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岁来月经,9岁身高锁死1.5米!”娃被“催熟”都是因为它

现在性早熟的孩子越来越多,但周末接到了朋友的电话,还是有点意外,她家小女孩才 7 岁半,居然也中招了。
生长发育科的医生告诉我,现在性早熟的比例非常高,基本上每20个儿童就有1个有性早熟的症状。而这当中,女孩的发病概率是男孩的 4 倍。
哎,大家一定要定时关注孩子的生长变化,别因为忽视而耽误!另外性早熟或许除了吃相关的我们要注意,更要👀环境杀手,具体后面和大家展开说。

比我朋友的孩子更早,长沙一个6岁的小女孩晗晗,因疑似来月经被妈妈带去就诊。

结果医生经过B超检查发现,晗晗的乳房已经有发育变大的迹象,盆腔里还有一个囊性包块!

而更多孩子的性早熟则会表现为突然身高猛涨。
最近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接诊了一个9岁女孩。她在一年内窜了10厘米,长到了1.4米,在班里属于高个子。
本来家长还很开心,但在儿童体检的时候,医生发现她的骨龄已经超龄2年,达到11岁的水平。根据骨龄检查结果,她未来的预测身高只有 150 厘米
让人痛心的是,按照父母的身高预测,悦悦的遗传身高本应该可以达到 162 厘米的。
骨龄是比年龄判断孩子生长更科学准确的指标,反映的是骨骼发育以及骨骺闭合情况。
如果骨骺已经闭合,也就是人体骨骼的生长板完全骨化了,即使补充营养或使用药物也无济于事了。
而只要骨骺还没有闭合,骨骼就还可以通过营养、运动、激素调节继续生长,也就是还能继续长高。

既然说到了性早熟,对咱们来说,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判断自己的娃有没有性早熟了。

中华医学会指南的判断标准是,女孩8岁之前出现第二性征,包括乳房发育(单侧或双侧),阴毛、腋毛生长,或者10岁之前出现月经初潮。
男孩表现为9岁之前睾丸增大,阴囊皮肤变薄、颜色加深,阴毛、胡须生长,或者11岁之前声音变粗、遗精等。
另外,无论男孩女孩,身高突增也是“性早熟”的一个明显信号。
孩子如果在青春期前年增长身高超过8cm或在青春期间持续快速增长超过12cm就一定要提高警惕了。
当孩子有了“性早熟”的症状,要进一步带孩子就医判断“性早熟”的类型,对症而治。
有的“性早熟”属于中枢性性早熟也叫真性性早熟,此时控制性发育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提前激活,孩子的性发育就真正启动了,可能需注射抑制性腺发育的药物。
就好比一辆汽车,引擎(HPGA)提前启动,油门(性激素分泌)被猛踩,车身(身高增长和第二性征)飞速前进,但燃油(生长潜力)很快耗尽。
另一种是假性性早熟也叫外周性性早熟,是因为一些疾病或用药等原因诱发的性发育提前。
这时孩子的性发育车辆还没有真正启动,但是有人在推或者有马在拉着车移动,是外力作用下引起的。
此时需要找到病因,用切除肿瘤包块、停用激素类药物等方法阻断外力产生作用。

那到底是哪些因素让这辆本该正常发动和行驶的车,各种出 BUG 呢?

一般在就是“吃”、“屏幕暴光”和“环境杀手”三方面。
第一、“吃”的烦恼
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打鱼晒网》报道过一个特殊男孩,这个男孩的乳腺过度发育,甚至大到 D 罩杯,实际上他得了一种“男乳发育综合症”。
男孩由于肥胖,雌性激素升高速度比雄性激素还快,乳腺就会暂时性过度发育。
这个男孩平时最爱吃的就是炸鸡、膨化食品,体重严重超重,本来就不爱运动的他越发懒得动。
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都好了,补品吃的也越来越多。
许多家长特别是老人们总想变着法地给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好好补补。
人参乌鸡汤、海参小米粥、蜂王浆水、牛初乳等等好东西轮番上阵。这些大补食物最容易引起孩子激素的变化。
还有奶茶、甜点、冰激凌等孩子最爱的高糖食品也会间接刺激“性早熟”的发生。
这样一来,大家又开始谨小慎微,鸡肉不敢买了,豆浆、蜂蜜不敢喝了,可口的反季节果蔬也不敢吃了。

这些食物一度被认识是影响人类性激素变化的重要因素,但后来倍证明大多数是“背锅侠”

就比如,豆浆虽含有的“大豆异黄酮”,但这种植物弱雌激素与人体内的雌激素并不相同,不能直接影响人类激素变化。
反季节蔬菜生长过程中虽然用了生长激素,这种激素只对植物有作用不对动物细胞产生影响。
被激素催熟的鸡鸭鱼等肉类对人体有危害,但是咱们国家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性激素等激素类药物。因此,从正规渠道正规厂家买到了肉类还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总的来说,大家最重要的是掌握“避免进补和肥胖”的原则。

第二、“屏幕曝光”的代价
不仅是吃的,电子产品也有“催熟”的作用。
这是有一定依据的,《中华儿科杂志》认为“每天使用电子设备超 2 小时的儿童,性早熟风险增加 30%”。
加济大学内分泌学家 Aylin 做过一项实验,他发现,当未成熟的雌雄大鼠长时间暴露在 LED 屏幕发出的蓝光下,其成熟迹象比其他大鼠更早显现。
这是因为电子屏幕一般都比较亮,散发的蓝光会限制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不仅对睡眠有调节作用,还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有抑制作用。
长时间看电子产品,还包括晚睡熬夜、开灯睡觉等坏习惯,都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孩子的睡眠不足,极有可能促使性腺轴提前启动,增加性早熟的风险。
电子产品除了“物理攻击”之外,还会“精神攻击”。
网络上一些无孔不入的成人内容、言情内容,儿童如果过早接触,不仅会产生自卑心理,还会刺激性腺轴发动。
第三、隐形的“环境杀手”
其实比起上述两大元凶,第三大杀手最为隐蔽,我们也相对容易忽视。那就是环境杀手。
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说:“现代儿童正遭遇多重环境因子的协同轰炸,这些隐形因素其实远比单一食物危险。”
杭州一个 8 岁小女孩婷婷,身高猛涨,胸部发育。
婷婷妈妈很困惑,她很注意婷婷的饮食和习惯,不吃快餐、不贪恋电子产品,怎么还是逃不过“性早熟”。
后来医生判断,罪魁祸首可能出现在婷婷每天用的塑料饭盒上(含有双酚A)
不仅仅是饭盒,其实很多塑料制品,包括保鲜膜、矿泉水瓶、儿童玩具、运动器材、文具用品都可能会含有一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又称环境激素)
央视曾曝光过福建省对于球类、球拍、跳绳等运动产品的检查,有的产品中增塑剂竟然超标 200 倍,可想而知,孩子们在环境激素中暴露有多严重。

所以对于这一点,大家反倒要重视起来!
一定要叮嘱孩子在用文具或玩具的时候,不要啃咬,用完及时洗手,减少环境激素进入人体的机会。
OK妈最后叨几句:
哎,这个时代当爸妈的真不容易,身处这么卷的氛围,孩子有那么多要操心的事。
上个月有好朋友找我说她的月经周期突然发生了一些变化,量也减少了很多,她突然有些惶恐。是不是意味着更年期也快来了~
我说应该还不至于马上就到,但确实我们都到了不得不服老的年纪了:“还记得我念初中的时候,总是想不通爸爸那时候干嘛吃各种保健品。但现在真的理解当时的他了,我只会比他过犹不及
所以,我们也真的别太为孩子的事情焦虑,日子一天天熬着会过去,孩子一天天终会长大,咱们该了解的了解,该重视的重视,做到尽力就好!
❤️爱大家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53万儿童“性早熟”,家长注意6件事,别让孩子过早催熟
孩子“性早熟”发病率显著上升,这几个坏习惯要避免!
怀疑孩子性早熟做什么检查?
女童8岁就来月经?儿童性早熟要怎么治疗?
打抑制针会抑制长高吗
担心孩子早熟、长不高?导致早熟的3类食物,孩子再馋也别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