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图文写作已经坚持4个月了,在这4个月以来,思想,心态明显感到有巨大的变化,感觉性格上变得更加沉稳,习惯了一个人沉思和总结,对所做的事情更加投入,现在的状态与4个月前的对比,就是今天想说的一个话题——能量与成事。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支撑的短视频流行的背后,咱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疾患——浮躁、焦虑、空虚。这最主要还是表现在90后身上,因为他们已经到或者即将到三十而立的年龄,他们有压力且焦虑着,不想面对,借助短视频的简短,密集且丰富的内容来分散内心的焦虑感,掩盖极度空虚的内心,他们不想放下手机,因为一旦放下手机,就马上会被焦虑,孤独感淹没,一直到深夜犯困为止。借助短视频自我欺骗式的转移注意力,这种方式终究是饮鸩止渴,因为会发现你之前能看三分钟的视频,到了后面你连两分钟的都没有耐心看进去,新鲜感、刺激感的时间要求越来越短,从三分钟到十几秒甚至几秒,陷入焦虑、空虚与寻求刺激满足的恶性循环中。
《黄帝内经》讲“形与神俱”,身体和心神合一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一个人的注意力,意识被外部吸引,那么“神”就会散出去,心神丢失了,内心就是空荡荡的,空虚感由此产生,这是能量的流失。告诉你一个科学数据,芝加哥大学的艾德蒙.雅科布森博士指出,眼睛消耗的能量是全身能量的1/4。眼睛消耗的能量加上被短视频吸收的意识的能量就已经消耗了你大部分的能量了。
沉迷于短视频、直播,患上手机瘾,我们的能量被消耗掉,表现为意志消沉,请问一个意志消沉的人如何能成事?意志消沉的人是鼓不起劲做事情的,这样的人没有斗志,没有激情,进一步的表现是身体感到疲倦,科学实验研究证明,人会感觉到累,主要还是因为精神因素导致。自媒体内容创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创作者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观看短视频,直播的时候你是作为消费者,而创作者是生产者,生产者把自身的能量付诸于工作,感兴趣的事上,能量会转化为金钱收益,因此他们会受到激励,更加投入,然后获得更多的粉丝,更多的金钱收益,这是一种良性循环;而消费者的沉迷上瘾,自身的能量被夺走,会更加的浮躁,焦虑,空虚,然后就需要更密集,丰富的短视频内容来填充,这是恶性循环。这里发现一种现象,喜欢短视频,直播的人基本都是年轻人,30岁以下为主,而图文阅读的人一般是30——50岁居多,这些人有自己的人生经历,感悟,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喜欢一些带有哲理性的图文内容,他们有家庭,有压力,工作挣钱养家才是王道。
你自身散发的能量不强,成功的信号岂能被收到?在任何一位成功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特点:目标的坚定以及实现目标的强烈欲望,目标坚定让能量集中,强烈的欲望让能量加强,能量集中于刀刃,这就是所谓的有志者事竟成。
沉迷于短视频的人,AI算法精准给你喂食,就像电影中肚脐连着机器的婴儿。这类人大多工作、生活时间是不饱和的,有很多空余时间,要脱离这种状态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让自己忙碌起来,你可以思考 你的目标是什么,你的人生规划是什么,你现在可以分解大目标成若干个小目标,让自己每天充实起来,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要干什么,那我建议你看书,这过程也是戒瘾的过程。只要你忙碌起来,做有意义的事情,相信你自己,你不但可以戒掉手机瘾,你的生活也将会越来越好。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