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经》导读(七十五)——第36卦《明夷》卦(上)

明夷卦第三十六:离下坤上(地火明夷)

【原文】

明夷:利艰贞。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注释】

(1)明夷:卦题。下《离》为日,上《坤》为地;为日没入地中之象,太阳既没,天地黑暗,象征“光明殒伤”。施之于人事,暗主在上,明臣在下,前途莫测,喻君子处艰难之中,既要守正不阿,又要遵时养晦,不敢显其明智。

(2)利艰贞:日之明伤,犹圣人君子有明德而遭乱世,抑在下位,则宜自艰,无干事政,以避小人之害也。此谓天下“明夷”之时,“君子”利于自“艰”守“正”,不可忘忽艰难,轻易用事。

(3)明入地中:下《离》为日,为火,故称“明”,上《坤》为地。此句以上下卦象释卦名“明夷”。

(4)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离》在内为“文明”,《坤》在外为“柔顺”;此举上下象,及周文王有文明柔顺之德,被纣幽囚羑里蒙难,而臣事殷纣著《易》之例,与前文“明入地中”并释卦名“明夷”之义。

(5)晦其明:明在地中,外晦其明;谓处“明夷”之世,恐陷于邪道,当晦藏明智不用,以“艰”守“正”。此释卦辞“利艰贞”。

(6)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商纣王让人给自己做了一双象牙筷子,别人不以为然,箕子知道后就感到很可怕。箕子说道:“用象牙筷子吃饭就一定不肯用粗碗具,必将犀玉杯盘、山珍海味,进而穿绫着缎、建高阔殿宇楼台,如此下去将一发不可收拾。”后来,纣王越发奢侈淫佚,箕子屡谏而纣王不听。有人劝箕子说:“这个国家已经无可救药了,快走吧。”

箕子没有选择离去,他认为作为一个臣子,进谏规劝君王的不合规矩的言行是自己的责任。臣子因君王不听谏而要离开,以标榜自己取悦于民,彰显君主的恶性恶德,不符合君子隐恶扬善的原则。又不想助纣为虐,于是披散头发,佯装发狂。被商纣王贬为家奴,就在箕山这个地方隐居,经常鼓琴悲怆地歌唱,后人将他歌唱的曲子纪录下来,名为《箕子操》。后来周武王打败纣王后,曾经恭恭敬敬、诚惶诚恐地求教于箕子,他就把《洪范九畴》治国大道传授给了周武王。

此处引用箕子处内难晦明守正之例,配合前文“晦其明也”,再释卦辞“利艰贞”之义。

(7)明入地中,明夷: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故谓之“明夷”。释《明夷》下《离》为明、上《坤》为地之象。

(8)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莅”,临;“莅众”,治众。明所以照,君子无所不照。然用明之过,则伤于察,太察则尽事而无含弘之度。故君子观明入地中之象,于莅众也,不极其明察而用晦,然后能容物和众,众亲而安。是用晦乃所以为明也。说明君子观《明夷》之象,悟知治理众人应当用“晦明”之道,则其“明”益显。

【译文】

《明夷》卦象征光明殒伤:利于在艰难困苦中要坚守正道,保持恒心。

《彖传》说:太阳沉入地中,就是“明夷”。内含文明美德、外存柔顺情态,因此蒙受巨大的患难,周文王就是以这样的方法渡过危难。“利于在艰难困苦中要坚守正道,保持恒心”,因为要韬光养晦。尽管身陷内部有难,也能坚持自己的志向,箕子就是以这样的方法晦明守正。

《象传》说:太阳隐入地中,象征“光明殒伤”;君子从中受到启示,慎于治民理政,不以苛察为明,而是外愚内慧,从而更加贤明、容物亲众。

【解说】

《明夷》卦是异卦相叠,下《离》为日,为明,上《坤》为地,为顺。日没入地,光明受损,前途不明,环境困难;象征着“光明被阻”。《明夷》卦是要诛灭光明,使之熄灭,结果则是黑暗。也表示光明真理被掩盖,有理没地方诉说。暗主在上,明臣在下,而不敢显其明智之谓也。小人当道,即使你有杰出的才能,也只能暂时被埋没,得不到别人的赏识,发挥不出来。宜坚守正道,外愚内慧,保持低调,以避免事故和潜在的危险。

《明夷》卦的所有爻由阳变阴或者由阴变阳而形成的“错卦”是“天水讼”,将上、下卦颠倒后而得到的“综卦”是“火地晋”。前进须冒险,难免负伤,负伤则促使反省,有利于前进,相互为用。《序卦传》说:“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明夷者伤也。”意思是“一味地前进必然会受到伤灭,所以在表示升进、发展的《晋》卦之后接着是《明夷》卦。”

从卦象上看,《明夷》卦客方消极被动适应于主方的积极主动,客方的随和态度适应于主方的强硬态度,这些都是有利于主方的因素。然而,客方素质不佳,不能给予主方所需要的东西。主方有一段艰难时期,主方应当坚持下去。主爻“六五”,虽然在上卦的中位,但阴爻柔弱,又包围在上下的阴爻中,象征贤者以明德被创伤,立场非常艰难。惟有觉悟立场的艰难,刻苦忍耐,情况会逐渐得到改善,“利艰贞”。这一卦强调:光明受到伤害,世道黑暗,坚守正道,韬光养晦以自保,才会有利。

【原文】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注释】

(1)明夷于飞,垂其翼;明夷鸟飞时,垂下左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明夷”,用作'鸣夷’,意思是叫着的鹈鹕。鹈鹕是一种水鸟,俗称淘河。“明夷于飞”,这里引用一首民歌作谣占,用来说明行旅之难。初处卦之始,最远于难也。远难过甚,明夷远遁,绝迹匿形,不由轨路,故曰“明夷于飞”;怀惧而行,行不敢显,故曰“垂其翼”也;尚义而行,故曰“君子于行”也;志急于行,饥不遑食,故曰“三日不食”也。这四句以鸟在“明夷”昏暗中垂翼低飞,喻“君子”自晦其明、远遁匿形之时仓皇疾行、饥不遑食的情状。爻义主于阳刚处“明夷”之初,能及早潜隐避难,自晦不用。

(2)有攸往,主人有言:“言”,即责备之言。殊类过甚,以斯适人,人心疑之;有所往,而为主人所恶,责让不安。故曰“有攸往,主人有言”。此谓初九阳刚处下,识时过早,未必为人所理解;故此时自晦“有往”,“主事之人”必疑怪责让。辞义含有诫初九“用九”审慎的意思。

(3)义不食:君子遁藏而困穷,义当然也;唯义之当然,故安处而无闷,虽不食可也。即爻辞“三日不食”之义;此处“食”又兼喻“禄食”。方自晦之不暇,当然不得禄食也。

【译文】

初九,在光明受阻的情况下,飞鸟低垂着受伤的翅膀,惊慌飞离。君子仓皇退避隐藏,就是丢掉职位、没有饭吃也不在乎。但君子若在此时行动,则必然要遭受到主事者的责备。

《象传》说:“君子仓皇退避隐藏”,因为初九“自晦”,在道义上要不追求食禄。

【解说】

第一爻是主卦的下爻,代表主方的行动。阳爻,表示主方积极主动地谋取和扩大自己的利益,比如:创新、创业、投资、进攻、求职、示爱等。这里,飞行中的鸟和君子都是指主方,主人指客方。主方在积极主动行动过程中,由于得不到有力支持,感到失意,像飞行中的鸟,垂下了受伤的翅膀。

第一爻是阳爻在阳位,当位;表明主方积极主动,有可能从客方获得利益;与四阴有应,表明客方消极被动,方便主方的积极主动,对主方有利,所以爻辞说“有攸往”。“明夷卦”的意思是“明入地中”,大地陷入黑暗。君子仓皇退避隐藏,常常没有吃东西。主方的行动有些效果,“有攸往”。不过,客方并没有完全支持主方行为,对于主方的行动有意见,“主人有言”。

从卦象上看,《明夷》卦是“明入地中”,大地陷入黑暗的卦象。喻指“明德被创伤,正义被邪恶残害”。“初九”就像鸟在飞行中负伤,迫于时势要迅速离开,以“垂其翼”低调保命。喻君子在不得志的至暗时期,逃亡中难免穷困;要坚守正道,默默地做好当下的事,保持低调;不要理会流言蜚语,即使失去俸禄或钱财也不在所不惜。这一爻强调:在正义被残害的苦难时期,惟有退避韬光养晦以自保。

【原文】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注释】

(1)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夷”,用作“痍”,意思是受伤。“用”,因为。“拯”,得救。此谓六二柔顺中正,当“明夷”之时,其志难行,若使“左股”伤损,行不能壮;自晦明智以守正;然后再借助良马拯济,缓图复壮而行,遂获吉祥。

(2)顺以则:言外虽柔顺而内实文明有法则也,所以“用拯马壮”也。

【译文】

六二,在光明受阻的情况下,左大腿受伤,有好马来拯救渐渐复壮,可获吉祥。

《象传》说:六二的吉祥,因为他善体人意,柔顺地坚守法则。

【解说】

第二爻是主卦的中爻,代表主方素质。阴爻,表示主方素质不佳,比如:资金缺乏、地位底下、实力薄弱、教育程度低等。主方素质不佳,需要客方帮助,然而,客方素质也不佳,主方得不到所需帮助。如果有强有力的支持,情况就对主方吉利。这里的马,指客方,如果客方能够帮助主方,情况就吉利。

第二爻阴爻在阴位,当位;表明主方素质不佳,有向外谋求发展的要求,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因素;与五阴不有应,表明客方素质也不佳,主方不能从客方得到帮助,对主方有利。主方应当坚持下去,一旦客方情况变化,补益主方的机会出现,主方就能够得益,所以爻辞说“吉”。

从卦象上看,“六二”阴爻居柔位,具有柔顺中正的特性。“六二”比“初九”处境进一步恶化,在昏暗之时,“初九”还可以飞,“六二”已经行动困难了。但“六二”得正得势,居离卦的中位,是下卦的主爻,象征柔顺中正明德的大臣,虽不被昏君所容,会有强有力的朋友来帮助,可以减轻压力,解救危难。如同伤及左腿,以强壮的马来拯救,就能脱离险境,逢凶化吉。这一爻强调:虽然祸已及身,但小不忍则乱大谋;用柔又不失中正,可逢凶化吉。

【原文】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注释】

(1)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狩”,征伐。“南”,文明之所;指九三入离之上,“离”于方位象征属南。“大首”,谓“暗君”,即“元凶首恶”,喻上六。此谓九三处下卦离明之上,阳刚得正,于“明夷”之世,志在诛灭上六“暗君”,以著明正德,故有“南狩”、“得大首”之象。

(2)不可疾,贞:“疾”,急。“不可疾”,言虽“得其大首”,不可持之过急也。“贞”,谓宜安定也。此承前文义,说明天下“明夷”以久,除暗复明之事宜渐不宜急,故须持“正”俟时。其旨与卦辞“利艰贞”同。

【译文】

九三,在光明受阻的情况下,君主到南方去巡狩,捕捉到大首领。不可操之过急,要坚守正道。

《象传》说:九三有“到南方去巡狩而施行征伐”的志向,因为必将大有收获。

【解说】

第三爻是主卦的上爻,代表主方的态度。阳爻,表示主方态度强硬。主方持强硬态度,而客方态度随和,然而,主方不能从客方得到什么,主方感到失意。“得其大首”中,“大首”是指受到伤害的大的野兽,联系上下文,爻辞解释了失意的原因,大的野兽打着了。但是,主方得不到。

第三爻阳爻在阳位,当位;表明主方有可能制约客方,让客方按自己的意图行事;与六阴有应,表明客方态度随和,接受主方的强硬态度,对主方有利。然而,由于客方素质不佳,主方并不能从客方得到收益,所以爻辞说“贞”,坚持强硬态度。

从卦象上看,“九三”阳爻居刚位,至刚,得位。阳爻具有好动、积极向上的特性。但笼罩在完全阴暗的上《坤》卦下面,相应的“上六”又昏暗,开始不得不将明智隐藏,百般忍耐。可是不能长久如此,“九三”在下“明”卦的最上爻,象征刚正阳明的君子,不屈不挠。他向南方去征讨暴君;古代认为南上北下,南方是光明的方位。向上攻击开创光明,能捕获大首领“上六”。但这是非常行动,必须小心谨慎,不可操之过急。需要贞固以待,必获成功。喻指周文王当年隐忍得以脱险,往南方狩猎、发动革命才大展抱负。这一爻强调:在遭受严重的创伤时,应当采取非常行动,才能够挽救,但需要特别慎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经第三十六卦地火明夷
第三十六卦 明夷 地火明夷 坤上离下
周易译注之下经:明夷卦第三十六(䷣)
《易经》白话读卦-36《明夷卦》
《周易》之“明夷卦”
坤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