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意义与策略

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意义与策略

字数:3201

来源:祖国·教育版      2013年12期   字体:   打印当页正文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各个学段的朗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值得认真研究。文章主要探讨了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意义与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意义;策略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作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它包括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朗读。不知从何时起,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范读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课件的配音朗读;学生的朗读也不见了,不再是“书声琅琅”,而是“无声胜有声”,课堂上多是默读,听读,很少有老师带领学生朗读,师生的朗读都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导致现在中小学生的朗读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退化甚至消失了。湖南汨罗的邓敏老师清醒地看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在文章中强调了朗读教学的意义,提出了加强朗读的若干策略,目的是让久违的琅琅书声重回课堂,使语文的教与学变得有声有色。无论语文教学怎样改革,朗读教学都是必不可少的,必须予以重视,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让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注入生命的活力,希望所有语文教师都在朗读教学上“多给力”。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12-0049-02
  朗声读书即叫做朗读,现在初中阶段的朗读就是运用普通话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把书面语言读出来,把文字视觉形象变为听觉音响,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表达的能力和艺术。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就是一种再创造。好的朗读应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耳到、情到,这样才能读出抑扬顿挫,读得声情并茂,尽显作品之情韵。
  1 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1 朗读训练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必要方法。在朗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要求学生准确运用普通话,要指导学生发音清楚、准确、响亮,不丢字,不加字,词句不读破,句子读得连贯,节奏自然,不能拖长音。对于课文要先预读,慢慢达到熟读的程度,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即读出课文词句的语调,读出词语、句子与段落间的轻重缓急。如果达到了这样的朗读水平,那书面语就会悄然变成优美、动听的音响。这样朗读着,朗读着,学生的口语也就在无形中得到训练,优美、流畅的书面语就在不知不觉中内化成了学生自己的口语,从而提升了他们的口语能力。
  1.2 朗读训练是使学生体会语言美的重要途径。朗读的过程其实是对于优美文章的欣赏过程。在初中新课本中,优美的散文和诗歌有很多,如《荷塘月色》、《乡愁》、《雨的四季》、《我为少男少女歌唱》,等等。作者用优美、动情的文字或高唱着崭新生活的赞歌,或讲述着催人泪下的愁情,或描绘着秀丽可人的自然风光,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语言表达出文字的精彩,使听者领略风情万般的妖娆。使我们的中学生在朗读中渐渐地体会到语言美,并且在体会中学会感动,学会赞美,学会生活。
  1.3 朗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领悟课文,培养语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朗读训练,学生就会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更加敏感,能够在敏感的基础上悟出课文更深刻的内涵。学生在朗读中能够体会到文章的内容、风格和神韵,同时朗读也是考察学生对于课文理解程度的最简单方法,学生对课文的句子、结构、情节的理解,都可以通过朗读来判断。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精读能力,对含义深远的句子与段落,学生可以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和品味。朗读是语言积累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词、句、段、篇,自然而然地进入语言仓库,随着语言的积累,他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必将随之增强。
  1.4 朗读能够提高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朗读是一门语言表达艺术,用优美的声音恰当地表达生动的文字能够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人们,这种力量能够激发学生对这门艺术的热爱,也就自然把学生带入了语文的天地,使他们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如九年级的《唐雎不辱使命》一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是该文章最突出的表现手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在朗读过程中,他们自然就将唐雎、秦王、安陵君三个人物的性格把握住了,这不仅克服了文言文教学的一言堂,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朗读水平的策略
  2.1 注重情感的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培养和训练,不仅要明确情感教育的内容,而且要着眼于情绪感受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用好教材,借助教材的感染力,调动学生自身的积累,引导他们感知课文内容,帮助他们形成稳定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进而促使其完美人格的构建,是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具体化的重要方面。教师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固然重要,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促进固然不可忽视,但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的增强,自身情感的丰富和发展。在朗读过程中,其语调是表示情感和态度的重要手段,激情洋溢、轻松欢快的内容可快读,如朱自清的《春》;深沉悲哀、庄重严肃的则应慢读,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等。用先低后高的昂上调表示疑问、愤怒、惊异的语气;用先高后低的降抑调表示请求、肯定、感叹的语气;用客观叙述和说明的平直调表示情绪、感情上没什么大的变化的语气。
  2.2 注重语感的培养。课堂教学是训练学生语感的最主要手段,教读课文、领悟教材、写作训练等方面都要注重语感的培养。语感教学以学生的感悟为主要方式,这实质上是学生对言语作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占有。在感悟过程中,学生通过想象、移情、神思等多种心理因素的交融、碰撞,使相对凝固的静态的知识经验在个体心灵中重被激活起来,赋予其新的意义,产生更强烈、深刻、高妙的生命活力。语感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探入其内部的深层世界,获得一种直截了当的、不可分割的感受,把握作品的本相及其魅力,实现对言语作品的建构。
  2.3 注重语感的训练。在朗读教学中注重语感训练,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透过语言文字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入文章的思想境界。发挥课文本身对学生的感染作用,有效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应体现在以“听、说、读”为手段的朗读教学中。可以说,朗读教学很大程度就是语感教学。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对语言敏捷的感受,正是提高朗读教学质量的关键。语感的培养主要通过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条途径来实现,其中,实践是吟诵、揣摩、体味、情境造句等;分析就是联系语言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品味言语对象。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在朗读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新课标推荐篇目的指引下,有选择地进行品读,开阔视野,体会语言文化的底蕴。多挤点时间读书,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文学名著,与伟大作家交朋友,多记日记,多品味作品语言。
  2.4 注重朗读的技巧。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只有掌握了朗读技巧,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达到朗读的目的。朗读技巧有很多,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假如教师都能准确地朗读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读好停顿、重音、轻音、语调,且掌握好语速、富有节奏感,那学生就可以在准确的、有感情的朗读中获得优美的意境、缜密的思路,就能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把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融于声音之中,通过朗读触摸心灵,引起共鸣,排除学生与课文之间的隔阂,达到身临其境、忘我的境界。这样便自然地避免了课堂上那些不必要的枯燥无味的满堂灌,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充分调动学生乐学的积极性,发挥朗读教学的应有效能。
  总之,初中语文朗读教学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更需要学生用心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实现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方法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语论文评选094号:《众里寻你千百度,蓦然回首分外明——浅谈语文教学中语感训练的途径和方...
让朗读充实语文课堂 王亚栋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
高中学生语感缺失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