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这两类员工在,公司迟早玩完

无论哪个组织里,都一定会有这样的人:他们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十分懂得为人处世,口才也是一流……然而,就是这些表面看起来“无懈可击”的人才,往往很可能会给组织带来灭顶之灾。

到底是为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常识君|有话说

01

传染性超强的“放手”癌

可以毁掉一个组织的人有很多种。其中最为恶劣的是以下两种:

1)撒手不管,满不在乎——“放手型”。

2)天方夜谭,理想主义——“以为型”。

如果这样的人成为管理人员,特别是成为负责人或干部,组织会在短时间内变得一塌糊涂。

下面举一个某制造商的实际案例。

该制造商人事变动,任命了一名新的业务部长。虽然这家企业在此前已经稳定持续盈利了几十年,但是新业务部长走马上任之后,却突然出现了赤字。因为工厂生产的残次品率过高。

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残次品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如何将残次品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制造商之间有这样的一条经验总结:“出现残次品的原因,七分在研发,三分在工厂。”

也就是说,出现残次品的原因多在研发部门。

但是研发部门不这么想:“设计者在进行研发时考虑了方方面面。出现残次品的原因多数不在研发部门,而在生产一线。”

在佳能公司研发部门工作时,我也曾一度这么认为。

然而当我成为生产本部长,统筹所有业务部门的样品生产后,曾对样品机生产出来之前出现过的所有问题进行检查。结果发现行内的那条经验总结正确无误。

由于生产一线的问题而生产出残次品,其深层原因还是源于研发部门。

如果设计者能为一线操作人员考虑得更多一点(例如,设计得更易搬运、更不容易掉落),有七成的问题可以化为无形。

出现残次品的原因七成在研发部门,余下三成中的七成还应归结于设计者没有充分为生产一线考虑周全。

所以,工厂的责任只占全部责任的一成左右

从那以后,我就时时给自己敲响警钟,设计者在研发时应该充分考虑生产一线,在降低残次品率、方便作业上下功夫。

如果出现了残次品,不论时间早晚,不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开发人员应当立即赶到工厂,检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了解生产现场的技术和理论需求,并坦率、谦虚地开展学习。

这样,设计者和公司的技术水平都能得到稳步提升。

在这期间,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不能让设计者承担全部责任。

研发部门的负责人也应该和设计者一起到工厂去,与一线操作人员共同解决问题。

此外,统筹研发部门的事业部领导也应该到现场亲自指挥,负责积极应对。

如果上司做到了这种程度,整个工厂和设计团队也会产生紧张感,积极寻找和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

相反,如果在出现残次品之后,不负责任的上司撂下一句“这件事就交给你负责了,机灵点”,之后就把事情打发给下属,下边的人就不会绷紧神经,更不会用心处理。

工厂的工人会把责任推给研发部门:“都怪开发设计得有问题。”

研发部门又会把皮球踢回工厂:“都怪生产的时候没有按照设计好好操作。”

如此一来,残次品率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还可能愈演愈烈。

在这种“放手型”业务部长的影响下,原本兢兢业业、出现问题就赶到现场的研发部门领导也会模仿上司,把任务“委托”给下属。

这就像是恶性肿瘤一样,上司的“敷衍马虎、得过且过”会扩散到部下。

设计者和生产一线会很快失去应有的紧张感,这必然造成业绩下滑。

相反,如果上司能够坚定地负起责任,可以为部下树立榜样,那么这个部门的员工会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成长。

上怠则下怠,上贤则下贤。

人们都说夫妻在一起生活久了就会有“夫妻相”,上司和部下其实也一样。

与夫妻关系不同的是,公司里的上下级关系是十分明确的。

所以,上司也可以说是部下的老师

我坚持认为:“好的领导必须是好的老师。”每一位领导都应该铭记:领导者也应是教育者,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下属。

02

洞察“完美”谎言

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也天真地以为可以做到的人,会给组织带来灭顶之灾。

无论哪个组织里,都一定会有把事物描述得过于理想化,或者夸口能够百分之百成功的人。

更可怕的是,他们真的相信自己所说的话可以实现,并且夸口的方式十分巧妙,口才也是一流。

乍一看,数据和推理上没有任何瑕疵,而且提出者又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所以人们很容易上当受骗。

企业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录用员工时仔细核查他们的履历,拜访他们的导师,并且切实和仔细地进行入职教育。

俗话说“三岁看老”,新人在进入公司一段时间之后,也必须拥有身为一名职业员工应具有的常识和道德。

如果这些没有做好,他们很可能不按要求做报告,甚至省去应当进行的核查流程,最后再为了保护自己而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撒一个又一个谎。

然而,这些得过且过的员工长于嘴上功夫和表面经营,擅长在公司里为人处世,只是凭借人事流转稍微涉猎了一下各方面的工作便被认为是“优秀”的人才,并且可以出人头地。

对于领导来说,真正需要的人才要具有优秀的品格以及兼具深度和广度的知识架构,此外,还可以塌下心来深入从事一项工作。

只有善始善终才能完整地获得关于某项工作的全体验。让员工通过人事调动接触其他工作的初衷,也是让他们能够在这样的过程中升华人格、凝练智慧。

但是,最近很多人明明没有什么成功的工作经验,却被视为“未来的领导”,他们只是简单地接触了一下各方面的工作。

这并非没有理由——他们在轮岗的过程中学会了找借口的方法、偷工减料的方法,还有为自己开脱的方法。

处于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常常向员工灌输“快速判断、快速行动、快速反省”,即“三快”的重要性。

快速做出判断后就要快速行动起来,然后快速地对结果进行反省和验证。

如果每一名员工都能朝相同的目标奋进,共同进行“三快”的循环,那么企业就能凝结成一个坚不可摧的组织。

看上去优秀的人才,或是总爱找理由为自己开脱的人,最不擅长“反省”。

这种人越多,公司就越容易出现违法乱纪的事情——像是篡改产品性能数据,隐瞒产品事故,瞒而不报、混淆视听。

到头来,公司只能吞下这些人带来的苦果。

所以说,如果这些得过且过的新人在没有接受完整的新人教育,尚未形成优秀人格的情况下,简单地接触了各个方面的工作,精通了处世自保之术后,就混入了公司的领导层开始掌握重要工作,这对公司来说是极端危险的。

他们沾染的各种恶习就像是定时炸弹,一旦浮出水面,就可能让公司陷入极大的危机之中。

最甚者就像我刚才说的,变成不负责任的“放手型”领导,把盈利的公司拖为赤字。

对于领导的人才储备来说,真正需要的并不是轮岗,而是能让他们培养出优秀品格,掌握渊博的知识,感受成功的体验。

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到彻底地、善始善终地完成一项工作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员工在新人阶段能够遇到一位优秀的上司,就能得到锻炼,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相反,如果遇到的是一位不负责任的上司,就不可能成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从这一角度来看,新人时期遇到了什么样的上司,是洞察一个人未来成长的重要线索。

03

“社会惰化效应”和“社会促进效应”

人类天生是一种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生物。一旦成为领导,就要充分理解人类这一天性,并在此基础之上引领组织。

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斯·瑞格曼曾经在100年前提出了“社会惰化效应”(Social Loafing),即在集体作业中,随着人数的增加,个体逐渐惰化的现象。

在心理学中,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拔河实验”。

开始时只有一个人拉绳子,这个人会很自然地用上100%的力气。后来在他的身后再多加几个人一起拉绳子的话,他就不会像独自拉绳时那么卖力。

随着人数越来越多,每个人出的力就越来越少。当8个人一起拉绳时,每个人出的力就只有一个人时的49%左右。

工厂里也经常会出现同样的案例。

如果把熟练的工人和动作迟缓的工人安排到同一条生产线上,大家会在不知不觉中放慢速度,配合动作慢的人。

所以,在分配生产线时要考虑工人的水平

当生产效率降低时,有时减少生产线上的工人数量反而能提高生产效率。

美国心理学家弗劳德·亨利·奥尔波特则提出了“社会促进效应”。

这一效应是指:当周围有他人存在时,个人的工作会受到正面影响的现象。

例如,当有观众观看时,运动员和歌手会更加努力表现。也有研究结果证明,多人一起跑马拉松会比独自一人奔跑成绩更好。

这一效应也适用于企业的管理部门。窗口业务人员集中在一个大厅里工作,而且座位间隔更近时,工作更有效率。

然而,对于设计研发部门来说,座位太近并不是一件好事。他们需要的是能够一个人集中精力进行思考和工作的时间与空间。

领导应该综合考虑工作特征及人类特性,对人员的配置、办公室和工厂布局加以安排。

对于不怎么拿得出成绩的部门,有一种改进方法就是减少人数,仅留少数精锐,让员工增强紧张感。

在办公室布局方面,也需要根据工作的性质来选择较为密集或是较为松散的安排,用心营造一个更适合不同工种的工作环境。

作为领导,必须不断学习人类特性,不断地努力增强对人性的认识。

关于作者:酒卷久,佳能电子总裁。1967年加入佳能公司。1999年被委以重建陷入业绩低迷的佳能的重任,临危受命担任佳能电子社长。就任之后,因彻底杜绝浪费实现业绩反转,并且成功强化了佳能的财务体系,而被称为'改善达人'。在任期间,连续六年实现佳能业绩超过10%的增长,获得了700余项专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带好你的团队!
如何让领导看到你的成绩
职场三定律:要么狠 要么忍 要么滚(2)
37岁,3个孩子的爸爸,我被领导打击报复,从办公室赶到流水线打扫卫生
做个懂业务的HR并不容易,你要走的路还有很远!
一个普通的女工救活一个芯片制造公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