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要不要和孩子做朋友


说起“和孩子做朋友”这个教育观念,我们能联想到什么:


  • 与孩子愉快的谈天说地,
       气氛特别轻松自在;
  • 觉得跟孩子能像朋友一样相处,
        是很成功的教育;
  • 让孩子的天性自由释放,
       在一个快乐不压抑的环境快乐成长
  • ··· ···

然而,
  • 当孩子考试考砸了;
  • 做错事甚至把你气到抓狂时;
  • 孩子情绪不佳的时候
  • ··· ···
这些场景下,我们是不是也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了孩子呢。

心理专家王艳梅曾解读为什么家长想和孩子做朋友,现在的父母,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父母,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亲子关系里有比较多的控制和压抑,在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养育时,有些家长沿袭上一代的教育方式,有些则进行反省和学习,想营造平等、自由、尊重等全新的亲子关系。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家长自我疗愈的过程。

作为一名80后妈妈,我也曾非常赞同跟孩子成为朋友关系,但在孩子不断的成长过程中,更发觉有些时刻,不应是以朋友的身份去与孩子沟通,而是以父母的身份作为榜样或者权威去引导和共情。

所以,相比跟孩子做朋友,父母的责任远比朋友更重要,更复杂。

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

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如果角色错位是危险的。

刚刚会走的幼小动物倾向于追随它在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客体并很快与之建立很难改变的依恋关系,这种现象,劳伦兹称为“印刻”。小鸭子刚刚破壳而出后,会立刻把鸭妈妈当做印刻的对象,跟在
妈妈身后到处跑,留意妈妈的行为和移动轨迹,直到自己变成一只大鸭子。当然,鸭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小鸭子的印刻本能依然发挥着作用,只是目标会变成离自己最近的能移动的事物:比如一只狗,一个玩具、但毋庸置疑,小鸭子想要顺利长大,无论是什么都无法与鸭妈妈相提并论。

而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一样,父母就是孩子的引导者,孩子自然的接受对方的教育和指导,各自位置十分明确, 孩子会更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孩子和父母之间更是无法割舍的血缘关系,这已经决定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定位是不可逆的。赋予了孩子生命,养育孩子成长的责任,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本身就是一种权利。

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


父母作为权威,帮孩子确立规矩和界限

确立界线和规矩,这意味着父母需要承担起作为父母的责任。
尤其是法律法规,道德伦理,包括孩子成长中的安全意识、教养习惯等等,都是由父母的权威角色来完成。让孩子明白哪些是很重要的界限,是辨别是非对错的基本准则。

还记得热播综艺《爸爸去哪儿3》播出期间,刘烨父子俩一直占据各种热搜头条,可爱的诺一有礼貌懂事,还会贴心的照顾妹妹,诺一被夸赞教育的真是太好了。尤其是刘烨与诺一的亲子关系,有时候像朋友,但遇到关键问题,刘烨一定是展现了父亲权威的角色。

有一个场景是刘烨在向村民打听地址,诺一反复叫着‘爸爸,爸爸,还是给你吃吧’,不断得打扰刘烨与村民的对话。平时觉得大家也会遇到孩子打扰我们谈话的时候,这种时刻,你是不耐烦的处理,还是有什么方法?

看刘烨的处理方式,当时没有说什么的刘烨,在事后蹲下来严肃地说:“诺一、诺一,爸爸在跟别人的讲话的时候,不要一直打断,这是咱们家里一直在讲的,对不对?这不礼貌,这是对父母的不尊重,知道吗?” 在告诉诺一的时候,爸爸的权威角色上线,但是他尊重孩子,蹲下来平等的和诺一沟通,语气是温和而严肃的,这让诺一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错误,而想起爸爸说的,这个是家里有的规矩。

无论爸爸妈妈哪一方,都难免给孩子立规矩,说界限,这就是父母的权威。也是脱离于朋友角色之外的重要责任。

不做朋友,可以与孩子怎样相处

1

无条件的爱

孩子对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而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呢?
有多少次孩子发现,原来你爱成绩好的我,而不喜欢成绩差的我了呢··· ···
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不是对孩子溺爱,而是温柔而坚定的爱。

2

尊重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万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跟孩子做朋友
致父母: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和孩子做朋友
可怕的两岁T2背后居然藏着这个奥秘,影响未来30年啊!
父母,应该让孩子有所敬畏
父母忽视这一点,孩子很难有规矩
家长和孩子做朋友?伊顿前校长:父母权威很重要,先设立3个界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