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懿子问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父母唯其疾之忧。

  

为政篇第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提到孟懿子提到鲁国的三桓。鲁国是周公的封地鲁国有一位鲁桓公鲁桓公有四个儿子,长子是鲁庄公,继承鲁国国君之位,另外三个儿子即是三桓分别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孟懿子是孟孙氏的第九代宗主,继承了三桓之位,孟孙氏的后人称为仲孙氏。

孟懿子的父亲孟僖子孟僖子是一位非常孝顺贤德好礼之人认为礼就相当于人的躯干,如果一个人没有礼是站不起来的所以在临终之时交代孟懿子和另一个儿子,孟懿子的弟弟南宫敬叔,让他们拜孔子为师孔子学习礼于是就有了孟懿子问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孟懿子问孔子何为孝?孔子说不违背即是孝。这里孔子只讲无违至于不违背什么没有说。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孔子的学生;驾车有一天,樊迟驾着马车来了孔子对樊迟讲了这件事情说孟懿子问孝于我,我跟他讲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樊迟老师这是什么意思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时孔子详细地讲了何为无违?不违背礼意思是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们侍奉父母要尊礼不违礼父母去世的时候我们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在世之时,事之以礼体现的是一个顺字,恭敬顺从父母死,葬之以礼,体现的是一个哀字,悲哀的心情祭之以礼,体现的是一个敬字虽然父母已经不在,但是我们心中依然怀着对父母的敬畏之心,这就是孝。 

我们再来看无违这两个字首先告诉我们不违背礼不违背礼是孟懿子父亲的志愿,孟懿子的父亲一生遵守礼节,好礼、贤德、孝顺所以他父亲的遗愿是让两个孩子跟孔子学习礼所以这时孔子对孟懿子说不要违背礼不要违背父亲之这就是孝了。 

鲁国的三桓,到了孔子这个时代已经实权在握,国君空有其名没有实权。所以孔子讲无违,意义非常深刻,不要违背礼,不要越礼。其实这也孟懿子一种警醒,的父亲一生好礼,贤德孝顺,而他也绝不能做出越礼之事。

这时我们再来看为何孟懿子问孝放在了为政篇?为政篇开篇讲为政以德,而德之在一个人有没有德是看这个人有没有做有仁德的事情。学而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以孝悌为本,就不会犯上作乱,自然不会违背礼数,不会做逾矩的行为。

因此孝顺和为政是有关联的如果一个人孝顺就不会违背礼节,不会违背父亲之遗愿,不会犯上作乱。当一个人自己是孝顺的是遵守礼节的,去倡导礼节就会让民风变得淳朴。所以很多朝代都在用儒家文化治国,就是因为让人们懂得孝悌之道,不越礼,不犯上。民风淳朴淳正,这个国家的政治政事才好治理。

这时候再来看无违这两个字,不违背意义非常深远和广博。孔子对孟懿子讲无违没有多加解释,到底不违背什么?这个需要你自己思考,觉得自己哪里是有越礼的地方,哪里是有违背的地方就是不合适的,需要我们自我来思考。

这时我们再往上追溯鲁国,鲁国是周朝周公的封地,周公亦叫周公旦,制作礼乐是后世非常景仰之人。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文王在世之时,周公就非常孝顺周文王去世之时,周公的哥哥周武王继位,周公开始辅佐周武王,周武王去世之时,很多人拥戴周公但是周公自己并没有王位,而是辅佐了武王之子周成王去做君王,自己代理国政来辅佐周成王。当时给了周公封地鲁国现在的曲阜周公要留在周朝辅佐周成王,自己并没有去继任鲁国的国君,是让长子伯禽去做了鲁国的第一任国君所以后来就有了国。

我们为什么要讲这段历史呢周公所行的就是孝悌之道,遵守了父亲周文王之遗志,武王继位恭敬兄长,后来又继承了父兄之遗志,自己并没有坐在王位,而是辅佐了哥哥的儿子周成王坐在了国君之位,这就是孝悌之道。

这时我们来看,为何孟懿子问孝,孔子要说无违?不要违背父亲的遗志再往上追溯,不要违背周公的遗志。因为鲁国都是周公的后代,所以孔子讲无违这两个字意义非常深刻,值得去思考。

当不违背孝悌之道,自然不会做犯上作乱的事这时就会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和平稳我们读中国通史《上下五千年》时,会发现只要是违背了孝悌之道,就会出现争夺君主越礼之事这时就会导致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所以孝悌之道和为政以德有紧密的关系。

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也,其为仁之本与君子是要务本的,本立道才可生,而孝悌是为之本也,是一个有仁德之人所要遵守的根本之道。回到第二篇的主题为政以德,而德之在一个人要想推行自己的德行,首先内在是有仁德的,如何建立仁德以孝悌为本,不去做违背礼节的事情。

孔夫子这句话可谓是用心良苦,没有具体说不违背什么给孟懿子留下了很多思考的空间。三桓的势力过大,你问我何为孝道,我就告诉你不要做违背礼节的事,不要违背父之愿。这时候如果听懂了,自然就不越矩,不做犯上作乱的事,否则就会导致民不聊生。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父母只剩下担心我们身体。

这句话意义更加广泛。我们作为子女除了让父母担心我们的身体之外,不要让他们担忧其它的事情。如果父母总是担忧我们学业工作、家庭、感情、夫妻关系,担忧我们能不能独立之主这实在有违孝道。所以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优秀的人,当一个人够优秀时,父母就只剩下关我们的身体了。

通过观察自己和身边的亲朋好友,其实会发现如果一个人是优秀,父母关心的往往是对方要照顾自己,好吃饭,不要生病,不要那么忙碌这是一个优秀的人,父母所担心的事情

可是如果不是一个优秀的人,父母担心的事就会很多比如不要和不好的人打交道;不要有那么多不良的爱好要努力地去学习工作所以我们不够优秀不够独立,不够自强时,父母担忧的事情就会非常多。而一个懂得孝道的人,会让父母少担忧,只剩下关心身体这一件事情。这句话适合所有成长期的人,适合所有正在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的人。

我们换位思考一下,我们作为父母,如果剩下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比如有没有按时吃饭,有没有照顾好自己,说明孩子是优秀的,是独立自强的。否则我们担忧的事情就会很多比如有没有好好学习有没有不良的爱好有没有结交不好的朋友事业进展得是否顺利,生活过得怎么样,担忧的事情就会很多所以我们要让自己的品行变得端正,让自己变得独立自主,而不让父母为我们劳心费力,这就是孝道。

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重要体现不同的人问孝,孔夫子的回答各不同。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不要违背;孟武伯问孝,孔子说不要让父母担忧更多,要让自己的品行变得端正,变得独立自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德义德行卷11——孝悌篇解读
橘子郡读《论语》264
【传统文化】和学生们一起学《论语》(二)‖何桂英
孝敬父母也要遵守礼义!
《为政》05论“孝”
孔子谈孝:言行恭敬,少添麻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