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望道蘸着墨汁吃粽子,闭关两个月译出宣言,鲁迅:做了件好事

1920年2月的一天,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的一间柴房里,一名青年正在煤油灯下埋头工作,春寒料峭冷风飕飕,青年时不时站起来搓搓手、跺跺脚,驱走严寒。

母亲心疼儿子日渐消瘦,主动端来刚出炉的粽子和一碗红糖,嘱咐他趁热吃掉,谁知等母亲过会儿再进去收盘子的时候,发现粽子是吃掉了,红糖一点儿没动,再仔细看儿子嘴上全是黑乎乎的。

原来青年吃粽子的时候过于专注,误把墨汁当红糖给蘸着吃掉了,而他全程都没发现。

经母亲提醒后,青年抹抹嘴,笑着对母亲说:这墨汁与粽子搭配起来吃,甜得很!甜得很!

▲位于义乌水塘村的陈望道故居内景,重现了主人当年蜗居柴屋的一幕。

这名青年叫陈望道,时年29岁,他当时正在做的事情是翻译并完成史上第一本中文版《共产党宣言》,为了完成这本巨著,他在老家闭关修炼了近2个月,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铺下了最坚实的第一块砖。

30年后在新中国第一届文艺工作者代表会上,周恩来当着所有人的面,对前来参会的59岁陈望道老人说:“陈望道先生,我们都是您教育出来的。”邓小平也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

▲《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左为首印,右为第二次印刷。

谁当堪当大任?非陈望道莫属

陈望道1891年1月18日出生于浙江义乌水塘村,祖辈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家境虽不富裕但从小也不愁衣食。

他的人生最幸运的一点是,父亲虽然是农民,但思想很开明,鼓励儿女接受新思想,不仅将三个儿子送进私塾,还把两个女儿也送进了学堂,曾遭到不少旧封建乡人的误解。

在父亲的坚持和鼓励下,陈望道15岁前在村里读完私塾,16岁到义乌县里读小学,17岁辍学回乡里当老师,18岁高分考入金华中学,后为了出国留学,在浙江之江大学补习英文。

1915年1月陈望道选择东渡日本,由此开启了他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段求学经历。

在日本的4年时间里,他从没有浪费过一天时间,先是在东洋大学读文学、哲学,后在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读法律,还在夜校学习了物理专业的知识,非常勤奋。

此外,他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不少马列专著,包括日本版《共产党宣言》,这是马列思想在他大脑里留下的第一片足迹,为日后完成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创造了条件。

▲陈望道

四年后的1919年6月,听闻国内爆发“五四运动”,陈望道兴奋不已,立刻买船票回国,进入浙江省最高学府——省第一师范学校当国文老师。

不过令学校失望的是,陈望道显然不是校方想要的那种乖乖听话的教员,不久后他联合夏丏尊、刘大白和李次九等四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一师风潮”,他们四人也被称作“四大金刚”。

期间他们猛烈抨击旧文学,宣传新文学,闹出了很大动静,后来因不满学校的责难,陈望道一怒之下辞去教职,从杭州来到了上海。

▲今年7月1日,杭州师范大学上演了舞台剧《追望大道》,重现老教员陈望道的风采。

抵达了上海后,考虑到人生地不熟,陈望道找到了浙江同乡邵力子,经他介绍谋到了一个杂志助理编辑的职位,算是初步稳定了下来。

与此同时,在北平,陈独秀辞去北大文科学长的职位,南下谋职,离开前他私下拿走了一本北大图书馆的日本版《共产党宣言》,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他决定找人翻译这本巨著。

一开始,戴季陶被委以此重任,但不久后因为日常工作忙碌而被迫放弃,戴季陶找到邵力子,希望他能帮忙介绍合适人选,并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二是必须有良好的国文素养;三是必须有良好的日文和英文底子。

听完戴季陶的三个条件,邵力子短暂思考后说:“非陈望道莫属。”确实如此,陈望道留学日本前学过英文,读过日文版《共产党宣言》,当过国文老师,绝对是最佳人选。

邵力子找到陈望道,和他讲述了戴季陶的请求,陈望道没犹豫当场就答应了下来,一来他具备这个能力,二来他本身对马列思想很感兴趣,三来他当时有些缺钱,当翻译的收入总比当助理编辑高。

总之,1920年2月初,他欣然接下了这个重任。

▲陈望道(左)和邵力子(右)影视形象,《理想照耀中国》

蜗居深山破屋,终成大作

拿到那本珍贵的日文版《共产党宣言》后,陈望道当即买票回了老家,翻译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环境必须安静,老家义乌山水塘村地处山区,环境清幽,而且他已经五年没回过老家了。

1920年2月末,陈望道穿着长衫,留着时兴的西洋头,提着大箱子回到了村里,因为他是村里第一个颇有学问的人,一出现受到村里人热烈欢迎,而他的三个儿女却因为长时间没见过爸爸,躲在妈妈背后,显得怯生生。

陈望道并没有过多寒暄,简单与父母妻子打过招呼后,便投入到了他的翻译工作中去,先是喊来两个弟弟帮忙收拾出了一间空房,即当时堆柴禾的木屋,后又找来两个长条板凳和一块大门板,将门板横放在两个板凳上,搭建成了简易的书桌。

▲陈望道故居内景

接着,他嘱咐妻子好生照看孩子们,绝不能让他们跑到柴房附近,后嘱咐两个弟弟在屋外“警戒”,避免外人在周围发出噪音,同时规定一日三餐仅由其母亲负责, 其他任何人不能进出柴屋。

做好所有准备工作后,他正式开始了翻译工作,主要依据的是日文版《共产党宣言》,拿不准时会参照英文版《共产党宣言》,另有两本字典,一个日汉字典,一个英汉字典。

不过虽然他此前已经读过日文版宣言,但真要翻译起来,还是遇到不小困难,其中涉及大量专业名词,因为没有任何参考资料,他只能凭借自己的理解去翻译,通常一个单词就要查阅大量资料,过程异常艰辛。

▲陈望道影视形象

为了保持绝对的专注,他从早到晚待在柴屋里,几乎不眠不休,陈望道母亲看着儿子身形日渐消瘦,心疼不已,时常半夜给他加餐。

有一天晚上,老人又端来了香喷喷的粽子和红糖,希望给他暖暖,结果陈望道阴差阳错吃了不少墨汁,也就是开头的一幕,期间他毫不自知,被母亲指出来后连连苦笑,还跟母亲开玩笑说墨汁是甜的是真理的味道。

▲陈望道影视形象,《觉醒年代》

幸好陈望道的苦没有白吃,一个多月后,他顺利完成了所有翻译,走出大门的时候,村民看着蓬头垢面的他,一脸狐疑,陈望道却哈哈大笑,心情非常舒畅。

之后,经过陈独秀的亲自校订,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史上第一本中文版《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炉,首印1000册,大小32开,56页,总共22000字,没有序言没有目录,开篇即是正文,受到了空前的热烈追捧。

▲《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

与其他译本的异同之处

1920年8月,首印的1000册很快销售一空,虽然当时由于印刷厂失误,将“共产党宣言”五个字错印成了“共党产宣言”,中间也有不少错别字,但依然没有阻挡人们的购买热情。

不到一个月后,出版社又重印了千册,直到1926年5月的时候,已经被印刷了17次之多,直到1930年才出现了“替代品”,即“华岗译本”。

和陈望道译本不同的是,华岗译本依据的是1888年出版的、由恩格斯亲自校阅过的英文版《共产党宣言》,客观来说翻译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用词也更加精准,更接近马克思的本义。

▲继陈望道之后,浙江龙游人华岗第二个翻译《共产党宣言》。

华岗译本中传播最广的是它的最后一句“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这个版本在当时也有很高人气。

陈望道译本和华岗译本相同的是,他们都采用的文言文,不同的是经过十年的发展,华岗译本翻译精准度更高,不过即便如此,陈望道译本在当时的地位依然很高,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的第一本马列入门专著。

十几年后,1936年毛泽东对美国记者斯诺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他说的第一本就是1920年出版的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当时鲁迅也称赞陈望道说:“这次埋头苦干,把这本书译出来,对中国做了一件好事”,他说的“这本书”就指的是《共产党宣言》。

▲鲁迅

在华岗译本之后,中国又相继出现了成仿吾、徐冰译本(1938年),博古译本(1943年8月),莫斯科译本(1948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博古译本,因为此版本第一次采用了现代语法,读起来更加通畅,更符合当代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是建国前流传最广、印刷次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版本。

建国后,又出现了很多版本的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纸张、包装更加精良,注释更加完备,不少还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不过,在这么多版本的《共产党宣言》里,人们最念念不忘的恐怕还是陈望道译本,虽然它的翻译质量不是最高的,包装不是最好看的,读起来也非常拗口,但它作为中国最早出现的马列著作译本,是很多党的先辈们的启蒙老师、领路人。

从这一点来说,陈望道功不可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蘸着墨汁吃完粽子,这是什么味道
陈望道——别人翻译的是书,他翻译的是一把给中国的钥匙
译者||陈望道与他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汉译本
诗诵党史:《共产党宣言》中文本出版
我眼中的名人陈望道先生
信仰之光|陈望道:信仰的味道比糖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