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纸上谈兵”的赵括真的不堪一击吗? 听听白起怎么说

众所周知,纸上谈兵是教条、死板,夸夸其谈,没有实践经验的代名词,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主人公赵括一战葬送了赵国的全部主力,秦国清除了统一全国的最大变数,二十年后灭赵,公元前221年灭六国,一统天下。那么我们假设一下,如果赵国没有临阵换将,赵国果真能赢得长平之战吗?赵括果真不堪一击吗?我们分析一下。


长平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呢?溯其缘由还要说起上党战役。要知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失败的政治必然会导致战争,长平之战就是失败政治下的产物。韩国在抵御秦国进攻期间,上党守将冯亭祸水东引,将上党郡献于赵国。赵孝成文接过了这块烫手山芋,就注定了秦赵之间必有一场大战,而这场战争并不是秦国愿意接受的,因为这与秦国远交近攻的策略不符。作为六国中实力最强大的赵,因战略失误,国君作死,这场本可避免的战争,至少提前二十年爆发了。

广告短小1分钟?满足不了她?快试试它,轻松达到40分钟!

秦赵两国实力如何呢?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国力迅速增强,仓廪富足,人皆好战,从 一个边陲野国一跃成为七雄之首。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建立了华夏民族第一支正真意义上的骑兵,成为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国叫板的一方诸侯。从国力上讲,要弱于占据了关中平原这个大粮仓的秦国,长平之战中,四十五万大军的吃喝问题,是赵国的最大硬伤。


那么双方将领领兵能力如何呢?长平之战中,赵军主帅廉颇采用深沟高垒,以逸待劳的战法,成功抵挡住了秦军的进攻,但是长达两年的对垒也将赵国拖入了战争的泥潭,粮草不继,士气低落,国力无以为继,在秦国的离间计下,启用了年轻的赵括。而事实上,赵括并不是只会夸夸其谈的纨绔之辈,在攻齐之战中,曾用抛军粮的办法破降了以善守闻名的墨家弟子防守的麦丘城,深谙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策略,且长于进攻,这与赵军骑兵战法相得益彰。在赵括的率领下,赵军骑兵成为秦军步兵的噩梦,数次大破秦军,迫不得以转攻为守,与赵军对垒。

广告“它”是百补之王,空腹吃它,补肝强肾,现在知道还不晚

秦国方面,尤为重视这位年轻的统帅,在赵国换将的同时,秦昭王换上了战无不胜的杀神武安君白起。白起到任之后,深沟高垒,示敌于弱,将赵军一步步引向杀机四伏的陷阱,迫切结束战争的赵军被处处密布的堡垒切为数块,骑兵无力冲锋,对步兵的优势荡然无存。此时秦昭王发动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投入长平战场,断赵军粮道,可谓倾全国之力。在整个战国史上,享有此殊荣的恐怕只有这位赵括了。


身陷重围,被围四十六天,士兵自相残杀为食,后继无援,英雄末路。身先士卒,轮番冲击敌阵,身中数箭仍死战不退,犹自高呼杀敌,国士之称,当之无愧。

四十万士卒被坑杀,秦军亦元气大伤,二十年犹不得恢复。白起说,我以五十万之众围赵括二十万之军,伤亡过半,才全歼此军,我用兵以来从未有之。腹中无食而斗志不懈,秦军将士死伤无数,实际是秦军未胜赵军未败,唯一不同是赵括死了,我还活着。三年后,秦昭王杀白起,上党复归赵。

不以成败论英雄,一国之运,岂能系于一人之手,白起之下,舍赵括其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平之战后,白起宁死不肯再次出兵,是何原因?
赵括真的只是纸上谈兵?长平之战惨败于白起之手,仅仅输在这一点
长平之战坑杀40万,杀神白起很无奈
长平之战简述
相关评论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