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季氏第十六⑬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

  

陈亢问于伯鱼曰这段话来自于陈亢和伯鱼。陈亢,字子禽,孔夫子的弟子。伯鱼,孔鲤,字伯鱼。孔鲤是孔夫子唯一的儿子,提到孔鲤这个名字有一个小故事。孔夫子在十九岁的时候,鲁昭公在位。这个时候孔夫子做了一个很小的官职,管理仓库,深受鲁昭公的喜爱。有一次,赐给孔夫子一条鲤鱼,所以孔夫子就把自己的儿子取名孔鲤,字伯鱼。因为孔夫子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殊胜的事情。

陈亢,我们之前有学过,字子禽。之前讲过子禽问于子贡,问了子贡一个问题。说我们的老师去到每一个诸侯国,都会听闻这个地方的政事,也就是关于政治上朝堂上的事情。子禽非常不解就问子贡,是老师自己主动去问的,还是别人想来告诉老师呢?子贡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因为老师身上有这些美好的品质,所以才会知道这些事情。所以说孔夫子的求,和别人的求是不一样的。这里的子禽又来问伯鱼。

子亦有异闻乎?老师对你有没有特殊的教导,有没有和平时不一样的教导。因为伯鱼是孔夫子唯一的儿子,从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子禽这个人,他是喜欢思考的,他会问背后的那个东西。比如说问子贡,老师为什么到每个地方会知道政事呢?是自己问的,还是有人来告诉的呢?这里又问伯鱼,老师平时的教导有没有和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有没有特殊之处。

对曰:未也。伯鱼这个时候讲:没有。虽然说没有,但是想起来两件事情,就对子禽讲了,哪两件事情呢?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第一件,尝独立。尝,是曾经。我曾经看到父亲,独自站在那里。我从他身边快速地小步地过庭院。趋而过庭,这在以前是一种礼。趋,是快速地、小步地。因为父亲站在那里,当有长者、处上位的人站在或坐在某一个地方,我们要路过是趋步的,也就是轻并且速度很快的过去,这是一种礼节。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这个时候孔夫子讲话了,孔夫子说:有没有学习《诗经》?孔鲤对曰:没有学。孔夫子说:如果你没有学习《诗经》你是无法讲话,无法和别人对答的。孔鲤,退下去以后开始学《诗》。又讲了第二次。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又有一日,还是看到父亲独自站在那里,孔鲤依然是快步的想要路过这个地方。孔夫子又讲了,有没有学礼?孔鲤对曰,没学。如果你没有学习《礼记》没有学习礼,你是无法立足的,没有立身之处。孔鲤,退下去以后,开始学习《礼记》。

闻斯二者。我就听过这两件事情。唯独这两件可以算是异闻,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因为是孔夫子单独的站在庭院当中,而孔鲤路过,对他单独讲的就这两件事情。一个是不学《诗》,无以言;一个是不学《礼》,无以立。

陈亢退而喜曰。陈亢和伯鱼的对话结束以后,离开这里,非常的开心讲了一句话。

问一得三问一个事情,却有三个收获。

闻《诗》,闻《礼》闻《诗》、闻《礼》首先我知道了,不学《诗》,无以言。第二个又知道了,不学礼,无以立。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同时又明白了一件事情,君子是对自己的儿子没有偏私的,也就是这里的远。远的反义词是近,对他比较亲近,也就是私厚。而远,没有私厚,不偏私。所以这里子禽感叹,原来君子是远其子的,他对他并没有偏私,没有什么特殊的教导,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照顾,这是君子之风。

我们再来看这个「喜」字,喜曰,他非常的开心非常的高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子禽这个人,他总是喜欢研究背后的思维。比如说孔夫子走到各个诸侯国,为什么可以闻听政事。这里又开始问,对伯鱼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教导。而伯鱼回答之后,他是非常喜悦开心的,因为他又听到了他本来心里疑惑和困惑的事情。所以当一个人如果你有什么样的困惑,有什么样的疑惑,有想不清楚的事情,我们就要懂得像子禽一样去询问去学习,去探究背后的道理。而我们得到的答案,通常就是开心的喜悦的。

整个这一讲,我们来提炼三个延伸的地方。第一个,不学《诗》,无以言。第二个地方,不学礼,无以立。第三个,君子之远其子也。我们先讲第一点,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经》你是没有办法讲话的,我们听到这里就要思考了,为什么不学《诗》无以言呢?难道没有学过《诗经》的人就不能讲话了吗?

那我们看看背后的道理。《诗经》在《论语》当中有很多地方都在引用。比如说我们学习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比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都在告诉我们一个纯净的道。比如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讲修身之道,告诉我们修身就是不停地切磋和琢磨的过程。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告诉我们礼后乎的道理,礼是在后在外的,内在是有仁的,也就是你那个底子要很好,要非常的纯净。

我们也讲过《诗经》当中的第一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们看窈窕淑女,一个女人要德才兼备,不光要貌美,还要有好的品德还要有才华。君子好逑,可以匹配君子。那反过来讲,也就是一个君子才能去匹配一个德才兼备的女子,有才华,有品德,容貌又很好。所以它讲的也是一个道理,它不只是一首简单的爱情诗,它告诉我们品德的重要性。

孔夫子也总结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言来概括,思无邪。思想是纯净的,没有邪念,那一个人如果学习《诗经》以后可以思无邪,这个时候你才能讲话。因为你思无邪,你讲出来的话才是有修养的,讲出来的话才是合乎于仁德的,讲出来的话才是纯净的。如果你没有学习《诗经》,就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所以《诗经》在教给我们一种思维方式,在教给我们一些道理。让我们建立了自己的思维,这个时候你再讲出来的话,是不一样的。因为古人那个时候没有更多的学问可以去学习,所以要去学习《诗经》。

那我们到今天就可以把这句话改过来了,我们不光可以去学《诗经》,我们可以去学《论语》,可以去学《大学》,可以去学《中庸》,还可以去学更多的经典。那不学经典,无以言。如果没有学习这些古之圣贤留下来的经典,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你是没有办法讲话的。不去学习难道就不能讲话了吗?如果不学习,你讲出来的话是没有正确价值观的,可能讲出来的话多是抱怨的,多是以利为主的,多是怨恨的。可是你学习了传统文化,你再讲出来的话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我们学习了《论语》再跟别人交流的时候,有人抱怨他的父母,我们就讲了君子求诸己。我们不能去怪我们的父母,我们要懂得反求诸己,看看自己哪里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当我们学习了《论语》以后。比如说有人来跟你讲他夫妻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如果没有学习之前,我们是不会讲话的,我们可能会站在朋友的角度帮他去抱怨。可是我们学习了传统文化以后,我们讲夫妻之间互敬互爱,以和为贵。我们想一想,我们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同样是反求诸己的道理。

所以我们学习了传统文化,才可以更好地和他人交流,是因为有了底蕴,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有了修养,这个时候你讲出来的话,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比如说不学《诗》无以言,用到和孩子的交流也如此,孩子如果遇到了一些不懂的事情。比如说遇到了学习,不喜欢去学习。比如说和同学之间有了什么样的矛盾,你要学习了传统文化,这个时候你可以很好地和他交流,告诉给他做人的道理,告诉给他该如何与老师、与同学,包括与家人更好地相处。

所以学习《诗经》是在告诉我们内在的思维,内在的价值观。进而影响一个人讲什么样的话。只不过我们现在把《诗经》的概念更宽泛,我们去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人交流。你讲出来的话才具有价值,具有意义,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人。

不学礼,无以立。如果你没有学习礼,你就无法立足,无法立身。我们看看「立」这个字,什么叫立?站得住,称之为立。如果一个人没有礼,你如何站得住呢?礼,我们现在讲,叫做礼貌。但是以前,婚、丧、嫁、娶包括成年,包括宴饮,与他人相见,与长辈相处都是有礼的。如果古人不去学习这些礼,你是无法与人打交道,你更谈不上立身和立足。那到我们现在也是如此,虽然我们现在不讲那么些礼节,但是一个人要有礼貌的,礼之用,和为贵。一个人你是处处懂得礼仪,有礼貌,你懂的以和为贵,和更多的人更好地相处,让别人感受到舒服的状态,这个时候你才可能站得住。

我们来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在一个企业当中,如果一个人你没有礼貌,你和大家相处起来,大家都会觉得不舒服,你在这个企业要如何立得住。即使你再有能力再有才华,如果上级和下级还有平级的同事都不喜欢你,你就无法在这个地方立身立足。你更谈不到立德、立功、立言,连立身你都达不到,所有的后面的东西,更是离我们很遥远。

那在生活当中也是一样的。比如说和朋友相处,如果大家都觉得你傲慢无礼,你和大家相处的过程让人家感觉很不舒服,那你在朋友心中是没有立身之地的,你在他心中的形象是没有的,所以你立不住。

那礼的范围很宽泛,我们再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君臣之道也要讲礼的,臣要对君要忠、要敬。子女对父母要孝顺,这也是礼。与朋友相交要讲诚信,这也是礼。做一件事情要有敬畏,这也叫礼。比如说与朋友相交,如果你不讲诚信,你在他心中就是无礼的,立不住。即使你去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如果你在孩子心中立不住没有地位,你对他讲的话,他就不会听从。

如果我们处上位,比如说做孩子的父母,你就要懂得仁和慈,你去仁爱他,去慈爱他。同样我们在一个企业做领导,也是一样。如果做领导和做父母,处上位的人,你不懂得对处下位的人,仁和慈,这个时候你在他心中是没有位置的,他并不敬重你。所以这个时候其实也是一种无礼,因为你在他心中没有地位,立不住,所以你说的话他就不会听从。

比如说教育孩子,如果你在他心中可以立得住,有位置,你讲的话孩子就听从。作为一个领导如果你在员工的心中有位置,他是敬重你的,你立得住你讲的话他自然就信服。所以我们看似很多时候我们讲的话别人不愿意听从,别人不喜欢,其实都是没有学习礼。所以你在他人心中就没有立身之处,这个时候我们才能懂得礼的重要性。无论你和任何人打交道,父母、孩子、同事、朋友、员工甚至是陌生人,客户都一样。如果你在他心中是无礼的,他是不敬重你的,你没有立身之地,你就更谈不上去更好地做事情。这里的立再延伸出来,也很宽泛。

我们刚才讲了立身、立足,还有立德、立功、立言、立命,所以第一步就是要学习礼。孔夫子才会对孔鲤讲,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如果你没有学习《诗经》你没有正确的思维和道理,这个时候你讲话是空泛的,讲出来的话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不去学习礼,你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能有安身立命之处。

君子之远其子也。第三点,一个君子做事情,是没有偏私的。即使对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的,没有私厚,不会对他过多的亲近。我们来思考这一点,在生活当中的我们是很难做到的,通常我们对自己的孩子太过于偏私和溺爱。举个例子,说有好吃的,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做法。中华民族的传统是尊老爱幼,先尊老后爱幼。比如说我们家里有父母,有好吃的东西该想到的应该是父母长辈,而不是那个孩子。对于孩子来讲他一生的时间还有很长,如果从小我们对他过于偏私和厚爱,就会让孩子形成一个不正确的价值观。他会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可着他自己先来。可是当他走到学校,当他开始工作走到社会上,你会发现社会上不是这个样子的,社会上是有等级划分的。

比如说先敬畏领导,先敬畏年龄大的人,这个时候他会有失落感。比如说很多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当他走进婚姻的那一刻,他会不停地想要索取,求得别人的关注和照顾。而得不到的时候,心里就会生起怨恨。其实都是因为我们从小对他过多的偏私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我们学习了《论语》,一定要深刻的认识到,你对他偏私不是爱,往往会害掉他。你给他太多的宠爱,让他已经没有了自主自立的这种思维和价值观。所以一个君子做事情,对自己的孩子也不会有过多的私厚,对他一视同仁,和其他的人是一样的。

我们先去尊敬那些老人,然后再去照顾到自己的孩子。这里提到远其子,如何才能远其子呢?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的地方。第一就是不偏私,没有私。如果我们减少一些私在其中,我们就没有那么多的亲近没有那么多的私厚。不光是对自己的孩子,比如说在团队当中,处上位的人,对员工也是要一视同仁的。我们要懂得去看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我们用他的优点同时我们也会指出他的缺点。但并不会因为某个人的缺点和优点,我们对他私爱对他偏私。

第二点,就是没有假在其中。我们这里可以看到子禽问伯鱼,老师有没有特殊的教导教给你?如果讲的是假的,就会有特殊教导。举个例子,如果孔夫子对自己的学生讲,你要讲仁,要讲德,要讲忠信。回头对自己的儿子讲,忠信有什么价值呢?你要以利益为先,这个就是假。所以当你有假的东西,你对外讲的并不是真实的。那么你对亲近的人就会不一样,就会有异闻不同的、特殊的。可是一个人你自己讲出来的,就是你自己内心认同的价值观,没有假的。所以你自然也就没有偏私的。

我们经常在生活当中可以看到一种人,他当这种人讲这种话,换一个人他又讲另外一种话,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自己讲出来的话,实则自己内心并不是这样的认为的。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很多假的私的东西。一个人要堂堂正正,自己讲出来的话无论对谁讲都是这个样子。这就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思维,也就是《诗经》里所讲的思无邪。当一个人学习了《诗经》内心有纯净的品质,讲出来的话一视同仁,对待他人自然就不会有偏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圣学无秘传,无偏私,简易明白,就看你实践不实践了
《读论语.季氏》孔子的家教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没有那么难
50本国学典籍速通第三季学习笔记一
孔子这样教导孔门“二世祖”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子教育儿子的十二字箴言,太有用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