷坐下后,又命人取来一张瑟。在姬晋的请求下,师旷鼓了一曲《无射》,并和着音乐自弹自唱。稍后姬晋也鼓瑟,和了一曲《峤轿》。两人一唱一和,颇为快活,最后尽兴而散,姬晋又赐给师旷一辆四匹马拉的车,以示自己对他的尊敬。
师旷回国后,向晋平公报告了自己见姬晋的情形,然后说:"姬晋果然如国际上传言的那般博学多识,且对军事和政治都有很独特的见解,的确是个能振兴周国的天子之才。"
晋平公听了,当然很沮丧,这就意味着自己得把抢来的土地还给周国了。
师旷又说:"不过,姬晋虽才华横溢,但我见他说话时,声音并不洪亮,甚至有一点咳喘,而且他说了一会话,脸色就通红似被火烤一般,这人一定是个病得不清的痨病鬼,应该不出三年,他就会死掉了。"
晋平公听了师旷的话,这才放下心来。
果然,第二年冬天,周王室就传出了太子去世的消息。
(悲痛的周灵王)
姬晋去世后,周灵王哀痛欲绝,接连几天水米不进,大臣们担心周灵王会伤心过度,于是便说:"有人在嵩山见到了姬晋,他正骑着白鹤,吹着笙。姬晋还让那人转告周灵王,自己和神仙居住在嵩山,过得很安逸,切勿挂念。"
周灵王听了这话后,不仅没能放下心来,反而对姬晋更为思念,成日恍惚不已。公元前545年11月的一个晚上,周灵王睡得迷迷糊糊,突然大喊一声醒来,连声喊:"我儿骑白鹤来接我了。"于是赶紧传位给了次子姬贵,第二天晚上,周灵王便死在了床上。
姬晋死后,周王室再没能出一位像他一样有抱负的天子之才,周王室日渐衰落,最后真的亡了国。
(参考资料:《史记》)
宋末大变局 四川风云(上中下) 历史故事王朝兴衰
钱币史(四)春秋时期周王畿地区铸币--桥行币
今日头条 2018年07月21日14:42
使用货币第一国,开创世界新纪元。上古时期物换物,等价交换方周全。
夏商西周并东周,春秋战国紧相连。此时使用何货币?布币刀币和环钱。
春秋时期周王畿地区所铸的一种青铜币,桥形,单面见有外郭,上端中有穿孔,又称"磬币"或"璜币"大多是无文字的,也有有文字符号的。
钱币的材料为青铜,其特征主要是桥形,单面见有外廓,上端中有穿孔。
一般在今河南洛阳及陕西一带出土。不过此币之属性目前在钱币收藏界还存在有争议。
东周时期指洛邑(洛阳)及其周围由周王直接统治的直辖区域。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是中国周王朝东迁之后的时期,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后世为区别于西周,称这一时期为"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东周的后半期,周天子名存实亡,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关注古泉学府,和我一起探讨、交流钱币收藏小知识和小乐趣!如果错误请大师指导!
[以上珍品图片,均来自正规拍卖和交易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如今世界还处于春秋时期,中国如同秦国,唯有忍耐,等待战国来临
今日头条 2018年07月21日11:21
美国--->晋国
春秋时期的主要国家中除了楚国和秦国其他国家都是中原诸侯国,以华夏正统自居。当今主要国家中除了中国和俄罗斯其他国家也都是主流自由民主国家,中原诸侯国中以晋国实力最强,当今也以美国实力最强.所以晋国非美国莫属。
晋国,春秋最强的国家,称霸的时间最长,自始至终都掌握着春秋时期最先进的战术和装备。召开会盟大会参加的国家最多,整天领着诸侯联军全世界瞎转,见谁打谁,逮谁灭谁,政治上号称第一忽悠大国。
俄罗斯--->楚国
漫长的春秋历史中只有楚国和晋国实力接近,相互争霸百年之久。苏联也是唯一有实力和美国争霸的国家。同时楚国也是在春秋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曾经的霸主,拥有过比晋国规模还大的军队,唯一可以抗衡晋国的国家。齐国称霸时曾经想教训楚国,结果楞没打过。晋国召开会盟,不参加就算了,还另搞一个大会对着干。后来衰败了也依旧强硬,动不动就跟晋国来横的,被中原诸国戏称为"老蛮子"。
英国(欧洲)---->齐国
春秋时齐国最先争霸,且齐鲁照搬了周朝典仪,属于华夏正统。英国也是最先强大起来,而且欧洲也是现代文明的发源地。
中国----->秦国
主要国家中秦国建立最晚,而且受到晋国压制。且秦国虽不如晋国,但也是个地区大国,这都和中国差不多,秦国历代国君肚子里把晋国国君麻辣隔壁,但是在面子上还要大讲"秦晋之好"的千古佳话。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一心要打倒晋帝。可惜这口恶气憋了一春秋也没出,唯有忍耐,忍耐,直到战国来了。
华夏史全篇整理-卷八:西周的灭亡并非周幽王,从灭亡角度看制度
今日头条 2018年07月21日08:14
历史爱好者们,大家好。今天左将军整理性的给大家展现的西周灭亡的大树从生根到发芽
周朝
谥号
本名
统治时间
西周[前1046~前771]
*追谥
周太王
生前为西伯(周武王追谥)
周王季
周文王
前1110年-前1061年为西伯(周武王追谥)
1
周武王
前1060年-前1046年为西伯
前1046年-前1042年为周王
2
周成王
前1042年-前1021年
3
周康王
前1020年-前996年
4
周昭王
前995年-前977年
5
周穆王
前976年-前922年
6
周共王
繄扈
前922年-前900年
7
周懿王
前899年-前892年
8
周孝王
辟方
前891年-前886年
9
周夷王
前885年-前878年
10
周厉王
前877年-前841年
共和[共伯和干王位]
前841年-前828年
11
周宣王
前828年-前783年
12
周幽王
宫湦
前782年-前771年
烽火戏诸侯
首先这是典型的历史黑,并且是一个低端黑,
西周末年还没有发明"烽火台",
从各地是看不见烟火的,此间无异于"八百里开外,一枪干掉鬼子的机枪手"
等一个人跑八百里过来"笑一下",这不是笑点高低, 是SB吧
成王败寇,失败者没有资格去解释
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东汉后期皇帝的尴尬---把土地分封完毕,后期无地可分封,以至于连皇帝子都没有地待!反道求于各路诸侯赞助,其实这份尴尬,首次尝到当属周幽王,在周之前,社会体制并无分封制,从周武王分封之周幽王,天子着实已无地可分,
究其根源,周武王分封是保"周大家"
百年后,天下四分五裂,而诸侯半数以上为"姬姓宗室后代"
燕---是召公后裔,姬姓。韩---先祖是曲沃桓叔庶子,也是姬姓。魏---是文王之子毕公高,也是姬姓。鲁---姬姓,侯爵。系周文王第四子周(姬)公旦卫--姬姓,侯爵。系武王同母少弟,封为大司寇,食采于康,谓之康叔,封于卫。即今北京冀州是也。晋--姬姓,侯爵。系武王少子,曰唐叔虞。封于唐,后改为晋。即今山西平阳府降县东翼城是也。吴--姬姓,子爵。系周太王长子泰伯之后。武王克商,遂封之为吴。即今之吴郡是也。
事实证明,周武王的做法确实也做到了---"天下皆为周",但这也削弱西周直系宗室的土地、财富及力量!尤其是早期分封的诸侯,三百年的时间,早已冲淡与西周宗室的亲缘关系以至于周幽王大战申候天下诸侯皆坐山观虎斗,只有亲兄弟的郑国开国君主郑桓公与其兄一起战死沙场,
郑桓公--荥阳雕像
西周灭亡!悲壮!
娶媳妇很重要,老丈人会功夫要提防
西周末年,中央政权直辖地区也只剩下周王畿五百里,出于政治联姻或者其他原因,周幽王娶了当地实力派的曾部落诸侯的女儿为妻,后来,曾候的参政力度加强,周幽王不得不废皇后,受了气的女儿带着外孙跑回娘家,老丈人如何受得了,联合西部犬戎部落合力偷袭,周幽王最后也只有亲兄弟"郑桓公"一人来帮忙,其余堂兄弟,或其他诸侯,皆坐山观虎斗,兄弟二人一同战死.....
末记
西周三百年,从周武王开始每一代君主皆有其任务,很多方法对当代或许有效果,但随着时间推移,好东西或许也会成为灭亡的导火索吧!这或许也就是儒家所说的
古法有善恶
这里是《华夏史全篇整理》,以当今视角还原尽量的历史真实,我是作者汉左将军。各方想法欢迎在留言区评论,下期我们将带来《西周、东周交替之际,两位周王并立》,欢迎观看,谢谢
11张催人泪下的照片,每一张都是人生的平凡与感动,网友都看哭了
今日头条 2018年07月21日17:16
美国纽约皇后区的马路上,一位父亲为孩子打着伞,自己的后背却被雨水淋透了。这一幕被网友拍到,随后照片在网络相册“Imgur”被疯狂转发,短短13小时内感动全球超过250万人。
冬天傍晚的街头,一个接女儿放学的父亲,把身上最厚的棉衣脱下给女儿穿上。一边瑟瑟发抖,一边满脸疼爱地看着女儿,生怕她一不小心被快要拖地的衣服绊倒。父爱无声,但它一直都在。
一个面容憔悴的父亲,正默默看着两个女儿吃炸鸡,但自己什么都没点。他跟女儿说自己不饿,其实是口袋里没有更多的钱。长大后我们才知道,世界上最温情的谎言是爸爸妈妈说的:我不爱吃,我不饿。
乖,扫完这条街我们就回家。妈妈的爱,永远是一根线,牵着最珍贵的你。
沉重的行囊的压弯了她的腰,她却强有力地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她抱起的是孩子,背起的是爱。
广州天河路,一位母亲怀里紧紧抱着孩子,往体育中心方向边走边跪,丝毫不顾及旁人鄙夷的目光。她的孩子得了眼疾,没钱治疗,这位母亲在网上发帖求助。有网友让她抱着孩子从广州大道中边走边跪到体育中心,能跪到就给她2万块钱,救儿心切的她信以为真……
北京西站,一对夫妇久久矗立在寒风中。他们从河南赶到北京,本想悄悄看一眼站岗的儿子就走,没想到被儿子发现,看到儿子红红的眼圈,爸妈的脚步再也无法离开......你有你的事业和坚持,父母只有你,他们不远千里只想看你一眼。
我以为我爸爸是从来不会哭的。但妈妈说:你爸爸这大半辈子,只哭过两次,一次是你出生,一次是你嫁人。你出生的时候,他的全世界都被照亮了。你离开的时候,他的全世界都被夺走了。
儿子用板车推着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一路说说笑笑、走走停停。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带你出去转转,就走不动了。母亲腿脚不好了,却经常念叨着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一有空闲时间,儿子就推着母亲去各地逛一逛,去更多的地方看一看。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带你出去转转,就走不动了。
小伙背井离乡在北京打拼,回家看到父亲花白的头发,在车站抑制不住心中的愧疚,转身对年迈的父母跪地磕头,挥泪告别。告别总有最后一次,希望不是每次都满含愧疚。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一位父亲肩上扛着200多斤的货物,一只手紧紧抓着货物的一个角,另一只手牵着小小的儿子从阶梯走下。肩上的未来,嘴里的过去,手里的希望,这才是男人。父亲不仅有肩扛重担的如铁硬气,也有手牵孩子的绕指柔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王朝800年的“温水煮青蛙”衰败史
春秋古国——刘国,刘康公提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王权衰落——周天子为何渐渐失去对诸侯的控制权
姬姓诸侯郑庄公,为何敢杀周天子?战国竹简揭开颠覆性的一页
周朝的传承与春秋战国
二王并立,一段鲜为人知的东周秘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