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部校园欺凌的电影黑得化不开,说的不仅仅是校园!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影烂番茄(ID:dylfc99)

微信后台回复“250部”可获取250部经典电影

校园欺凌题材的电影,总是会触动一些人的回忆。

多少同学是在校园欺凌中认识到,这个世界有一个阴暗的角落。

那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痛,也是心灵的第一次野蛮成长

这个题材本身就够重了,如果再加上阶层分化等更重的元素,极容易拍出一个黑得化不开的电影。

我们知道,有一个国家对这种电影题材乐此不疲,今天我们推送的电影讲的就是这个——

《蚯蚓》

这部影片在2015年就已拍摄完成,今年4月才在韩国上映。

从影片的阵容、投资规模来看,可归类为“三无产品”

导演尹学烈编剧出身,没有任何名气。

也没有大明星,男主演金正均是电视剧演员,女主演吴艺雪新人一枚。

(《蚯蚓》男女主角)

影片的投资也不大。

在韩国上映后,排片量很低,至今只有区区不到7.48万观影人次。

有三个原因制约了影片的排片:

一是上面说的三无产品;二是题材敏感;三是因为一些过火的镜头,影片分级是18岁以上。

但不管在韩国,还是在中国,看过这部影片的人,却刷起了朋友圈。

电影专业网站,看完难以平静的人很多。

导演血淋淋地揭开了韩国社会的三道伤疤——

弱势群体、校园欺凌、贫富差距。

开篇极具冲击力。患有脑瘫的父亲李元术,提着给女儿买的水果,歪歪扭扭的走着路。

高中生李子若,一袭红衣,纵身从高楼跳下,跌落在一辆汽车上,最后一口气说——一死百了

警察调查得知,李子若死前的两个月,有过20多次援助交际。验尸官则看到,年轻的肉体上还有刚刚长好的烟疤。

脑瘫的父亲对女儿花朵般凋零的生命无能为力,他捧着女儿的骨灰,洒在河里。

影片开始倒叙。

第一道伤疤弱势群体

脑瘫父亲和女儿之前生活在江华岛上。

在子若很小的时候,就有政府工作人员找上门来,说脑瘫父亲不能抚养女儿。

小子若哭着不愿离开父亲。

父亲含辛茹苦的抚养女儿。女儿有音乐天赋,父亲执意让女儿考贵族艺术高中。

当录取书下来的那天,父亲高兴成这个样子。

女儿上学了,父亲也把家搬到了首尔。

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生存

高额的学费,普通人都望而却步,何况一个残疾人呢?

商户不让父亲在门口摆摊,连警察都对脑瘫父亲出口不逊。

但是父亲很努力供养家庭,即便是处处被人欺凌的弱势群体,影片也留下了温馨的一刻。

父亲对女儿成才倾注了所有希望。

第二道伤疤校园欺凌

子若在学校被富家女惠善欺负。

子若喜欢合唱团团长佑正,并献出了初吻。

而惠善也喜欢佑正,醋气攻心,上门来和子若对决,还侮辱子若的父亲。

子若再也忍无可忍,奋起反击,打了惠善。

第三道伤疤贫富差距

在一次聚会的时候,被问及父亲是做什么的,子若第一次撒了谎。

她说——我父亲是做服装生意的,在百货商店开店铺。

在这个学校,学生的家长,要么是财团理事长,要么是国会议员。

被子若献吻的那个帅哥佑正,当他得知子若的家庭情况,找上门打了子若,还用烟头烫子若的胸部。

他的逻辑是——子若家穷,高攀他,就是玷污他(这何止是个渣男)。

子若打了惠善,被惠善有势力的父母报复,在学校颠倒黑白。

子若被学校开除了。

子若却没有因为这个而气馁。面对着被打击得抬不起的父亲,她说——

没有钱可以,能不能挺起胸膛?

混在这些了不起的人中间,

难道连最后一丝自尊心也要抛下吗?

你愿意这样的活着吗?

像个虫子似的?

子若给教育厅写了关于自己遭遇学校暴力的请愿书。

可她要面对的,不仅是几个欺凌她的学生。在这背后,是整个社会阶层固化产生的利益集团和各种势力之前的坑瀣一气 。

这些权贵家庭的孩子开始报复,手段逐步升级

他们殴打子若,也殴打子若的同学敏京。

他们闯到子若家里,轮奸了子若,并用手机录像。

他们威胁子若,如果不去接客,就把她被羞辱的视频传到网上。

子若被迫,一次次的接客。

最终,有了片头的一幕,子若生无可恋,从楼上纵身一跃。

而脑瘫父亲,当他看到子若生前日记的时候,仿佛亲眼看到了子若被欺辱的那些瞬间。

父亲找到了学校,找到了当事人家长,找到了警察局,却一无所获。

(讽刺的是,父亲从警局失望离去时,背景给出了醒目的一行字)

他是一个弱势群体,一个话都说不明白的弱势群体,一个未成年援交女的父亲。

没有相信他,甚至没有人愿意听他的话。

这样的情节,也是很多人不喜欢影片的原因。

太直接、太惨烈、太没有希望。

韩国导演有股猛劲,就是直面社会现实。此类未成年人被性侵的片子没少拍。

像2011年黄东赫的《熔炉》,2013年李濬益的《素媛》

特别是《熔炉》,在上映第六天的时候,光州警方组成专案小组重新侦办此案,却发现现行法律刑责过轻,且有两名性侵教师已过追诉期。

(看过《熔炉》的人,永远记得这一幕)

待电影上映第37天的时候,通过《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炉法):性侵女身障者、不满13岁幼童,最重可处无期徒刑;废除公诉期。

还催生出了《社会福祉事业法》修正案(熔炉防治法)。

但要是像本片中的脑瘫父亲一样,求助法律也得不到公平审理,那该怎么办

韩国电影,还会有另外一种猛法,而且还有传统。

2005年的《奥罗拉公主》,女儿被碎尸。凶手以精神问题躲过了制裁。母亲一个一个的杀光了女儿遇害当天的相关责任者和凶手。

《奥罗拉公主》

2012年的《妈妈别哭》中,同样是女儿被羞辱自杀。加害者却因未成年人的身份免于处罚,愤怒的妈妈杀了三个男生。

《妈妈别哭》

2013年的《惩戒者》。男主人公在高中时被富家同学欺凌。当着他的面羞辱其女友,致使女孩自杀。多年之后,男主人公找上门来,如跗骨之蛆的盯上对方。

《惩戒者》

脑瘫父亲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了后一种猛法,选择了最直接、最惨烈、最没有希望的办法。

以惠善为首的,经常欺负子若的三个女生,被他……

羞辱过子若的男生,被他一个个抓来……

人面兽心的佑正,被他用……吊起来……

片尾,一叶孤舟在河上孤独的飘荡着。

有人说,最后这一幕,很像金基德《漂流欲室》,是在向金基德致敬。

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在一个弱势群体能发出声音的社会里,番叔不赞成影片中脑瘫父亲的行为。

可是看看影片中比丛林更可怖的生存环境,作为一个父亲还能怎么做呢?

是他选择了暴力,还是暴力选择了他?

影片造成韩国之外观众的争议,不仅是复仇是否正当的原因。

这个电影所描述的冲突是全方位的,学校中的冲突,社会中的冲突,个人和法治的冲突。

平心而论,这部电影不是佳作,但具备特殊的欣赏价值。

有个评价非常准确:电影水准并不高,但完美诠释了大快人心四字!!那些丑恶的人,就要用同样的方法治,一个都跑不了!!可以说是完美复仇类电影。

对大部分人来说,这部电影最大的价值在于对个人对暴力的宣判,以及复仇的审美快感。

片名叫《蚯蚓》,指的是子若,子若父亲这些底层的大多数,可是没人是真正的蚯蚓,蚯蚓也会变成巨蟒。

番叔无权做一个审判者,也没有一双穿越历史的眼睛来揭示终极解决方案。

番叔无数次告诫自己的是,无论生活施加了你什么,无论黑暗吞噬了你什么。

只有一个方法才是真正的救赎——让光明常驻心灵。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这不是鸡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又一部我们「求之不得」但拍不出的韩国电影
电影《蚯蚓》:乖巧女儿被校园霸陵离开人世,脑瘫父亲为女复仇!
《蚯蚓》女儿惨遭强奸被逼卖淫!残疾父亲复仇触目惊心
我们一起聊聊这三部复仇电影
又一部震撼虐心的韩国电影!面对校园暴力、性侵,就该像他这样复仇!
遭遇“校园暴力”,告诉孩子“打回去”没用,要“训练孩子打回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