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教学时间的规划管理
  [摘 要]时间是课堂管理的基本要素之一,对课堂能否进行合理的规划、调空与利用,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益问题。要求教师能参考各种教学要素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预设、编组、引导、调控、创生的活动等,才能实现高效、务实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课堂时间 规划 管理
  
  课堂是教学活动发生和开展的主要场所,几乎所有的教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是在课堂上发生的。通常人们对课堂研究只注重教学和学习效率,而课堂的管理方面研究的较少。但是,有效的课堂管理的确是教学与学习的有利保障。特别是课堂时间规划的管理,学生学习的成效与教学时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同样对于老师的教学效果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早在1949年,由美国联邦政府成立的一个专门教育委员会发布了“时间囚徒”(Prisoners of Time)报告中,专门研究了课堂时间的安排和学生学习的关系,认为学校课堂的时间规划应该是为了促进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后,美国教育界认同了“更有效地应用教学时间”的概念。时间没有规划好致使许多老师在课堂中感受到时间控制的困惑。只有加强课堂教学时间规划的管理,才能营造一个高效、务实的课堂。
  
  一 教学时间的认知
  
  早在20世纪60年代,卡罗尔(Carroll,J,B,)提出“时间模式”将时间划分为“所需时间”和“所花时间”两类,并提出学生学习程度函数:学习程度=(所花时间/所需时间)。课堂时间客观固定,而又极为有限,但课堂教学是需要耗费时间的,仅仅从增加时间上考虑(即量的投入)并不一定能保证教学效果的增殖,并且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所以,教师需要从“质”的角度积极思考“所用时间”和“所得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学生学习的层面来看,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1)“名义上的教学时间”。是学生原则上在校的学习时间,比如:年天数、学日时数等,(2)“学生实际接受教育的时间”是排除由于教师、学生缺勤,学校教师的行政会议;临时停课等的时间,导致名义上的时间不能兑现。(3)“分配给课程内容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说在学校的时间并没有全部用来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在其他活动上也分配了一些时间。(4)“主动学习时间”,指学生在分配时间内专注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时间,较易受到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影响。(5)“成功学习时间”,是学生在专注于学习活动的基础上,高水平的掌握某一学科内容的时间。
  
  二 课堂教学时间有效性问题分析
  
  2.1 三维目标上的教学时间的分配问题,首先要求在观念上必须形成时间意识,许多教师不能事先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在三维目标的限制下许多老师不能抓住每一节课堂的教学侧重难点,往往“顾此失彼”或者是“时间不够”的现象常出现。还有教师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等,这要求教师对三维目标与课堂和教学内容有利结合,重难点的时间比例能进行合理分配以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的整体结构的协调。
  2.2 教学方式上的教学时间分配问题,新课程的教学方式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要求教师要做到对课堂时间的优化控制,在根据课堂标准吃透教材把握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的前提下,合理分配教与学的“时间”和“时段”比例,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由于很多老师的教学观念难以短时间内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上,存在两种较为极端的方法:一是教师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存在,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另一种是教学过于追求形式,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学习。
  2.3 教师时间观念问题,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一些缺乏强烈的时间效率观念的老师,既不注重通过教学双边活动的优化调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有效的教学时间的时间量,也不会反思通过怎样改进教学设计和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而是一味的强调增加学习时间和刻苦用功的重要性,从而使得许多学生的学习长期处于投入大、质量低、负担重的被动境地。
  
  三 教学时间的合理规划
  
  3.1 明确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注重弹性化的教学设计,合理的安排教学时间,需要在教学设计(备课)上充分准备,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需要对每一个环节所要花费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除了合理的安排教学环节还要注重对细节的处理,比如老师在板书的应该安排学生阅读和思考以免白白浪费时间。还有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设计的“弹性化”,这就使得“备课”的多种可能的“备选方案”不能规定的太细,为了教学互动的落实,需要从时间上来解放教师,给予教师更大、更灵活的支配的自主创造时间和空间。
  3.2 把课堂还给学生,长期以来,“人的因素”在课堂中收到冷遇,学生被当作一个抽象的、静止的“人”,或者说是一个有待填充的“容器”,而不是积极的、主动的参与,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即使面临种种困惑,我们也没有丝毫退缩的余地,必须依据“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使学生在课堂中不再是纯粹的接受者,学生真正获得了时间和空间,才能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是自主学习。
  3.3 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基本节奏,充分利用最佳教学时间域。做到“张弛有度”,对于一节课来说,起始时区:5分钟,教师在这段时间内促使学生的兴奋点从课外走向课堂,兴奋时区:15分钟,第一黄金时区,重点难点尽可能得到解决,并想办法延长这段黄金时间:调试时区:5分钟,学生的兴奋开始转为抑制会出现一段波谷,帮助学生走出疲劳区,回归时区:15分钟,第二次黄金时间,应当以巩固新知识和能力训练为主,终极去:5分钟,总结回应时区,教师应当强化情绪、加快语速、总结新课、圆满结束任务。教师要抓住适合的时间掌握课堂时间规律才能做到张弛有度,最终达到高效、务实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史锦秀提高教学质量应该从课堂教学开始
  [2]王清蕾课堂教学时间管理概念界定及其特性
  [3]李晓芳论有效的课堂管理
  [4]梁彦平课堂有效管理的几点思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课在课后作业讲评课中的应用
教师课堂时间管理的误区与超越
教师课堂时间管理的误区与有效超越
有效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课堂该如何引导学生学习
重知识,更应重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