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榴花":感谢2019,砥砺2020

“石榴花”感谢2019,砥砺2020

首先,感谢我们的作者们。很多作家作者们投来的稿件常常令我们的编辑们欢快欣喜,因为文字本身的清新灵动,主题的热门,常常引来读者后续的良好互动。比如魏友谊老师所写的《鄠邑作家刘尚卿》一文,集中再现了刘老师两篇小说主题积极向上、人物鲜明如你我身边的人一样。后台就有读者留言咨询问哪里可以买到刘老师的两本书,信息反馈给魏老师,刘老师当即答应“凡想看书的都免费送,免费邮寄”。连我也感动于我们作家们的慷慨大方,我们都知道一部书要投注作者多少心血和时间。当然“石榴花”垫付了邮寄费,不能让我们的作者们又辛苦又贴钱。

“石榴花”从2018年春天发大家作品开始,王嘉民老师、阮班鹤老师、黄伟兴老师等等临潼当地的作家作者们一直都是我们平台的坚实力量,到今天他们的作品一发出,总有读者留言要求看续集或者下一部,催促着我们思考怎么安排不至于让读者等得太着急。感谢临潼这片厚土,感谢厚土上博大胸怀的作家们,石榴花的今天,离不开你们的鼎力相助。

2019年,作为“石榴花文艺”的管家,听到的最多的就是三个字,“辛苦了!”及衍生的“刘老师辛苦了”“欢老师辛苦了“欢欢辛苦了”,大家根据和我的熟悉程度表达着一个共同的愿望,2019年是个辛苦的年份,是啊,生而为人,谁不辛苦?

只有辛苦,才能换来收获;或者说收获后又会吸引来更多的辛苦。努力所换回的成绩,就是别人信任你的砝码,继而加重你的工作任务。

2019年7月7日,不仅是卢沟桥事变纪念日,也是“石榴花文艺”平台的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因为推送了西安市长安区作协主席张军峰先生的《村子已死》一文,获得了极大的反响,目前阅读量900万,留言1万3,点在看7万2,公众号关注量也从2千5增加到2万5,关注量后来一直徘徊在这个数目上,当然随之而来的稿件也如雪花纷纷,让我们的稿件质量整体提升了一个档次。

所以,其次,感谢我们编辑们的坚持,才得以让长安的张军峰老师、渭南的张会民老师等等选择“石榴花”,不遗余力地支持“石榴花”,“石榴花"才从临潼开到了关中乃至整个陕西,走向了全国。

我常常在朋友圈看到西安的第广龙老师的优秀文章,看到商洛作家余显斌老师那打动人心的作品,看到江苏作家张佐香老师那充满哲思的美文,打个招呼就安排首发了,他们的无私帮助,让我觉得”石榴花”花香更加迷人,质地更加动人。西安的何红雨老师将她公众号的作品给“石榴花”全部开白,说“你们看上哪篇转哪篇”,这是怎样的人间情谊?“石榴花”除了打心底的感动,无从找上别的词语来表达这一年来的心情。

更让我心颤的事情,发生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阎良的冉学东老师通过我们文友老师们要求我给他开白朱鸿老师的《终南山》一文,我很纳闷,我没发过朱老师的首发呀,因为没有交集,即便因为他现在在师大工作,总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家里琐事缠绕,一直没上电脑,直到有了闲暇看到后台朱鸿老师的留言,才搜索看到“石榴花”真的标注了原创首发,努力回忆当初的情形,最大的嫌疑可能是心存侥幸,要么就是编辑老那么按程序操作,忽视了是我们分享的作品。因为平台有时候外地读者会留言发发贾平凹的作品呀等等,我们就只能以分享模式编辑推送。包括乡党高建群老师的作品,我堂哥总说他朋友和高老师、李星老师很熟悉,他转发“石榴花”的作品他朋友每次都会阅读品评,希望我能出书等等这样让人感动的话语,感动归感动,高建群老师的作品我们推送还是分享的模式,包括刘亮程的那些清新的乡土气息文章,我们也分享过一两篇,都是文友们促成的。

所以当我在后台看到朱鸿老师的留言,就有一种犯罪感。电话打过去,朱老师的宽厚仁慈让我感动,感动于秦地皇天后土孕育的温润宽仁,感动于《长安是中国的心》的博大,感动于正大文人的君子风范,更加鼓励我做好“石榴花”,唯有坚持,唯有不断努力,才能对得起这么多因文而生的情谊和人间美好。

因为我们编辑的努力,吸引来了福建、江苏、四川、河南、甘肃等地作家作者们优秀的稿件,当然还有我们在北京、湖北的乡友们优秀的文学作品,让”石榴花“已然成为连接家乡的纽带,很多文友因为我们平台找到了过去的朋友,甚至直接找到我来联系他们要拜见的文友。

因为我们编辑的努力,我们石榴花开的时候联谊长安作协和终南埙社与我们“石榴花”临潼的部分作者、临潼的埙友一起沟通交流,大家在一起的和谐快乐不以我们的粗茶淡饭而降低。我们秋天的时候承接临潼区文化馆“庆祝建国七十周年诗歌朗诵会”活动,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很多文友都说这是一场视觉听觉盛宴,文化馆小周老师说,明年我们放在广场去举办朗诵活动,以期让更多的观众能享受到这样的视听盛宴。当然这个冬天,还等着我们安排“风雨故人来”的幸福场面呢,期待吧。

再次,感谢我们的读者,感谢那些默默支持阅读学习的读者们,感谢我们总是用如椽大笔写下洋洋洒洒大段留言的读者们,我们临潼的李茂荣老师留言达400多条,王建忠老师达350条,还有很多上二三百条留言的忠实文友。甘肃文友微信名叫“甘南草原人”老师自从今年后半年关注后,留言也近100条,他们都快在后文写成自己的文章了,我留言说让发来自己的作品,他们却谦虚地说,还在学习。这种精神这种互动,让我除了感动就是力量。

最后,感谢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看不见的眼睛们、读者们,文友们,新的一年,祝我们各项事业都有进步,最重要的是精神的富足和安静。2020,我们“石榴花”不仅继续推送大作家们的优秀作品,以供学习和养性;而且继续挖掘新人,引领大家的阅读写作兴趣,也愿意继续将散落在民间的珍珠串起来,串成一条夺目的文学长廊。

当然,随着公众号关注量的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断显现,比如平台可能将有些文学性差的文章就舍弃了,这样就不免打击到我们先前有投稿的作者们,所以有时候也不免会想到,活多少人就会得罪多少人,这可能也是一个正比。想这些也没用,还是要建议我们的文友,一定要阅读,要看书,否则再好的故事,再美妙的情愫,写出来读者都会认为浪费了他的时间。切记好的文章,要么让人有新的信息收获,要么让人有新的知识收获,要么让人有美的享受,一点收获都没有,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人间得多少呀,怎么将这些琐碎转化为一种美,一种痛,一种领悟,一种醒悟,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一种感同身受的共鸣,靠我们的文学积累,而这样的积累除了阅读,还能有什么?干巴巴的语言,干瘪的贫瘠的语言没有任何优美的疼痛的词句,人家凭什么被你感动,替你传播?

当然这些话也是给我们编辑说的,只有我们的水平提高了,才能编发出至少没有常识性错误的文章,甚或通过删减增添提高推送文章的文学性、可读性、进而让文章产生更大的共鸣。平台本身的发展空间也很大,像那种现代的漂亮的版面我们还是没有涉及,只能按最原始的版面编发,新的一年还是希望我们能有所突破,这也靠我们编辑的不断学习和揣摩领悟。

愿不断学习的精神和有效阅读的习惯继续陪伴我们的2020,愿各位历遍山河,仍觉人间值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天来了,病毒也该走了
【舌尖上的陕西】之七:“丝路”东传之果
诗两首 / 张艳
朗诵||梦想的脚步——“冬歌文苑”2019新年献辞
【诗选粹】冯玥瑛 ▎风说给你听(组诗)
文章展现非常高而阅读量低,简单操作让我收益大大提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