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永恒的老屋

永不消失的老屋

文/王建忠

今年暑假,我总算“勤恳”了一点,十几趟地回故乡椒园除草,修剪,整理园子。虽然现在的家到山上椒园全是水泥路,但驾驶摩托车,穿行在蜿蜓盘旋的山路上,心里未免还是有一些莫名的紧张。一进入故乡的土地,绿林环抱的村庄,幽静的故居……每一样进入脑海都让我浮想联翩。

    
椒园除草或砍树挖地,要进老屋取工具。今年第一次走进故居院子,齐腰的蒿草从上房的屋檐下一直蔓延到大门的墙根。上房南面的一间土墙已经倒塌,椽柱和屋架斜耷在地上,后墙主体也已塌陷,房子地面被水淹过,遗留在屋里的陶瓷瓮、水泥瓮、铁锅和别的灶具上全是灰尘和屋顶掉下的泥块瓦砾,一种不安笼在心头,犹如一场战争过后留下的痕迹,让人失望和遐想……
      
五十多年前,母亲领着我和哥哥进入这个家,一个十四口人的大家庭在这里共度了将近十余个春秋!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中叶,先后有七位亲人在这里因病离世,后来我们这个大家庭也解体了,变成三个小家,我在这个祖父母、父(继父)母住过的老屋生活了近四十个春秋。而今再走进这个“满目疮痍,遍体鳞伤”的屋子,仿佛看到爷爷挺着脊梁,弓背着双手,威严的面容向我走来;奶奶满头银发,嘴角嚼着饭香向我微笑;妈妈高高的个儿,漂亮而朴素的着装好像喊着我的名字;父亲身上一个装着收音机的花包,肩上披一个了色的坎肩,肩扛着一条扁担向门外走去……我的眼前模糊了,心里像压着块铅似的,一阵阵酸痛袭向神经,岁月深处的酸甜苦辣在这座旧居前一下子又涌入到我的心头。
           
上世纪九十年代未到21世纪初那几年,老家当时的环境还很差,虽说土路变成了砂石路,但耕种还是全靠牲畜和人力完成,村子南北有六、七十亩平地,其余的土地全是坡地,分布在羊毛山的各个角落。年轻人未老先衰,四、五十岁就早早变成弓背,有许多未过六旬的大叔大婶相继离世,儿时的伙伴有几位也已早早离世……直到改革开放20年后,这里的人们衣食住行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是温饱问题解决了,但男孩的婚姻还依然是家乡人的心病。
直到2005年,塬下兴起了“买户口、买庄基”的新潮,于是山上的人才通过各种关系,有的到平原买了户口,买了庄基,盖了新房;有的到平原买了人家的旧房,手头宽松后再重新改造。虽然在迁移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但经过多方努力还是终于解决了,住上三、五年和新村子的人熟悉了,红白大事交往了,人际关系通融了,自然办事也方便了,“移民户”这个词语才相对慢慢淡化了。
       
我们村子当时是全乡人口第二大村,二百多户人家,一千多口人,移民搬迁三、五年功夫,村子一下子变得凄凉,只剩下留守老人几十人。而这些留守在村子里的老人,有的人的孩子已住在塬下平原区甚或城市,只是老人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老窝,不想拖累子女,一部分人将来还要在故土安葬。随着国家对贫困山区政策的倾斜,就在大多数人们在铁马沿线刚刚安下新家的时候,山上的土路或砂石路陆续改造成了水泥路,健身广场、光伏照明路灯、深水井、机械化平整土地等相继配套实施也已经配备齐全,留守在村子里的危房陆续改造或整体搬迁……不管是好运气或是失去移民政策补贴的人们,看到村子的变化,心里自然乐滋滋的,起码红白大事、农忙季节、传统节日返回故乡,交通便捷多了,播种、收获上下忙碌三、五天便结束了;起码不用再肩挑手推、不用老牛拉犁、不用借风扬场了。
故乡的一草一木仍留在记忆深处:春天到来,山坡上野花盛开,天蓝地绿,百鸟翱翔;夏天和秋天,层层梯田粮果飘香,山上还是药材宝库,勤劳的人们农闲时返回故乡,采集药材卖上几百元或几千元不成问题,在自己的林子里修剪树枝或捡拾掉落枯枝烧水做饭顺手自取;冬天的山村万籁俱寂,雪后的景色更美,纯洁美丽,令人心旷神怡!
      
移民搬迁到塬下的人们平日里很少返回故乡,因为青壮劳力都进城务工了,老人们还要陪伴孩子,还要料理家务,但心里常常念叨着老家的人们和往事!每年的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红白大事、收种季节再忙也要返回老家,见了面总是面带笑容,拉拉家常,遇到红白大事,大家齐心协力为主人忙里忙外,直到拆完帐蓬、清洗完所有餐具,打扫完内外卫生才各自回自己的新家。
      
自前年十月退休回家,要么陪伴孙儿们学习,要么出门赏景访友,总懒于回老家劳作。想当初栽椒树、除草等农活常常做,而今却很少顾及,所以当我再次走进村子,残存的房屋瓦上全是枯枝残叶,很多家门锁已经生锈,颇为感慨。偶尔碰见几户旧居门敞着,大多是六、七十岁的大嫂和大哥住着,满头银发,弓着背,抖动的手让你吃饭或者喝茶,拉一会儿家常他们就又开始忙碌去了。夜晚的村子,广场的健身器材和路灯孤零零地,村子里偶尔望见忽明忽暗的灯光,好似踏入深山老林一般,心里不免泛起一阵悸动,发丝也被寒意竖起……
   
   
望着沧桑的老屋,拆吧,啥政策摸不清;建吧,劳而无功,谁住呢?想了想,还是自生自灭吧!使它很快消失,但这个屋子里的故事将永远留在岁月的记忆里,自家的土地还是要种的,故乡人民朴实勤劳、感恩孝道的传统美德还是要铭刻于心的,这条弯弯的村路还将永远走下去!



(作者简介:王建忠,退休教师。喜欢音乐、游览、写作等。在各种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200多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在老去的故乡
老家“新农村”来袭,我们的“乡关何处寻”?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女人的故乡
散文||想家的滋味
母亲离世后,我想老家的次数有增无减,可回老家的次数却越来越少了。
父母离世后,故乡对我而言,已渐行渐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