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旬大爷卸掉多年“大石头”,寒冬卖葱为92岁老母亲买件大棉袄

  冬至的前一天,集市上的摊贩们穿上厚厚的大棉袄,天还未亮就来此找摊位,一场雪融化的差不多少,但路面南侧多多少少还是有积冰。已过12点,购物的顾客越来越少,图中老人不舍离去,始终坚守着剩余的几捆干葱。

  李有恩大爷,今年75岁,附近地地道道的农民,自从不能外出赚钱,老两口就坚守着几亩口粮地,除了冬季,每天劳作于田地间。用大爷的话来说,几亩地春种秋收,换了一茬又一茬,恨不得一亩地栽种出十亩地的庄稼,那样距离还完外债就近了一步。

  李大爷育有2个儿子1个闺女,老伴儿多病,一家人的重担可以说落在大爷一人身上,两个儿子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大爷用家中所有积蓄为他们建了青砖房,另外还欠了2000元外债,至于儿子的婚事,大爷登门借了不少村民的外债,东拼西凑为儿子完成了人生第一大事,次年没有任何陪嫁,将闺女嫁到了邻村,婆家给的彩礼钱,被大爷还了饥荒,说到这,大爷说此生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闺女,在家时任劳任怨,替父母干了不少活儿,婚后还会偷偷地帮衬着父母,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紧紧巴巴攒下的钱,还会偷着婆家替父母还外债。

  停下一辆私家车,大爷紧忙上前:“买葱吗?看看,这都是家里产的大葱,没打农药没施肥,来一捆吧?”“多少钱一捆?”“卖9块钱一捆,一捆足2斤,2捆的话,就按8块钱一捆卖给你。”话音刚落,车主爽快的买了2捆。

  大爷说,儿女都成家后,老两口就负责还外债,不幸的是大儿子在39岁那年出了车祸,导致右腿不能正常行走,也就说再也不能干重体力活,16岁的孙女在城里住宿读初中,每月都要交伙食费,12岁的孙子上小学,两个孩子便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无奈之下,大爷只好边还账边帮衬着孝顺的儿媳妇供两个孩子上学。

  大爷说,大儿媳妇孝顺,二儿媳妇是更明事理,虽说二老一直在帮衬着老大家,可二儿媳从未因此闹过小情绪,知道二老舍不得吃穿,公婆的衣服,这十多年,都是二儿媳给买回家,隔三差五的还要给老两口炖肉炖鱼吃,逢年过节还会塞给二老零花钱,嘱咐他们想吃啥就买啥。

  就在去年,孙女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市里某医院工作,孙女说,以后弟弟的所有费用就由自己承担,爷爷、奶奶岁数越来越大,该在家安享晚年了。“我这个孙女懂事,学习也好,上大学时,奖学金拿了不少,利用假期给别人打工,各种费用我们倒是没给多少。”大爷每次说起自己的孙女,都是滔滔不绝,给人的感觉,孙女就是老人的骄傲。

  大爷说,到上个月,将家中所有外债还清,一大家子为了庆祝卸掉了肩上这块“大石头”,二老买了3斤肉,杀了一只老母鸡,围坐在一起吃了一个团圆饭,大爷说,那顿饭吃的最高兴,以后就不再用低头走路了,也可以挺起腰杆做回正常人了。

大爷说,将这些葱卖光,就去集上给90多岁的老母亲买件大棉袄,老伴儿嘱咐大爷再给老母亲买顶棉帽子,年底好好清扫一下屋子,杀鸡宰羊欢欢喜喜过大年。农村老人最苦,年轻时靠着一身蛮力赚些血汗钱,老了只能在黄土地里刨食,他们从不敢奢望过上大富大贵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一家人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就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怀念母亲
《边城》之歌声里的爱情【读书人】
[黄石诗坛]赵焕明的诗《红棉袄》(外二首)
两张全家福照片引出的思绪
孙女爬坐家人笑
羊肉最好吃的做法,给家人炖一锅,比穿棉袄还暖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