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鞅
秦孝公继位之前,秦国是一个贫弱交加的国家,虽然在石门之战、少梁之战都曾击败过魏国,但是面对魏国装备精良的铁甲精兵,花费无数人命换回来的城池,很快又丢失了,所以秦孝公立志变法图强,在当时那个环境下,变法是各国争相的潮流,你不变法都不好意思叫个强国,魏国有李悝变法,楚国有吴起变法,韩国有申不害变法,齐国有慎道变法,列国都在变法强国。
大图模式
随着商鞅来到秦国,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组织变法,经过近二十年,两次变法运动,彻底拉开了秦国的强国之路,这在六国中都是没有出现过的,从未实施过如此长时间大规模的变法,这也让这个变法最晚的国家,一跃成为了战国时期最强的国家了。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战国时代的名师与高徒不计其数,大凡名动天下的士子,都有其师承,那么商鞅的老师又是谁呢?
大图模式
有人说是鬼谷子,因为战国时期,鬼谷子的高徒都是名动一方的大才,但是大家却忘了,鬼谷子的弟子庞涓,基本跟商鞅是一个时代的,年龄相差不大,如果商鞅是师弟,他怎么会不知道呢?还会有公叔痤推荐这出情节吗,肯定不会有了。从史书的记载我们能够看出,商鞅的老师有两位,一位是魏国相邦公叔痤,另一位是在秦国变法期间亦师亦友的尸佼。号刑名之术,师从魏相公叔痤
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
商鞅是卫国公室的后代,但应该是从小就家道中落,卫国的国力不断衰退,也是无力供养公室子孙,都被遣散自谋出路去了。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从来就有惜字如金之称,“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这里应该说了两件事,商鞅从小就喜欢刑名之学,等到长大能做事的时候,就在相国公叔痤府做中庶子。
大图模式
商鞅进入秦国后,从客卿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秦国的变法工作,能够熟练的处理各项政务,这些技能应该就是从魏相公叔痤身上学来的,公叔痤为魏相二十余年,处理政务的能力是很强的,有很多东西值得商鞅去学习。另外,商鞅喜好的法家治国之法,也是最早从魏国发起的,战国第一起变法就是魏国的“李悝变法”,而师从公叔痤,也能更好的学习法家治国的方法,魏文侯以后,魏国的施政法令基本都是根据李悝的《法经》来制定的,这也公叔痤能交给商鞅最多的东西。最后公叔痤作为魏相,更有机会接触到六国最新的政策信息,这些都是商鞅治国急需的,从这里他可以学到“吴起变法”的得失之处,为未来走向更高的政治舞台储备知识。当然史书并未说他们有师徒之名,但是个人认为他们是有师徒的真实关系的,如果没有公叔痤,商鞅也很难有后来老到的政治手腕。亦师亦友,杂家尸子
尸子,晋人也,名佼,秦相卫鞅客也。卫鞅商君谋事画计,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之也。商君被刑,佼恐并诛,乃亡逃入蜀。自为造此二十篇书,又六万余言。卒,因葬蜀。
从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记载,商鞅在秦国的主持变法期间,尸佼是为其出谋划策的,担任的商鞅的幕僚角色。因为在入秦之前,尸佼也是在魏国学习了长时间的法家和各家学派的知识,有猜测认为可能在安邑时期,商鞅和尸佼就是认识,更是认为商鞅是先是从尸佼,后投入公叔痤门下,个人认为这是不切实际的,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会拜另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为师吗?更何况这时的尸佼的学说还远没有成形了,何来师从之说。
大图模式
从尸佼和商鞅的年龄来看,他俩谁是谁的老师都有偏薄之谈,出生时间都在公元前390年左右,商鞅公元前338年被杀,尸佼是公元前330年在四川去世,所以他们是同龄人,而且要说谁的学问足够教谁都未必,从商鞅奏对秦孝公来看,他也是通晓儒家、道家之学的,而尸佼所著作的《尸子》二十篇,融汇了道家、墨家、儒家、法家等多种学说,更有天文宇宙的学说,个人更认为他们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另外传世的《商君书》,基本上也认为是尸佼负责整理流传下来的。两位学习的榜样,隐形的老师
个人认为商鞅还有两位隐形的老师,一位是法家的奠基人李悝,其实李悝在魏国的变法虽然只是拉开法家的大门,很多举措远没有之后的楚国、韩国、秦国的深入,但是他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为各国的变法提供了经验。更深远的意义是他著作的《法经》为后世的法家士子提供理论和学习的依据,商鞅在入秦的时候,就随手带着一部《法经》,可见李悝的思想对商鞅的深刻影响。
大图模式
另一位就是兵、法双修的吴起了,研究“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两者之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徙木立信”“耕战军功”等措施都是从吴起这里学过来的,但是可能因为角色的不同,吴起更注重在军事战力方面的提升,而李悝、商鞅都更加重视整体国力的提升、然后才是军事力量。这应该也是商鞅在公叔痤府上,经过多年的学习而得来的经验,毕竟作为一国的相邦,公叔痤的眼光是比较毒辣的,他能教给商鞅很多别人教不了的东西。
大图模式
在战国时期,魏国作为继承了晋国核心区域的国家,在新思想的产生和人才的培养方面,冠绝天下,但是可惜的是魏国却不能好好的运用,同样要成为名动天下的将相之才,没有在魏国这个学术之邦渡过金,这个能力是很大折扣的。
大图模式
最后,为什么三晋会成为战国时代集中人才输出地,这是因为从春秋时代开始,晋国就是天下的霸主,而要维护霸主的地位,晋国上下就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吸收和培养,晋国六卿能够拥有鞭笞天下的能力,都得益于广纳门客贤才,这也就促进了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不断衍生出新的思想和学说,而作为晋国的核心地区,魏国占据着地利和人和,呈现出了人才井喷的现象,但是魏国自己却并不能好好的利用这一优势,最后便宜了别国,而对三晋人才的使用,首推秦国,如果没有这些三晋人才,秦国的统一就如同黄粱一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的战争:战国时代——秦孝公的图强(一)
三晋之地作为春秋战国大变革的策源地,也成为了法家思想的发源地
商鞅-----被车裂的改革者
《史记·商君列传》白话译文
商鞅的老师为什么要杀掉商鞅
商鞅变法始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