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吾族吾乡

吾族吾乡

文/阮建华

在阮姓族人中,流传有“阮无二姓”的说法,意思是阮姓人氏源远流长,出于同一个始祖、同一源流。在3000年历史长河中,子孙繁衍,一脉相承。不似有的姓氏,是多民族、多源流姓氏。

树发千枝木有本,江流万派水有源。资料记载,阮姓源出古帝王皋陶之后的阮国。阮国是皋陶的一个裔孙于商朝时建立的诸侯国,其国址在今甘肃泾川一带。商末,阮国灭,子孙以国为姓。后来,阮氏族人为避战乱和仇杀,分散到了全国各地。阮氏东迁,汉末三国时期在陈留郡形成望族。两晋以后,五胡乱华,阮氏开始南迁,宋元繁播浙赣闽粤湖广及越南。如今,阮氏一姓遍布中华大地,人口近千万。

泾川位于甘肃省东部,沿福银高速出陕西长武县即到达。笔者去年自驾新疆经过泾川。县城不大,但干净整洁。城北有河流过,水量不大但清澈,是为泾河,泾川因此而得名。泾河流经泾川后,与渭河在西安市高陵区交汇,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泾清渭浊、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形成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界限。成语“泾渭分明”是之谓也。泾川虽处黄土高原,但植被丰盛,降水量足,四季分明,想象在3000多年前,应该是宜居之地,成为华夏文明的腹地。

阮氏族人还应该记住的一个地方,是陈留郡(今河南开封)。汉末三国时期,阮氏一族在陈留郡形成望族,名人辈出。

阮瑀(192年-212年),字元瑜,年轻时曾拜蔡邕为师。因得名师指点,文章写得十分精炼,闻名于当时。相传曹操闻听阮瑀有才,召他做官,阮瑀不应,后曹操又多次派人召见,匆忙中阮瑀逃进深山,曹操不甘心,命人放火烧山,这才逼出阮瑀,勉强应召,请他做司空军谋祭酒官(首席军师)。阮瑀文学造旨很高。“士为知己死,女为悦者容”这一名句,就出自他的诗篇《琴歌》,是“建安七子”之一。

阮籍,阮瑀之子。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出生于汉建安十五年(210),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父亲死后,家境清苦,阮籍勤学而成才,天赋秉异,八岁能写文章,终日弹琴长啸。他少年时期好学不倦,酷爱研习儒家的诗书,同时也表现出不慕荣利富贵、以道德高尚、乐天安贫的古代贤者为效法榜样的志趣。阮籍与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诸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畅饮,世称“竹林七贤”。史料记载,因为阮籍才华横溢,名气很大,掌权的司马集团很想拉拢他,但阮籍和司马集团总是若即若离。阮籍曾经当过司马集团给他的一个官——东平太守。他骑驴上任,进了衙门便令人拆去隔墙,十几天后又骑驴离开,与当权者开了一个玩笑。后来他主动要了一个官,当了一名步兵校尉(中级军官),其动机就是看上了步兵营中有一位厨师很会做酒,而且营中藏有美酒300斛。在两任官职期间,他也每日只是与刘伶饮酒吃肉,成天醉倒在酒乡里,从不发表任何政治见解。晋文帝司马昭欲为其子求婚于阮籍之女,阮籍借醉60天,使司马昭没有机会开口,逐作罢。

阮籍担任步兵校尉时间最长,所以后世通常称之为“阮步兵”。历代关于“竹林七贤”的排序,阮籍总是名列第一,可见阮籍的在士人中的名望之高。其文学成就犹巨,对后世影响很大。

阮咸,阮瑀之孙,阮籍之侄。魏晋时期名士,文学家,音乐家,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在仕途上并不得意,任散骑侍郎时,山涛推举阮咸主持选举,晋武帝认为阮咸好酒虚浮,于是不用他。阮咸精通音律,发明了一种类似琵琶的乐器,后人为纪念他,将这种乐器命名为“阮咸”。阮咸生有二子,阮瞻,西晋时期任太子舍人。阮孚,东晋时期赐爵南安县侯,任吏部尚书。

吾族族谱记载,我们这一支出自陈留阮氏。幼时曾见村中嫁女,必在陪嫁木箱外贴上“竹林堂吉日谨封”的红纸封条,不知所以,渐大始知“竹林堂”为本族堂号,这一堂号也是为了纪念陈留先祖。笔者上世纪90年代当记者时,与时任武汉市政府副秘书长的阮成发(现任云南省省长)相熟,互相攀过本家,叙过族谱。阮成发老家在黄陂蔡榨阮家大湾,堂号也是“竹林堂”,其祖上也是从江西迁来湖北的。想来咸宁阮氏和黄陂阮氏,多年前本是一家。

吾族族谱还载,本族一世祖四一公为避宋末战乱,从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现景德镇市乐平市)杏花村柳条巷迁徙至武昌府兴国州(现通山县黄沙镇)定居,大约清初迁入咸宁高桥,繁衍生息,至我辈,共27代,700余年矣。

高桥镇,三面环山,中间形成一个10多平方公里的盆地,俗称王旭畈。发源于大幕山的高桥河自东流入,蜿蜒曲折流经其中,又西经20多公里注入梁子湖。高桥镇以高桥河上建有一五孔石拱廊桥,桥高10余米,高耸河上而得名。高桥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开国上将黄永胜就是高桥镇黄铁村人。黄永胜为家乡做的另一贡献,就是他任解放军总参谋长时,选定高桥境内的澄水洞修建“南线作战指挥中心”,命令下达于1969年1月31日,这一耗资2亿元的工程便称之为“131工程”,成为高桥镇现代一景。

高桥河灌溉肥沃了两岸的土地,泥沙淤积形成河岸滩地,所种植的萝卜、芹菜、大白菜、辣椒等菜蔬,风味独具,遐迩闻名。近年,高桥镇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依托131军事工程,着力打造军旅小镇、萝卜小镇,全省第一个田园综合体也落户高桥镇。

吾乡清溪阮,位于王旭畈东端,村里人在高桥河上游筑堰设坝,引河水灌溉农田兼生活之便,一汪清水穿村而过,清溪阮就此得名。30多户人家集族而居,屋后青山苍松翠竹,门前清流汨汨而过,村中房屋一色坐北朝南。高桥镇蔡书记对我讲过:我走遍全镇200多个自然村,惟有清溪阮风水最好,村子依山傍水,视野开阔,面南而居,实属福地。今年,高桥镇将吾乡清溪阮列为美丽村湾建设首选之地,乡人无不振奋。

离乡久矣。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家姐弟相继出外参加工作,父母也随我们搬离故乡,老屋虽在,但40年间始终不得在家乡过上一天,宿上一晚。春晨,听不了山雀鸣叫,夏夜,闻不见青蛙的鼓噪。故乡,成为梦里永远的牵挂。


(作者简介:阮建华,湖北咸宁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84年10月起从事新闻釆编工作,历任武汉晚报记者、编辑,总编室副主任、周刊部副主任,今日快报副总编辑,武汉晚报编务部主任,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决策咨询委员会负责人。高级编辑。从事新闻采编、管理工作30余年,采写发表各类新闻作品近100万字,发表论文10余篇,获全国、省、市各类新闻奖40余项(次)。主篇出版丛书三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阮氏图腾
自由和癫狂:从阮氏家族看魏晋时代知识分子的选择和内心世界
“竹林七贤”后裔现在哪
高桥镇出名了,高桥这下要火爆了。。。。。。
穷南阮:阮籍阮咸子侄
赏析“竹林七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