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朗读教学:技巧与情感的融通

朗读教学:技巧与情感的融通

作者:邓 彤



  在讨论“朗读教学”这一话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界定“朗读”的内涵。此处所说的朗读,指的是一种课堂教与学的行为,而不是舞台艺术的“美声”朗读表演行为。
  朗读是一种语言能力,它是培养说话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朗读又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一种重要方法——如果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典型形式,那么,朗读就是阅读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实,朗读不仅是一种解读文本的方式,也是一种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学习方式。
  朗读的作用没有人会轻易否定。但是,朗读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概言之,大致有如下两大弊病。
  一、不受重视。其间有功利因素的挤兑,亦有教师认识上的不足。总之,朗读在语文学习活动中长期被弱化、边缘化,充其量只起到一种点缀装饰教学的作用。
  二、教不得法。即使有教师已意识到朗读的教学价值并希望在教学中大量开展朗读活动,但还是存在着诸多不足: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完善,指导不具体……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
  对于朗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项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看来,朗读早已成为贯串语文教学各个阶段的重要目标。
  为此,我们选择了两个中小学阶段的课例片段作为本辑的经典课例。建议研究朗读教学者关注以下两堂课:1989年,特级教师支玉恒在全国小学阅读教学观摩大会上(成都)为与会教师做了一堂《第一场雪》示范课,这堂朗读指导课从此成为小学朗读教学的经典课例,此后,中国教育电视台多次重播这一教学录像(本辑所选片段即据此整理);10年之后,特级教师陈钟梁在江苏如皋白蒲高级中学也上了一堂令人称道的好课,课上陈老师指导学生朗诵《致橡树》一个句子的片段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而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王荣生教授对朗读教学的深度阐述,则使我们对朗读教学的认识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精妙的实录与精辟的评析是本辑课例奉献给各位读者最好的新学期的礼物。
  愿新春开学之际,有更多的校园能够飘荡着学生动听的读书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法 | 陆晓霖:“浅教?”“细教?”“悉教!” ——以《七颗钻石》为例谈文本的解读
课堂教学拒绝价值失衡
基于课文的“读写结合式”作文教学实践探究
反思/我们的语文早读,是不是都被“浪费”了?
学习窦桂梅老师课例有感
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