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乃复坏汝万里长城!刘宋名将檀道济,为何走向“穷途末路”
引言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提到被皇帝冤杀的大臣,我们总会想起南宋的岳飞大将军。实际上,早在南朝刘宋的元嘉十三年,就有这样一位将军含冤被杀,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谈论的主角檀道济。
作为曾经的屠龙将军,檀道济曾经被逼迫卷入谋害少帝的政治斗争中,由于他手上有兵权,又忠心于整个刘宋王朝,因此成了辅政四人组中唯一一个幸存下来的人。
然而,元嘉十三年,檀道济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天子的屠刀,死于一场宫廷政变。有勇有谋的檀道济为什么最终落得这样悲惨的下场呢?让我们从元嘉八年,也就是公元431年的罪恶萌芽开始讲起。
大图模式
元嘉八年,春天,檀道济被封为征南大将军,到东平寿张去讨伐北魏。元嘉八年二月,滑台还是被北魏的大军攻破了,万般无奈之下,檀道济只好引军撤退。不久之后,檀道济又从清水带领兵士去援救滑台,拓跋焘命令叔孙建和长孙道生去抵抗檀道济。之后,檀道济调转方向到寿张,正好遇到了北魏的安平公,檀道济率领宁塑将军王仲德和骁骑将军段宏奋力攻击安平公,获得了巨大的胜利。檀道济等人转战高梁亭,斩杀了北魏的济州刺史悉烦库结。
随后,檀道济等人,乘胜追击,来到了济上,在短短的20多天里就和北魏的军队打了30多仗。檀道济在这30多场仗中,多次获得胜利。之后,檀道济率领军队来到了历城,北魏的大将叔孙建决心效仿官渡之战的计谋,率领轻骑兵绕道到檀道济军营的后面,然后烧了檀道济的粮草。
由于粮草被烧,檀道济手下的士兵因为饥饿,无法再继续作战。之后,安颉和司马楚之等人尽力进攻滑台,拓跋焘又派王慧龙当援兵,帮助安颉等人攻打滑台,滑台守将硃修之坚守了好几个月,因为粮草没有了,只能和士兵们熏老鼠吃。在老鼠都吃完了之后,北魏大军攻克了滑台,将滑台的守将硃修之和滑台东郡的太守申谟抓住,并俘虏了好几万百姓。
看到了硃修之的悲壮结局,檀道济意识到已经没有吃的了,再不带儿郎们回去,儿郎们就要死在历城了,于是只好撤退。这时候,被北魏俘虏的滑台士兵中,有几个软骨头的,他们把檀道济也没有粮草了的事情告诉给了拓跋焘。拓跋焘大喜过望,派人前去追杀檀道济的士兵,历城的士兵们没有熏老鼠吃的心理素质,一听到北魏攻过来了,没有了粮草的他们更加害怕了,都想做逃兵。
檀道济见状,为了安抚士兵再反击北魏,他在夜里准备了一大堆沙子,又把仅剩下的米覆盖在了沙子上面。到了白天,北魏的探子偷偷到檀道济储备军粮的地方查看,发现粮仓远远看过去还是高高的,顶上还都是米,于是回到北魏告诉拓跋焘,檀道济的米还有很多呢。拓跋焘以为檀道济真的还有余粮,认为被滑台的几个软骨头坑了,于是就杀了这几个士兵。
后来,由于檀道济手下的士兵越来越少了,而拓跋焘的增兵越来越多,历城四周都是北魏的骑兵,为了顺利突围,檀道济命令士兵都穿上甲胄,自己穿着白色的衣服驾着车带领士兵慢慢出城。拓跋焘以为檀道济肯定还有伏兵,没有敢继续逼近,就这样,檀道济用了一招障眼法顺利地保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
第二年,凭借着这样的战绩,檀道济被加封为司空,地位更加显赫。后来,随着檀道济屡立战功,檀道济越来越被百姓所爱戴,因为檀道济身经百战,又有很多有才华的儿子,朝廷中怀疑和害怕檀道济的人越来越多。
大图模式
一般来说,每当一场弑君夺位的政变发生之后,发起政变的阶级的利益总会被打压,如果熟读历史,我们可以很快发现这一规律。例如,隋朝时期,关陇门阀中的李氏把隋朝玩没了,那么唐朝的同姓贵族就会各种倒霉,反而大字不识一个的节度使更受欢迎。结果节度使太厉害了,把唐朝玩没了,那么宋朝就会想方设法打击节度使。结果因为武将太受压制了,地方势力就趁机把宋朝玩没了。
为了防止文官太多,异族人又不听话,元朝皇帝开始按等级划分各地势力,结果出身蒙古贵族的丞相们权力无人制约,屡次谋害皇帝,出身汉族的人熬不出头,农民总是被打压,于是元朝被玩没了。明朝干脆不要丞相了,结果文官们开始搞小团体,皇帝的军国大事一拖再拖,一直拖到明朝被玩没了。
到了清朝,皇帝把官员吃的死死的,看起来太监,王爷,老婆,地方都听话了吧,结果因为皇帝不带着大家追赶世界主流,大鼻子老外又过来了,于是之前被打击的读书人啊,老婆们啊,兵油子啊之类的又重新接连上阵,把清朝玩没了。
那么,掌握了这个大规律之后,我们回过头看看,少帝是被谁玩没的?
是权臣和掌握兵权的武将玩没的,现在权臣已经都没了,那么武将们就成了被打击的对象。之前被辅政四人组打击的同姓宗室们又受到了重用。刘义隆心想啊,反正大家都姓刘,自然要一致对外,帮助皇帝对付这些不是一个姓的了。就算自己被这些一个姓的玩没了,好歹朝廷还姓刘,肥水不流外人田。于是,从元嘉八年开始,刘义隆开始各种扶植各种同姓亲属,和他关系越近越受重用,尤其是一个爹生的那种更受青睐。
就这样自元嘉八年到元嘉十三年,刘姓宗室开始各种被提拔,例如刘义宣先被封为南兖州刺史,后被拜为中书监和中军将军,南谯王,征虏将军刘义季被封为南徐州刺史,刘道产被封为雍州刺史,刘义庆先是卸任尚书仆射,后又被封为平西将军和荆州刺史。因为刘义真已经绝嗣,所以刘义隆就把自己的儿子刘绍出嗣,继任庐陵王。看到这里,大家肯定想说,刘绍这孩子肯定是不招人待见,被出嗣了。
这里要科普一下:一般来说,无论是皇位还是王位都是要嫡子继承的,庶子只能降等继承甚至没有分封。王爷如果去世了又没有留下儿子,他的妻妾们结局不是改嫁就是守寡,甚至自杀。王爷手下的金钱,土地,士兵,人脉和原有的官职等政治经济资源都会因为这样的原因落入外人手中。这些外人可能是王妃们的亲戚,也可能是家族旁支,甚至是家族的敌对势力。
由于刘宋是汉族政权,受宗法制影响,近支宗室都以收继近支的寡妇为耻,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不让家族的政治资源落入他人手中,最好的方法就是过继一个孩子给绝嗣的王爷。一般的宫斗剧,都认为被过继出去的孩子很倒霉,其实并不是。我们以刘绍为例,刘绍本来是刘义隆的第五个孩子,他的母亲只是一个修仪,
一旦刘义隆去世了,刘绍作为庶子,可能会是个小地方的王爷,也可能啥也拿不到,能继承皇位的可能也很少,只有十九分之一。可是,出嗣就不一样了,虽然不再是皇帝法律上的儿子,但是直接就是王爷的嫡子了,不用再立功受爵非常省事。
大图模式
我们可以把刘绍当成个农民理解,来讲一个故事:
我叫刘绍,我爷爷有六个儿子,其中我大伯,我二叔最受重视。我爷爷刘裕有一间石头房和六头牛以及一些金砖。作为长子,我大伯刘义符拿到了石头房,一头牛和数量最多的金砖,但是我二叔刘义真平时扛活扛得多,于是拿到了一头壮牛和一些金砖,还自己建了一座草房。我爸爸刘义隆虽然也挺受宠的,但是因为年龄更小,所以自己出去建草房之后,得到的牛也不壮实,金砖也不多。后来呢,我大伯被忽悠,把我二叔杀了,我大伯也被忽悠他的四个人杀了。
我爸爸得到了大伯继承的石头房,可是二叔死了啊,又没孩子,万一二婶改嫁,那二叔的牛和金砖可能就被二婶家的亲戚拿走了,还可能被跟我家关系不好的人家拿走,二叔家的草房也可能被我家的远支拿走。我爸爸一共有十九个儿子,如果他没有了,我能分到的东西可能就不多了。我得把十八个兄弟脑袋打出包来才能拿到石头房,不跟他们打,我的草房就需要自己建,牛肉和金砖分到的也不多,需要自己赚。
可是,做了二叔的孩子,二叔家的草房,牛和金砖就全部都是我的了。现在,把视角带入到刘绍身上,用石头房比喻皇位,用草房比喻王位,用牛和金砖比喻政治经济资源,大家是不是就好理解了。
通过这样的方式,刘义隆疯狂地分封王位,兵权和官职给自己的同姓亲属,这些男丁们不但可以立战功,还可以担任刺史监督将领们,王爷们本来就是自己的同父兄弟和自己的儿子们,自然要更加听话,乖乖地和将领们互相制衡。
然而,同样都是有草房的王爷,养牛挣金砖的能力也各有不同,一个势力的产生必然会诞生出这股势力的领袖,当这股势力的领袖出现,王权,皇权和武将的制衡格局就会被打破,而打破这个格局的就是刘义康。
元嘉八年之后,除掉谢晦等人有功的王弘成为了中书监,之后及时弃暗投明的檀道济成为了司空,并继续镇守河阳,而刘义康被封为扬州刺史。由于刘义隆的身体渐渐不好,朝中大事多由刘义康处置,因此刘义康在朝中的地位逐渐变高,并扶植了许多党羽。为了让自己的权力越来越大,刘义康开始排除异己,其中就包括王弘。
元嘉八年五月,王弘病逝。王弘此人聪明机敏会寻思事,但是做事轻率,缺少威仪,又有点偏执狭隘,喜欢折辱人,因此不被同僚喜欢。不过,虽然性格上瑕疵很多,但是他从不为自己谋取私利,贪污受贿,以至于死后都没有多余的钱陪葬。刘义隆听说之后,心酸地给这位脾气不好的王太保祭奠了一百万铜钱和一千斛米。
王弘死后,刘义康将屠刀举向了一向借文章指桑骂槐讽刺他的谢灵运。谢灵运的偶像是曹植,他一向以自己文采斐然为傲,希望自己可以和曹植一样。但是,看历史不能只看偶像成功的地方,还得看偶像的结局,警示一下自己。谢灵运就忘了这一点,不知道夹着尾巴做人。他非常喜欢到山里或者沼泽附近旅游,越幽静越险峻的地方,他越喜欢。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也没啥好说的。问题是,他倚仗自己出身谢氏,经常带着几百随从,砍伐树木开路,经常惊扰百姓,性质比曹植司马门前酒驾恶劣多了。会稽太守孟顗一向与谢灵运关系不好,听说这件事,恨的后槽牙都快咬掉了,上书皇帝称谢灵运心怀异志,想要造反。谢灵运一看被诬告,于是干脆跟皇帝实话实说,解释了一下自己旅游干扰百姓的事情。
刘义隆听说之后没有处罚谢灵运惊动百姓,反而让谢灵运做了临川内史,结果谢灵运一上任就继续旅游,不好好工作,被举报给了皇帝。司徒派人去抓谢灵运,结果谢灵运逃跑了,不光逃跑了还率领手下的部曲逃跑,劫持了司徒派去抓他的人。一路上还作诗道“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意思是,韩国灭亡所以张良才奋起,秦王称帝所以鲁仲连才羞耻。朝廷的廷尉认为谢灵运劫持司徒属官,率领部曲逃跑,又写这样的诗,认为谢灵运的举动已经构成了谋反,于是建议皇帝斩了谢灵运。
刘义隆认为谢灵运有才华,但是劫持司徒属官确实不对,就想免了谢灵运的官职了事。但是,刘义康认为谢灵运不可饶恕,就把谢灵运就流放到了广州。不久之后,有人状告谢灵运让人购买兵器,意图谋反,于是刘义隆下诏杀了谢灵运。
大图模式
谢灵运死后,刘义康又把目标转向了同姓亲族。刘义恭因为自己年纪比较大,所以也想参与朝政,于是刘义康的亲信长史刘湛就多次排挤刘义恭,于是刘义恭就和刘湛结下了梁子。因为刘义隆看重刘湛,所以经常派人责怪刘义恭,让刘义恭和刘湛和解。
后来由于王华和王昙首都去世了,于是领军将军殷景仁开始和刘湛交好,告诉刘义隆现在人才一个个地去世,皇帝必须尽快立好太子詹事,他认为太子詹事的最佳人选就是刘湛。于是,刘义隆封刘湛为太子詹事,兼任给事中,参与朝堂政务。
可惜,刘湛不认为殷景仁是对自己好,他的眼睛只盯着品级,没有考虑官职背后的政治意义。本来,刘湛和殷景仁是朋友,原来的刘湛只是领军将军和武将,不能参与核心的政治会议,殷景仁举荐刘湛做了太子詹事之后,成为储君的班子成员的刘湛才有机会接近皇帝。可是,刘湛做了詹事之后,非但不开心,反而嫌弃詹事的品级比殷景仁担任的仆射低,他认为殷景仁的品级不应该超过自己。他认为是殷景仁挑拨离间,皇帝才让他做詹事的,于是一有机会就向刘义隆说殷景仁的坏话。
可是,刘义隆知道殷景仁对刘湛没有恶意,反而有恩,于是各种维护殷景仁。刘义隆生病之后,因为刘义康把持朝政,刘湛曾经做过刘义康的亲信,所以又开始和刘义康结交,向刘义康说殷景仁的坏话,打算借刘义康的手除掉殷景仁。不久之后,殷景仁被封为中书令和中护军,刘湛还是个太子詹事。这下子刘湛更生气了,让刘义康到刘义隆面前诽谤殷景仁,结果刘义隆反而对殷景仁更好了。殷景仁听说这件事之后,哀叹道,“我举荐他参与内政,可是他却要害我。”于是心灰意冷,上表辞职,刘义隆知道殷景仁是无辜的,就让他在家养病。
刘湛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打算派人假扮强盗在外面杀了殷景仁,他认为皇帝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怪罪刘义康。他认为一个外臣而已,王爷想杀就杀了,用不着道歉。
结果,刘义隆听说了,赶快派人把护军府迁到了宫门外,让殷景仁的家可以靠近皇宫。
刘湛见实在除不掉殷景仁,于是只好撺掇刘义康的手下排挤殷景仁,不让他们和殷景仁做好友。彭城王主簿刘敬文的父亲刘成,一向看不懂主子的心思,竟然去拜诣殷景仁。刘敬文听说之后,吓得赶快替父亲向刘湛道歉,之后,更是害怕刘湛派人暗害他们全家。整个朝廷之中,只有庾炳之这个人可以同时和殷景仁以及刘湛两个人搞好关系,并且能做到忠于朝廷。殷景仁在家卧床不起的时候,刘义隆常常派庾炳之拿着自己的令旨前去拜谒殷景仁,刘湛竟然一点也不怀疑庾炳之。
刘义康本来就喜欢权力,再加上有一个人品不好的刘湛在旁边煽风点火,宗室们都十分害怕。刘义庆本来刚刚立下率领二千人援救成都的大功,一看到连刘义恭这样的宗室和谢灵运这种玩文艺的都被刘义康针对了,那自己这样又是宗室又是玩文艺的不就更惨了,于是果断要求辞职。结果,不久还是被刘义隆封为了中书令兼任丹阳尹。刘义庆一生整理过不少鬼故事。不过,我估计没有哪部鬼故事比刘义隆封他当中书令的旨意更吓人的了。
在宗室,文臣一个个被排挤过之后,檀道济这位武将被刘义康选为了针对目标。因为刘义隆已经病到参加不了大朝会了,于是刘义康代为主理朝政。一天,刘湛对刘义康建议道,“皇帝不一定哪天就驾崩了,您要是当了皇帝,檀道济就会再做辅臣,您怎么能被一个武将制约呢,所以我认为檀道济必须死。”
正赶上刘义隆病得太重了,于是刘义康告诉刘义隆,自己要召回檀道济来商议一些军务。刘义隆信以为真,便同意了。这一边,檀道济的夫人向氏觉得这件事不妥,她满腹狐疑地问道,“勋贵一直以来就是朝廷猜忌的对象,如今让你去探病,我看不是好事。”可是,檀道济认为刘义隆对自己没有恶意,于是就到宫里探病了。
到了宫里之后,刘义隆将檀道济留下来住了好几个月,等到好点了,就让檀道济回家了。可是,檀道济的船刚刚下河,却迟迟不出发。等到,刘义隆再次病发了,刘义康趁机伪造圣旨召回檀道济,将檀道济抓住了。
大图模式
自元嘉八年到元嘉十三年,刘宋王朝对内连年遭遇水灾等天灾,一面又和北魏积极作战。遇到水灾了,是刘义隆这个皇帝亲自派人拿钱救济。遇到叛乱了,是刘义隆这个皇帝派人去平定。朝廷里鳏寡孤独遇到灾害了,皇帝就派人送米救济。遇到有敌方有难打的名将来攻,刘义隆还会亲自策划反间计甚至搞暗杀。
然而,即便是这样刘义隆还是十分难过。由于连年发生灾害,很多人都开始造反了,他们有的落草为寇,专门针对平民百姓。有的干脆投靠杨难当,专门对付整个国家。
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刘义隆的身体越来越差,他开始担心,刚刚获得配享太庙资格的檀道济会不会再次重蹈覆辙,甚至掣肘自己的孩子。于是,即使刘义康伪造了圣旨,他还是决定将错就错杀了檀道济。
檀道济临死之前,悲愤地把介帻扔掉了地上,仰天长啸:“乃复坏汝万里长城”。意思就是说:“皇上,你这样做是在毁掉自己的万里长城啊”。可悲的是,檀道济的死最终成了一件好事,刘宋地区的百姓觉得又得到了一个大赦天下的机会,而北魏的人则认为刘宋已经不值得害怕了。可以说,杀死檀道济的凶手非常多,皇帝算一个,刘义康算一个,甚至百姓都算一个。
几个月之后,刘义隆的第三个儿子刘骏被封为武陵王,一个将掀起另一场血雨腥风的皇子登上历史舞台。
大图模式
昔日,刘义隆想靠反间计杀死王慧龙时,拓跋焘对王慧龙十分信任。而刘义隆为什么明明要在知道檀道济有用又冤枉的情况下杀掉他呢?殷景仁也经常被冤枉,刘义隆为什么信任他呢?
这是因为,檀道济的手上有兵权,受人敬仰爱戴,他没有造反的心,却有造反的能力强并且曾经造反过,对于刘义隆来说这就是檀道济的罪。忠于国家又手握兵权的檀道济就像《笑傲江湖》里最初拥有辟邪剑谱却被欺负的林平之一样,抱着财宝又手无刀枪,自然人人皆可践踏。
拥有兵权却空有报国之心,自然会成为牺牲品。因为权力就像是毒药,而人心就像容器,一旦容器出现裂缝,毒药自然会开始扩散,刘义隆在见过人品高尚的殷景仁的同时,也见过最终被权力迷失双眼的刘湛,更何况檀道济也真的被权力迷失过双眼,这才是让他恐惧的地方。带着这样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刘义隆最终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最终带着元嘉之治走上了毁灭性的结局。
图片:来自网络,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引之令入,入便噬人(资治通鉴卷一二二之十三)
自毁长城
风云五世纪——南北朝前期的牛人们 NO.78
《南北朝系列》封狼居胥之一:宋文帝兄弟反目与刘湛之死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刘义隆
44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