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羽生结弦:冲击三连冠失败,你仍是全亚洲妈妈最想要的儿子!

羽生结弦!

尽管羽生最终并没能如愿完成自己的4A挑战(4A是目前已知的花滑6种跳跃基础动作的四周跳中,唯一未被任何选手在比赛场合攻克的),结果并不完美,但这仍然是一场华美尽致的表演。

作为66年来唯一蝉联冬奥会男子花样滑冰的选手,他并不缺一块奥运金牌。但他就是来挑战极限的,守一座守不住的城,打一场打不赢的仗,正像这次选曲的电影背景一样,他从一位青涩的少年眼神逐渐坚定,成为了一名战功累累的将士,“成败也当笑看”。除了开场的失误,他整套动作的音乐服装编排,都依旧美若画中人。

作为一名外国选手,能在中国有如此高的人气,羽生结弦恐怕还是第一人。高人气始于他的一骑绝尘的高超技术,以及仿佛为花滑而生的修长身姿和清隽的面容,在欧美选手称霸的赛场上,宛若一缕来自山雾间的清风。最出圈的比赛视频,是上一届冬奥会夺冠的《阴阳师晴明》,羽生结弦贡献了堪称史诗级的表演,当时央视解说陈滢,把诗词歌赋中形容男子最美好的词都留给了他:“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我想那一场比赛,他也真正地滑进了中国人的心里。但真正让粉丝“死心塌地”的是他360°无死角的素养和人品,让人津津乐道的小细节一抓一大把。比如:2014年11月中国杯,他在赛前热身与中国选手闫涵发生相撞事故,羽生结弦在包扎完伤口后,脑子里想的是赶紧找到闫涵询问伤势情况,然后裹着满头血完成比赛;2017年花滑锦标赛中,羽生结弦发现中国选手金博洋的国旗在摄影师的角度中是反的,主动上前帮忙整理,对中国国旗表示了极大的尊重;2018年平昌冬奥会,羽生结弦主动拥抱金博洋予以鼓励,也曾几次用中文对金博洋说“天天加油!”

如果要概括喜欢上羽生结弦的原因,一句“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再合适不过。作为多年的花滑迷,我想和大家聊一下热搜话题之外的羽生结弦,撇开那些炫目的冠军光环,他有更多值得挖掘的宝藏。#1“如果当初父母逼着我学花滑,我可能就放弃了”羽生结弦4岁起就开始学花样滑冰了,一方面是因为他体弱多病还患有哮喘,父母希望练滑冰能增强体质;另一方面他是姐姐的跟屁虫,姐姐学的东西他也要跟着学。

刚踏入花滑的小羽生,就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小孩,被父母塞进了一个培训班。

面对训练的枯燥和乏味,羽生会时不时的开小差,他每次都盼望着冰面修整的时间能长一点再长一点,这样就可以多休息一会儿。小时候的教练筑章一郎就吐槽过他注意力不集中:“45分钟的训练课才开始,他五分钟之后精神就开始不集中了。”

甚至在训练了两三年之后,他也没有笃定要坚持下去。比起滑冰,羽生结弦更喜欢棒球,因为爸爸是棒球教练,他一度也想成为职业棒球手。

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每天放学背着书包就得直接去冰场训练,周末还有晨练。为了能让羽生参加全日本初级花样滑冰锦标赛,教练还会给他上单独的小课。地狱模式的训练挤满了他全部的时间,羽生对训练的厌烦情绪达到了顶点……于是他鼓起勇气跟爸妈谈判:“我想打棒球。”没想到爸妈听了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那就别滑冰了呗,打棒球也不费钱。”爸妈的态度,展现了极度的包容和尊重,要知道当时的羽生,在比赛中已经拿了不少的奖,而且先天极佳的柔韧性和身体协调性,都让专业选手和教练惊叹,这绝对是个天赋异禀的好苗子!

但是当他说出更想打棒球的时候,完全没有遭到任何的强逼和施压,这反而让年纪尚小的羽生开始认真思考,自己为什么要滑冰?肯定是因为喜欢,羽生虽然讨厌训练,但却很喜欢比赛,6岁的时候第一次参加比赛拿了金牌后,他就把俄罗斯冰皇普鲁申科当成了自己的偶像,普鲁申科每次在领奖台上都会把奖杯高高的举过头顶,让所有人都能看到,羽生就特别想和普鲁申科那样,穿着华丽的演出服,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而一切只是刚刚开始,又怎么能轻言放弃呢?孩子对某样东西的坚持和热爱,从来都不是被父母逼出来的,而是源自于他们内心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探索,就这样,羽生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花滑,就做到最好,在他心中,梦想的种子悄悄埋下。小学四年级,留着和偶像同款蘑菇头的羽生结弦,如愿以偿拿到了全日本锦标赛B组的冠军。

#2不是每个冠军背后,都站着“虎妈”

第一次拿到全日本冠军后,11岁的羽生结弦对着镜头,略微羞涩而又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目标:“我的目标是拿到奥运会金牌!”

而在羽生的冠军之路上,给到他最多支撑的,当然也是他背后的家人。特别是羽生的妈妈由美,她不是那种常见的、冠军运动员背后挥着鞭子的虎妈,却用最温柔细腻的方式,无微不至的照料着羽生。

羽生家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家庭,妈妈为了节省开支,亲手为羽生制作比赛服。从未用过针线的母亲,硬是从零开始学起。密密麻麻的水钻,都是母亲熬夜缝制的,她知道羽生的身材纤细,量身定做的演出服才能最贴合,多加点水钻在表演上的观感也会更有魅力。

妈妈是儿子花滑路上的同行者,不管是去外地比赛,还是出国训练,她的陪伴从来不曾缺席。羽生17岁的时候,远赴加拿大去金牌教练布莱恩-奥瑟的俱乐部训练。刚到加拿大的第一年,语言不通、饮食不适应。教练和他说英语,他只会简单的回答“yes”,那时的羽生,也曾和妈妈抱怨,要不要就这样回去日本?就像小时候一样,妈妈给了他充分的选择权和自主权。“你来决定吧!如果不练,那我们现在就放弃花滑!如果练,那我们就从学英语开始,就从自己上街试着说英语买东西学起!”内心最忐忑不安的第一年,妈妈陪着他训练,打游戏,听音乐,寻找食材做羽生喜欢的日本料理,把温哥华打造成了异国他乡的另一个家。3年之后,羽生就把自己的名字,挂在了俱乐部的金牌墙上。

母子之间私底下也像好朋友似的无话不谈,每次比赛之后妈妈都会帮他一起分析。羽生曾在2016年的波士顿世锦赛遭遇滑铁卢,当时的他一瞬间跌入谷底,甚至开始了自我怀疑。而妈妈只是轻抚着他说了一句话:“不要急,慢慢就好了!再耐心一点。” 就是这一句话,羽生慢慢地恢复了自信,也愈发地坚定。不仅是生活,精神上的支持,由美的强韧,也让羽生结弦养成了更加强大、坚韧的性格。

#3天才不过是无数次跌倒后,又无数次的爬起从起点开始,羽生结弦就比别人注定多付出更多。

天生的哮喘令他很难维持高强度的长时间训练,往往别人练30次完成的动作,他要练60次才能达到同等效果。

很多次比赛,羽生都精疲力竭的扑到在了冰面上,然后在场外大口大口的喷哮喘喷雾。

青少年时期的教练阿部奈奈美评价:“我认为羽生结弦是天才,但他和别人所说的天才有点不一样。他会比别人付出多一倍的努力,他会为了将天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而努力。这种努力的方式,才是他真正天才的地方。”

在体能上天然的弱势,只不过是“升级打怪”的路上最不值得一提的挑战。在花滑美丽外表下掩盖着一个残忍的事实,那就是它对身体的损耗是致命的,长期的高强度的训练对羽生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都造成了不同程度不可逆转的伤病。

最严峻的一次挑战发生在2017年11月的NHK杯上,羽生在赛前练习的时候不小心跌落,右足韧带严重拉伤,只能靠拄着拐杖走出会场。而此时,距离2018的冬奥会只剩下三个月了。

为了确保能出席冬奥会,他放弃了更稳妥的治疗,咬着牙开始奥运赛前的集中训练,但前两个月根本没办法在冰面上站稳。不能上冰训练的时候,羽生结弦就自己对应着伤势情况,研究人体解剖学的相关的论文,给自己制定合适的训练内容和计划。

他反反复复地看比赛视频,用“意念法”在大脑里模拟,怎么旋转,怎么跳跃,怎么发力……然后在镜子前一遍又一遍地转身,抬手。

直到赛前一个月,他才靠着吃止痛药和冰敷,重新恢复训练。所以2018年平昌赛场上,那一曲堪称完美的《阴阳师晴明》,绝对称得上是花滑史上的一个奇迹。他凭借着317.85的高分,取得了断层式的胜利,成为了66年来唯一蝉联奥运冠军的选手。知道这背后的艰辛,你才能理解为什么CCTV的解说词里总会有这样一句——羽生结弦,一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选手,他取得今天的成就,值得全场观众全体起立鼓掌的回馈。

#4最大的武器,是率真的内心在巨大的荣誉和名利面前,无论是羽生,还是他的家人,都非常的谦和。在蝉联奥运金牌后,羽生结弦和家人在家乡仙台常去的一家餐厅里,悄悄出现了这样一封信,信是羽生结弦的外公写的:“实在抱歉这么晚才向各位表示感谢。对于我的孙子结弦,一直温暖应援,真的非常感谢大家。现在静静回顾,我们最高兴的二连霸也过去了。结弦也说:希望这个时刻成为自己人生的起点,做一个配得上金牌的人。作为祖父母,也没有比这之外更开心的事情了,请结弦不要忘记这句话,希望他的人生能谦虚正直的活下去。话虽如此,但他还是个23岁不够成熟的孩子,今后也承蒙各位的多多关照。”看着这温润的文字,大概就知道,为什么这个家庭,能培养出羽生结弦这么平和、低调,谦和的性格。陪伴在他身边将近10年的理疗师菊地爷爷说,“这孩子最大的武器就是他率真内心。”

这样的笑容,从小时候开始,就一直没有变过。

在课堂上,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同学对他的评价是“认真,很有趣”,想看一下传说中的3周跳,他就立刻去走廊上”咕噜咕噜“旋转起来。

在比赛结束后的采访中,羽生结弦为了不挡住队友采访的镜头,就猫着腰偷偷地从背后爬着“溜”走。

在花滑队员日常小视频,什么集体开小火车、走模特步……全都有羽生结弦的身影!

每次在他比赛后,赛场都会下起“维尼熊雨”,他会俯身一个个捡起,直到自己抱不下为止。

羽生喜欢维尼熊,还有一个小插曲,那是2011年的时候,仙台大地震,有一个大哥哥带他走出冰场,送给他维尼熊的纸巾盒,从此他没有维尼熊纸巾盒的陪伴就会无比落寞,他比赛的场边都会有维尼的陪伴。

也是在那一年,亲眼目睹了家乡地震后的惨状和亲人朋友的流离失所,羽生再一次体会到花滑对于人生的另一重意义:“人绝不是能单独一个人生活下去的,是被支持、被守护着的。我想成为如夕阳笼罩街道那般温柔的人。那我能帮大家做些什么呢?我想唯一我能做的,别人又替代不了的事,那就是滑冰。”

之后的五个月,羽生一口气接了60场商演,费用全部捐给家乡灾后重建。随后他又出版了一本自传《苍炎》,记录了从4岁接触滑冰到2012年世锦赛的一段人生历程,并把版税都悉数捐出。

最后,我把一段羽生结弦访谈中,我特别喜欢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在连续夺得大赛冠军之后的记者会上,很多记者追问羽生结弦:“现在全日本的爸妈都在关心,要怎么样才能培养出像你这样出色的孩子?你能给我们讲讲吗?”羽生这样答到:“我就是我。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人类,十人十色(人各有不同)。我也有很多的缺点。但是我觉得应该不仅仅关注缺点,要是能够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孩子)也会开心快乐的成长吧。”

我想我们的妈妈们,最近都追看了不少奥运冠军的励志故事,虽然羽生结弦是全东亚妈妈都想要的儿子,但想要复制出他的人生,很难很难,不管是竞技体育、学习、人品修养,他都做到了天花板的程度,但就像他说的那样,只要我们能够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那么每个孩子都是妈妈心里独一无二的冠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羽生结弦:冰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这儿子是怎样养成的?
羽生结弦这位天才冬奥会冠军的养成,看起来家长可以轻松复制啊
你们的新老公羽生结弦,网友盛赞他是46亿年才产生的奇迹
官宣退役!羽生结弦,终于走下神坛了?
羽生结弦:普普通通的冰上王者
羽生结弦,一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选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