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二生物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增分必背考点梳理
userphoto

2022.10.17 天津

关注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一、强记常考语句:

1.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注意:如果是主要决定因素则只答前两者)

2.群落植物垂直结构复杂的意义:(必修三74)

植物的种类数多并且有较为复杂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也能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3.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原因:

(1)单向流动:能量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原因有:

第一,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生物的吃与被吃关系不可逆转,因此能量不能倒流,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二,各营养级的能量总有一部分以呼吸作用产生热能的形式散失掉,这些能量是无法再利用的。

(2)逐级递减: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原因有:

第一,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一部分能量(ATP、热能)。

第二,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生物或生物的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利用,还有少部分能量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等直接传递给分解者。

4.农业生态系统除草除虫的意义

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5.从生物圈稳态角度分析环境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

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污染物的量超过了生物圈的自我调节能力。

6.生态农业延长腐生食物链的重要意义(必修三96)

使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并减少了环境污染。

7.减缓温室效应的两项主要措施(必修三101)

(1)大力植树造林;(2)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的清洁能源)。

8.种植挺水植物能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

挺水植物遮盖水面的光,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挺水植物能竞争吸收水体中过多的无机盐,限制藻类生长。

9.人工生态系统往往需要不断有物质投入的原因

人工生态系统不断会有产品输出,带走了部分元素,根据物质循环原理,需要不断投入物质。

 

二、易混易错知识点:

1.从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斜率可以看出 增长速率 先增大后减小至零。

2.从种群特征角度考虑,决定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3.测定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取样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测定某块地植物的种群密度的取样方法是样方法;测定昆虫卵、蚜虫和跳蝻的种群密度的取样方法是样方法测定酵母菌的种群密度的取样方法是抽样检测法;测定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是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

4.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 个体数量的多少。

5.样方法等取样调查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为减少误差,最关键的是要注意随机取样

6.对于独居性生物如老虎,在一定范围内,种群密度越大,种内斗争越激烈,对于群居性生物如蜜蜂,在一定范围内,种群密度增大,有利于种内互助 ,超过这个范围之后,种内斗争也越来越激烈。对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间所需资源或空间重合度越大,竞争越激烈;从数量上看,数量越多并越接近的两个种群间,竞争 一般越激烈。

7.群落的演替有两种类型,其中比较漫长而艰难的是初生演替 。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就很难形成 森林 ,或许只发展到草本或稀疏的灌木阶段。

8.生态系统中,除生物成分之外,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9.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         将动植物遗体、粪便等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10.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

11.若题中画出多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图解,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箭头一般优先理解为 同化量  (同化量中不含本级粪便量),若题中画出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详细能量流动图解,要特别注意,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箭头可能是表示 摄入量(摄入量中含有本级粪便量)

12.处于生长期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光合作用产生的ATP的量大于全部生物消耗的ATP的量。

13.若是人工生态系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总量和人工输入的能量之总和

;若是自然生态系统,则不考虑人工输入能量

14.              生态系统中传递的信息种类有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

15.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的形式循环的,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

16.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此实验中,观察并评判其稳定性的指标是生态缸内生物种类和数量变化

17.生态系统的营养级数越多,其稳定性不一定 (一定不一定”)越高,应综合分析生物种类数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一般能被捕食的生产者种类越多越稳定,食物链数越多越稳定,或假设其中某一种生物全部死亡对其他生物的影响越小则该生态系统越稳定。

18.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19.猴类在小儿麻痹疫苗的研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利用了生物的直接价值。

20.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共同进化

 

三、“不一定”及例子

1.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数量不一定保持稳定。例:还受气候、食物、天敌等的影响.

2.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不一定适用标志重捕法。例: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差的动物应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3.出生率高的种群,其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大。例:若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会下降.

4.一个种群进入新环境不一定呈“J”型增长。例:环境条件不适宜时不能呈“J”型增长.

5.竞争不一定导致一个种群灭绝。例:两种群在竞争中没有明显的优势,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6.一个生物体以另一个生物体为食不一定是捕食关系。例:种内斗争(鲈鱼的成鱼以本物种的幼鱼为食).

7.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不一定逐渐增多。例:人类的乱砍滥伐使森林→灌木→草丛→荒漠.

8.初生演替不一定能演替到森林阶段。例:若气候不适宜可能只演替到灌木阶段.

9.生产者不一定是绿色植物。例:硝化细菌、蓝藻.

10.消费者不一定是动物。例:菟丝子、寄生菌.

11.分解者不一定是细菌、真菌。例:蚯蚓、蜣螂.

12.消费者在食物网中不一定只占一个营养级。例:可能同时占多个营养级.

13.食物网中两种生物的关系不一定是捕食。例:也可能是竞争.

1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不一定是光能。例:自养型细菌的能量来自化学能.

15.数量金字塔不一定是正金字塔。例:一棵树上有很多昆虫.

16.大气中的CO2不一定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例:化能合成作用.

1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不一定来源于其他生物。例:也可能来源于无机环境.

18.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方向不一定是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例: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19.负反馈调节不一定只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例:也存在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20.抵抗力稳定性低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不一定高。例:北极苔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

 

四、结论性语句:

1. 通常一个物种包含很多种群,(相同物种的)不同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种群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

2. 种群的很多特征是种群个体特征的统计值,如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而密度和分布型则是种群所特有的。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特征。

3.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4. 年龄结构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

5. 种群分布型是指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包括集群分布、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均匀分布是种内斗争的结果。

5. 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会呈指数增长。“S” 形增长是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

6.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叫K值。

7. 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段可以重复出现。组成群落的物种不是一种随意组合,而是通过长期发展和自然选择保存下来的。实际上,群落就是各个物种相互适应过程的产物。

8.测定物种丰富度的最简单办法:识别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实名记录法

9 优势种能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常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落内部的环境条件,因而对其他种类的生存和生长有很大影响。优势种的主要识别特征是个体数量多,通常都会占有竞争优势,并能通过竞争来取得资源的优先占有地位

10.一般来说,群落的层次性越明显,分层越多,群落中的动物种类也越多。(垂直结构,水平结构)

11.生态位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一个物种的生态位不仅决定于它生活在什么地方,而且决定于它与食物,天敌和其他生物的关系。生态位重叠本身并不一定伴随着竞争,只有当资源短缺时才会发生竞争。

12.群落中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的过程直到出现一个稳定的群落才会终止。群落的这种依次取代现象就叫演替。

13.次生演替的基质和环境条件比较好,因为原有群落毁灭后总会留下大量有机质和有生存能力的孢子和种子等。次生演替经历的时间比较短

14.顶极群落主要是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所决定的。

15.生态系统通常由非生物环境(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生物群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大重要功能。

16.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7. 食物链不仅是能量流动和物质移动的通道,而且也是杀虫剂和各种有害物质移动和浓缩的通道,叫富集作用或生物放大。

18.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19. 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的全部生物的总和

20. 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不可逆的,在流动过程中每传递一次损失一大半,最终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到周围空间,所以生态系统必须不断地从从外界输入能量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

21.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不需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的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正常功能

22. 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常常趋向于稳态,是系统内部的所有成分彼此相互协调,保持稳定。这种稳态是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来实现的,尤其是负反馈调节机制。

23.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会受到损害,生态系统稳态被破坏 (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

24. 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25.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又叫基因的多样性)

 

五、课本黑体字:

1.(P60)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P66)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

4.(P67)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

5.(P67)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6.(P71)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7.(P7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8.(P72)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9.(P78)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10.(P88)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

11.(P91)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2.(P10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13.(P107)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4.(P107)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5.(P109)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16.(P109)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17.(P123)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18.(P12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潜在价值、间接价值、直接价值。

19.(P125)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频考点】必修全三册高频考点汇总(知识点填空版)
高二生物单元检测(必修三4-6章)
生态
【总结】生物与环境
我们的地球(十二)生物
高中生物教材知识点大归纳,始于教材,归于教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