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值得反思:第一个放弃孩子的是家长

两个男孩,

完全相反的初三的成长经历,

完全不同的结局。

 

这两个男孩一个在我任教的班里,我见证了他一年的学习生活。一个我并不教他,对他的了解来源于办公室同事间的交流。


 一 


先说第一个男孩。

这是个很机灵的小伙儿,个子不高,肉皮儿稍黑,但是很结实。聪明,学东西很快,善于交流,有些小缺点,这是我对他的最初的认识。


后来,跟随他的班主任家访,对他的了解更多了一些。


他有一个很敞亮的自己的房间。书桌上放着新买来的课外书,成套的。他姐姐给买的。从他父亲言语间也听出了家长的忧心:男孩有自己的一个小团体,晚上经常外出,而且团体里的伙伴让他这个作家长的很生气。家里丢过钱,跟这个团体中的成员有关。


老师给了建议,首先还是控制好孩子晚上的外出。家访后我和这个男孩谈过,想上高中,想考大学,想走出村子。看着小伙子信心满怀的样子,我真是挺高兴。


变化发生在寒假后,从一次因为抽烟请家长开始。


那一次和他躲在厕所里抽烟的还有一个男生。和他同班,也在同一个小团体。


家长在办公室里满腹牢骚,“孩子没法管、管不了、说了也不听、由他去吧……”家长是个粗人,说话很糙。


然后,很快就发现男孩像变了一个人,开始不好好上课了。


最初是趴在桌子上的姿势上课。老师提醒,可能会管事,也许根本就不听。不过从不捣乱别人。后来就不听课了,上课睡觉,老师总要借着讲课的空隙去叫他,轻轻推一下肩膀提醒他。既想让他听点儿课,又不想让他在同学面前难堪。可管事的时候越来越少。


寒假开学后,他总是带手机来上学,挺贵的手机,好像三千多,说是家长给买的。每次都是老师在课上收上来,寄存在办公室,然后告诉家长叮嘱一番,放学后再让他拿走。每一次,都细细嘱咐他别再带来。


他的成绩下滑得很快。从最初的能考上区重点高中下降到年级的后列。


他彻底放弃了。

就这样持续了整个第二学期,最后顺理成章地上了中专。



 二 


第二个男孩,我在办公室总是看到。

起初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从老师们的介绍中了解,这孩子很懒,从上初三的第一天就很懒。


老师们总是在办公室找他谈话,言语间能听出,他很聪明,很有潜力。老师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上课的状态堪忧,从不好好听课,没有毕业班的紧迫感。就好像没有人生的目标。


把毕业班的学习生活过出了田园派的风格。成绩自然是不好了,每次考完试总是看到老师替他着急,督促他、鼓励他。


转变发生在寒假后,老师们夸奖他的变化太大了。从最初的上课状态到每一次检测的成绩,都是进步的。这样的状态持续到中考,最后高于区重点高中二十多分的成绩毕业了。



两个男孩的经历就像一对反义词一样,过程相反,结局截然不同。据我了解,他们不是一个小团体的成员,后者没有所依身的团体。


放弃,在这件事上,我想第一个放弃孩子的,是家长。


家长是知道这个团体的成员的,在家访的时候能细数每一个孩子的姓名甚至其家长的姓名。家里丢东西的时候,家长就认识到了这群孩子凑在一起的危害,可是他并没有疏导制止自己的孩子和他们的交流。


抽烟,家长是知道的,家长还知道这个团体的孩子都抽烟,但作为家长,他并没有作为,除了抱怨。


手机,对于这个男孩来说,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手机还是他在团体中优越性的象征。传说中三千多的手机,也是家长给买的。


所有的这些,都是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放弃。


总是认为没有委屈了孩子,用好的,不拦着孩子,随孩子的心。

错了,这不是教育。


殊不知自己的孩子就是在这样的人群里,相互鼓励地学会了抽烟,交流着游戏,寻找着他们自以为的共同语言。


可是这些,家长都看在眼里,却没有去制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初中老师,决心揭露校园霸凌
我的优秀 源于你的出色
你的背影,就是孩子最好的学习素材
原来男孩的最佳入学年龄不是6岁,而是这个年龄!家有男孩都看看
致家长:决定男孩一生的不是成绩,而是这1能力
三年级小学生心理特点_回忆最初的味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