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指头肚大小的小玩意儿,让我国艺术历史提前了8000年!

十几年考古成果不负众望,一个小玩意儿让我国艺术史获得8000多年历史的提升!

2020年6月11日,美国国际学术杂志《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发表了一篇考古论文,题为“发现于中国河南灵井遗址的旧石器时代鸟雕像”,该论文论证了一件13500年前的鸟型雕塑的真实性。以雕塑命名,证明这是一件艺术品,而论文由中国、法国、挪威、以色列、加拿大等国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共同发表,则表明其得到了国际认可。原先我国已知的最早雕塑作品,年代距今约6000年至5000年,常见于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凌家滩文化和红山文化等。
灵井遗址的发掘,最早还要追溯到1965年。

这一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河南灵井镇考古。在某天的挖掘中,考古人员在一个水塘附近铲到了一些乳白色的石英,进一步查验后发现,石英四周都是灰白色砂土。根据地质学经验,他们判断此处不应该出现石英。于是,便采集了1000多件石英片和不少动物化石回去。后研究发现,这些石英片是人为制造的某种工具,距今约万年左右。但由于挖掘地附近是个池塘,而且有个泉眼不停地往外冒水,他们便把这个遗址记录在案,以备后续工作。

一晃好多年,直到2005年的四月份,灵井遗址附近几公里的一家煤矿出现透水,灵井遗址处的泉眼受其影响也停止了出水,考古工作随即展开。考古人员在灵井遗址发现大量石制器具、骨制器具等,还有许多动物骨头,从出土遗物判断,这里为一处以屠宰肢解动物为主进而加工使用骨器、石器的工作营地。

在众多骨制品中,最让人感到惊喜的,便是我们开头讲到的鸟雕像。然而这个让人震惊的鸟雕像,却是非常不起眼的一个小玩意儿。它长19.2 毫米,宽5.1毫米,高12.5 毫米,对照起来大约只有手指头大小。

有趣的是,这个鸟雕像是由烧焦的骨头雕刻磨制而成的,从骨头看,应该是一块中等大小的哺乳动物骨头残片。细看之下,整个物体表面留下的凿刻和研磨痕迹清晰可见。再仔细研究,物体表面留下了至少68个微小打磨面,专家判断,当时这位“艺术家”用了磨、琢、削、割等多种不同的技术。

论文中明确表示,日本东京大学和美国贝塔碳十四测年实验室共同检测,包括鸟雕塑在内的32个样品,其年龄平均值距今13500年!由此,不止中国,这个鸟雕塑也把整个东亚的艺术起源提前了8000多年!
“在整个中国乃至东亚,之前的考古工作并未发现过类似的雕塑艺术作品,而发现的一些晚期作品,也不像这个作品的’继承者’,灵井鸟雕像的来源和去向仍是一个谜。”论文第一作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占扬说。

但是,雕刻艺术在西方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却屡有发现,例如德国的福格尔赫德遗址发现过距今3.4万—3万年的用象牙制作的极小的猛犸象;法国马齐洞穴遗址发现过距今1.5—1万年的人的头侧面雕像。不过,这也只是人类现今已经找到的。

人类有没有更多被埋藏地下的文明,或者这些文明已经消失作古?亦或是如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城般沉入了海底? 这些都有待于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发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出土不到一年的小雕像,还未命名,就被列为去年十大考古发现
新发现|1.35万年前的飞翔!中国最早的微型鸟雕像在河南出土,或改变中国雕塑史!
“灵井鸟雕”所释放出来的文化信息有助揭示“许昌人”的生活风貌
灵井鸟雕发掘者李占扬:考古者一铲落地,可能产生一个世界奇迹
郑州老奶奶庙遗址暨嵩山东南麓旧石器地点群(图)
许昌村民,挖出10万年前的“宝贝”,推翻中国人种的非洲起源假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