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卢龙郑庄村:信誉赢得天下客

“我们家的西红柿基本都发往外地,最远卖到俄罗斯。”5月20日,记者来到卢龙县开发区郑庄村,碰到正在大棚里忙碌的村民姚晓专:“还有一个来月就要采摘销售了,目前正是管理的关键时期,我要精心把它们照料好,让消费者吃到最好的西红柿。”

“好西红柿是用心经营的,决不能投机取巧。”郑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均说:“现在全村有蔬菜大棚600余亩,主要种植西红柿,销路根本不愁。还有一个月西红柿才能采摘销售,现在好多客商已经开始和我们联系预订了,来晚了根本收不到。”

大棚西红柿是郑庄村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多年前情况并非如此,那时,个别农户念起了生意上的“歪经”——卖“盖帽儿西红柿”“上边大下边小,西红柿不够垫把草”。几番交易下来,失信于客户、失信于市场,造成西红柿产业跌落至历史低谷。

针对这一情况,郑庄村于2017年成立了卢龙县郑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李志均积极引导村民加入合作社组织,带领村民对蔬菜大棚实行精细管理、诚信经营,实现了统一购种、统一培育、统一定植、统一施肥、统一掐尖、统一采摘、统一销售的“七统一”经营模式。村党支部及时组织村委会和村合作社,通过广播、发传单等方式,提高村民的诚信意识,并制订了遵章守则,对违规的社员户严查,一旦发现严肃处理,杜绝此类现象再次发生,并推出了一系列诚信创建活动,引导村民用心种植、用信用卖西红柿、用诚信赢得利益。

诚信拉回了“客户”,使得交易效率持续提高。每年进入西红柿收获时节,全国各地客商云集郑庄村的交易市场,客商比以前增加了很多倍。童叟无欺的诚信氛围,让进入郑庄村的交易市场的外地客商入乡随俗,自觉诚信交易。

“我卖的西红柿严格按照客户要求发货,不符合收货标准要求的,坚决不卖。即使自家地里的西红柿不够发了,也要从村里其他农户家里按质量要求和标准采摘,绝对不能砸了村里诚信的招牌。”姚晓专告诉记者。

除了诚信交易,种植西红柿也需要诚信才能保证品质。村民家里的西红柿严格按照村里的要求进行高标准种植。“打了除草剂的地枯黄一片,一眼就能瞧出来,我们现在都人工除草。化学催熟更是绝对禁止的,到了西红柿成熟的季节,你到村里任意一家农户的大棚里,西红柿随手摘下来就能吃,纯绿色无农药。”李志均介绍。

“我们村讲诚信远近闻名,2019年被卢龙县村镇银行评为‘整村授信村’,村民办理临时用贷款不用抵押,今天申请,明天银行就到家里直接付款,这是全市第一个整村授信村。”李志均介绍。

“整村授信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家庭备用金,诚信就是资本。”村民张志军边干活儿边说着自己的深切体会。正为建房费发愁的他不用再找担保人、不用办理抵押手续,办理了5万元的贷款,既方便又快捷,轻松解决了自己的燃眉之急。

2019年,河北郑庄村被列为“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村,从那时起,村民文化素养进一步提高,讲诚信、做好村民的风气越来越浓,出现了许多好人好事。“有村民捡到几千元的手机,不是关机藏起来,而是主动交到村“两委”;村里谁家大棚因灾害倒塌了,大家放下自己的生产,冒雨抢修;谁家用钱了,村民之间相互拆借,不打欠条,说好了哪天归还到时候准时归还,没有一家赖账或出现差错。”李志均介绍,郑庄村人人讲诚信,户户守规则,说话板上钉钉,全村先后两次被评为省级文明村,2017年又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记者王静  编辑王剑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宁夏彭阳:从“提篮小卖”到集约经营
今年姜价大降 潍坊安丘却有农户因大姜发了财
李志敏: 有险一起扛
精致漂亮的村庄
小小西红柿 增收有“钱途”
呼和浩特保素村的蔬菜吃上绿肥-今日头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