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葛树之声”理论微宣讲 志愿服务拓展深化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信仰信念指引人生方向,引领道德追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需要我们积极创新方式方法,把基层宣讲搬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为群众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重庆市万州区在抓实抓牢集中宣讲、“六进”宣讲的同时,突出热在基层、热在群众,常态化开展“黄葛树之声”理论微宣讲+志愿服务活动,用基层群众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把党的创新理论第一时间送到基层群众身边,实现基层理论宣讲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

主要做法

解决三个问题,让理论宣讲有声有色。一是解决好在哪讲。每个万州人记忆深处,都有一棵黄葛树。利用老百姓喜欢坐在黄葛树下一起纳凉、喝茶、摆龙门阵的习惯,把理论宣讲和服务群众结合起来,突出就近就便参与,把黄葛树作为宣讲阵地,送理论、送政策上门,让群众听得到、听得进,这样既打通了基层理论宣讲的“最后一米”,也解开了基层群众的思想疙瘩,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老百姓不断深化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二是解决好讲什么。结合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道德建设、文明实践、民生福祉、文化自信、生态环保、国家安全等重要内容,精心打造《我来谈谈“能行好”》《以良好家风引领社会风尚》等优秀宣讲文稿30篇,建立宣讲课程库,让理论宣讲更有实效、更对口味。针对不同行业特点、不同年龄结构、不同角色差异,深入基层摸排调研,精准区分受众群体制定理论宣讲“菜单”,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群体的理论需求,实现理论宣讲与受众对象精准对接。群众根据现实需要“点单”,需要什么,宣讲员就讲什么,专讲用得上的“干货”“硬货”,切实解群众理论之渴、答群众关切之问。三是解决好谁来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整合党校、农业、科技、卫生、司法、高校等资源,遴选一批精干力量,组建涵盖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典型、“百姓名嘴”、五老干部、基层群众的宣讲队伍,通过宣讲课程库精准配对宣讲主题和人员,形成党员干部讲党课、专家学者讲理论、致富能人讲方法、先进典型讲事迹、身边群众讲变化的宣讲格局,进一步推动人们养成善良的道德意志、道德情感。

用好三种方式,让理论宣讲入脑入心。一是双语讲。加强对群众语言的学习、搜集、积累,摒弃冗长空洞、呆板生硬的“授课式说教”,用带露珠、冒热气、有泥土味的群众语言做好语言转换,变“理论术语”为“方言俗语”,变晦涩难懂为明白晓畅,不绕弯子、不兜圈子,说“大众话”、上“群众课”,讲出“百姓味道”,让群众明理知行,晓理动情。二是互动讲。根据不同宣讲对象,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将理论与史实、案例、数据等结合起来,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风推出更多体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理论产品。做好理论的“发言人”,注重与群众互动,变“单调枯燥”为“有盐有味”,通过沉浸式体验式宣讲,激发基层群众的思想活力。三是组合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设“黄葛树之声”理论微宣讲“志愿服务小超市”,除讲理论外,组织志愿者开展讲法律、讲健康、讲政策、讲典型、讲文明、讲家风“六讲”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量身打造个性化宣讲。在宣传宣讲的同时,根据群众需求开展义诊义检、保洁、助餐、维修、代办事务、创文宣传等志愿服务,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

实现三个转变,让理论宣讲走深走实。一是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广泛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依托“黄葛树之声”理论微宣讲+志愿服务,推动听众主动参与政策宣讲、志愿服务、社会治理,变“被动听”为“主动讲”,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让“黄葛树之声”更具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二是变单动为联动。在“黄葛树之声”示范引领下,全区各系统行业、镇乡街道积极探索新路径,陆续推出“书记讲坛”“老屋子讲堂”“太白夜话”“土家龙门阵”“小脚丫”等微宣讲品牌,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活动2000余场次,受众达30万余人次,形成“区级示范讲、系统专业讲、镇街特色讲、百姓随口讲”的多层次、联动讲生动局面。三是变心动为行动。发挥“黄葛树之声”理论微宣讲教化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健全完善志愿服务积分制度,激发群众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热情。目前,全区注册志愿者超15万人,活跃度达60%。当前,万州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着力构建“5+10”现代化工业体系、“4+4+2”现代化服务业体系和“7+5”现代化农业体系,全力打造全市一流、渝东北最佳营商环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加快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万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经验启示

坚持人民立场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首要前提。党的创新理论是培育人民正确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的重要内容。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必须坚持“人民群众在哪里、党的声音就要传播到哪里、宣讲阵地就拓展到哪里”的原则,站稳群众立场、树立群众观点,找准理论服务人民的着力点。万州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打造理论微宣讲+志愿服务特色项目,关心民生冷暖、反映群众诉求,以平稳务实、昂扬向上的基调,不断提高理论宣传质量和水平,通过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始终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良好风尚的维护者。

创新方式方法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需要在宣传方式上不断创新,使微宣讲突出乡土气、亲切感、朴实味。“黄葛树之声”理论微宣讲用通俗易懂的“乡音”、家常话开展宣讲,把“大道理”转变为“接地气”的百姓言语,直达心底、震撼心灵。同时结合各类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特色,找准对接点、共鸣点,有针对性的制作一批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理论产品,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到人们的心坎上,让广大老百姓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中培养道德意愿、提升道德境界。

突出群众主体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不竭动力。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万州区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理论宣讲和志愿服务有机集合,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志愿服务的各种途径载体和不同方式方法,使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续推进开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通过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各种创建活动,切实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实践能力,使大家在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精神状态等方面与新时代新要求相符合,形成人人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当时代新人的生动局面。

(重庆市政研会供稿,作者:重庆市万州区委宣传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论宣讲既要“有意义”又要“有意思”
小活动中展示大作为
【新时代文明实践】美善为“嘉” 安和是“定”,嘉定区构建文明实践引领服务群众新格局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我帮你 周末有约”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学习社区
“面对繁忙工作,你如何应对?小五哥与你分享他个人一周应对7件要事的诀窍。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