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家宅85号

曹家宅85号

文:Eagle

曹家宅85号坐落在浦东曹路很不起眼的一座公园的一侧。据浦东区文物保护局记载:此宅1933年建造,面积290平方,属个人财产。

宅院坐北朝南,大门上方有汪精卫题写的四个大字“旧绪重光”,因动荡时期被毁,字迹模糊,依稀可辨。

从进宅院的第一天,小院独有的个性设计一直诱惑着我的好奇——曹家宅子的原主人姓甚名谁?和汪精卫有着怎样的联系?“曹宅”主人在当时的“一·二八事变”后的战火烟云中挑选对当时来说还如此偏僻又隐蔽的地方建造宅院是何用意?为了避开战乱保平安?还是为了和汪伪政府方便秘密接触?

……

太多疑问在我的心里形成了谜团。

 庭心(一半院子,一半厅堂,厅堂的门已消失

小院的布局很独特,为一正两厢三庭心(院子、厅堂、后院)四合院式建筑。院内面对两间,厅内面对三间堂与后院之间的走廊尽头三间斜对相连,旁边一楼梯,扶摇之上,附层两间。

后院尽头一楼梯通往平顶房,平顶宽阔,有护栏围拢,“凹”字型,左有田地,右有湖水,远处是公园的美景,是休闲喝茶聊天之佳处,如今被各户用来晒洗衣物了。

楼梯采用的石粒混合,经过90年的风吹日晒雨淋,至到今天还是那样坚固和完整,可见当时做工是多么结实和细密

平房顶可一览后面的公园美

每次下班回家,站在门口,看着气派的大门,我的心里总是感叹:此房的设计者一定是个留洋归来、才华横溢的建筑学家,不仅精通洋文,对西方的建筑也颇有研究和喜爱,不然,怎么能设计出如此复杂交错、层层叠叠又有美感的混搭庭院呢?

气派的大门

大门的气势堪比欧洲教堂的外观之美。正门的两侧凸出的立体墙体有点像罗马柱的感觉。凹进去的一层是上面呈圆角、下方呈直角的门洞墙体。再凹进去一层便是两扇木制大门了。这种渐次凹进缩小的层次很有艺术透视的感觉。门洞上方两条凸出的隔线直连最外层立体墙体的拐角隔线,突出了上方汪精卫题写的长方形的“旧绪重光”牌匾。

牌匾上方是一个典型的海派式的曲线遮顶,再往上又是一截墙体,两边雕有瘦高细长的菱形花纹,迎合着最上面——重点部位——三角型的尖顶,上面有对称的几何图形,边缘有粗粗细细、渐次凹进的雕刻条线,层次分明、别致又细腻,美感十足,俨然戴了一个皇冠……

真是让人感叹又称赞。

这种建筑风格融合了当时中外的很多元素——古典、精致、高雅、时尚,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更是一种“海派式”的文化交融。或许为了体现“曹宅”主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威望,设计师一边追寻着理性思维的设计模式,一边又融合着当时主张“随和”的文化气息,为曹宅打造了独一无二的具有“曹宅”“清静淡雅”的建筑风格……

可想而知 ,这位“曹老爷子”的社会地位非同一般。 

看完大门,目光不由自主又要往两边看了去,两边还有宽大的墙体和两扇侧门呢!

两边的侧门和正门的木门高低宽窄基本相近,只是全部简单了去。门的上方还是典型的海派的曲线遮顶,呈现一种简约之美。

侧门

眼睛继续往两边望,侧门的外侧又各有一扇大大的窗户,窗户的高度和窗顶均和侧门的高度等同并装饰一致,上方各有一圆盘型双棱线的换气格栅孔,这完全是按上海人的生活习惯建造——朝南,低窗,大开间,冷暖舒适……

沿着窗户往上,直到顶端,一面大大的内嵌着雏菊扇形的半圆造型又壮观的立在上方,这又融合了古典元素。

墙体很长,由泥石混合而成,呈现出一种黄灰的颜色,采用横向线条隔成了一个个长方块,让人视觉上不会觉得单调和直板。

有美感的不只是艺术性的大门,整个院落的布局和各个部位,都充满了个性和艺术性的设计。房顶的灰瓦一看就是上个世纪的手工制品,但这个手工又是那么工整、统一、规范,大小厚薄很是匀称,可见工匠者技艺不凡了。

房顶采用传统的中间高、两边斜下的建造方式,屋脊高高的矗立在中间,两边一行行的瓦片铺排下来,这样的铺排方式不但方便了瓦片之间的顺势套排,最重要的是,可以使雨水顺着瓦片顺流而下。

当然,这样的房顶完全是中国传统的住宅院落的建造模式。但是,美感有时却在细节之中,每一排最后的一片都是半圆型的瓦当,上面镶着各种各样的花草、虫鱼鸟兽等图案,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整齐划一,仿佛一排威武的士兵拿着盾牌抵御外界的侵袭……

眼睛划过房檐,下面的每一扇门,都采用了上好的木制框架,门眉上有着精致的雕刻,门脸分割出大大小小、规律有序的矩形格子,外小里大,主次有序,立体分明,体现一种内韵之美……

我常常站在院子中央,转着圈儿看着庭院的布局和边边角角的雕刻点缀,脑子里总会想象出庭院当初的辉煌和壮观——

一个低调的大户人家,“曹宅老爷子”也许是一个文人雅士,时常坐在书桌前,一杯香茗,时而龙蛇走笔,时而读书看报,时而背着手在房间跺来跺去,“老爷子”虽然隐居在此,但上海的战乱却时刻关注……及少抛头露面,但结交的都非等闲之辈,如汪精卫……

我时常仰望着楼上的房间,想着那应该是“老爷子”的书房,庭堂内侧是他的卧室,有知书达礼的夫人,有聪明乖巧的女儿,有英俊有为的儿子,有三四个仆人,仆人就住在院子里的两间房子……

……

如今,庭院还在日渐破落和衰败,但残留的美观和精致没有因为岁月的摧残和毁坏而尘封起来,它的美,依然存在。

关于“曹宅”的故事没有地方可以捕捉,我曾走访过这里的老人和邻居,但大多是外来的,在我认为最知情的房东,原来也只是替别人管理租房事宜,对“房主”信息也一无所知。

"曹家宅85号",看着门口由文物局订上去的牌号,我的思绪一片一片散开了去……也许多年以后,这座宅院将彻底隐入尘烟,连目前能见证的一砖半瓦也会永远消亡……

历史见证着一切,也抹去了一切……

天地万物,自然循环……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叙永“啟贤庄”遗迹
老祖宗俗语:“门开进财,户闭福来”
老爷子改看大门了
苏州北半園
大门的格局及朝向
成语里的中国建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