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家谈┃外出打工父母如何履行对孩子的监护职责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如果不和父母经常见面,电话联系也不多,或者成长过程中和父母的沟通效果差,对他的学习、生活和心理,乃至一生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两个印象深刻的案例。这两个都是全国有名的案例。一个是大家都熟悉的贵州毕节案件,2015年6月9日贵州毕节一个村子里发生4名儿童服食农药自杀案件。家里房子是新盖的,孩子身上有个银行卡、卡里有钱。可以说,4个孩子穿衣、吃饭、上学都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缺少陪伴和关爱。另一个是发生在浙江的案例。父母从云南到浙江打工,孩子跟到浙江后,父母只知道每天辛苦工作,目标就是攒钱,等到孩子18岁时,父母可以自豪地跟孩子讲,“修房子、娶媳妇,还是买车,你选吧!爸妈能帮你做一件事。”但父母和孩子交流很少,孩子后来辍学,整天在社会上与一帮年轻人混游戏厅、打架。2016年,15岁的孩子与别人去打群架,被打死,事发时母亲甚至不知道儿子的电话号码。这两个案例警示我们:要保持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在外打工,一定不要忘了留在家乡的孩子,哪怕把孩子带到了身边,也不要忘了身为父母的监护职责。

二、法律明确规定父母要对孩子承担监护责任。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父母要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承担首要责任,中国法律具体规定了监护制度,父母要承担监护职责。主要包括: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教育孩子的成长;保护孩子的安全;陪伴和亲情关爱等。没有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孩子容易出现溺水等意外事故,容易受到其他人的人身伤害,容易性格孤僻,容易养成各种不良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更为严重的是,缺乏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孩子与父母之间沟通交流长期缺失,就很容易成为“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面孔是熟悉的,但彼此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因此情感上是陌生的、疏远的。

三、父母外出打工时如何承担监护职责。国务院在2016年专门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这一政策的发布体现了国家对留守儿童问题的高度重视。该政策要求,有未成年人子女的,父母要想外出打工,必须要妥善安置好子女,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二是父母有一方要留家照料;三是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不论是一方外出另外一方留家照料的,还是双方外出委托其他亲属监护的,国务院政策都明确要求,“外出务工人员要与留守未成年子女常联系、多见面,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给予更多亲情关爱。”人们现在基本都有智能手机、都用互联网。互联网不仅是用来玩游戏、看新闻资料的,更主要应该是用来沟通交流的。互联网上有很多如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文章,建议家长要多看。前几天亲戚家一个3岁多的孩子,向我炫耀母亲发给他的“桔妈讲故事”的音频,孩子很激动、很自豪。这就是远在异乡的母亲依靠互联网在给孩子讲睡前故事,依靠互联网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案例。关键是家长要有这份心,要承担起这份责任。

四、父母不承担监护职责可能带来的法律责任。父母不承担监护职责,可能带来严重的法律责任。根据国务院政策,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居住的,公安机关要积极主动联系父母,责令父母立即返回或确定受委托监护人,并对父母进行训诫;构成遗弃的,要追究刑事法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发布的政策,父母将未成年人置于无人监管和照看的状态,导致未成年人面临死亡或者严重伤害危险,经教育不改的;拒不履行监护职责长达六个月以上,导致未成年人流离失所或者生活无着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其监护人资格。

来源:《中国民政》2018年第1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制度之善抚平留守之痛
团中央、民政部等10部门联手!强力出击,解困留守儿童!
猥琐性侵、意外伤害、监护缺失:留守儿童,谁来庇佑?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研报告--周卓民的博客
暑期黄牌警告:谨防儿童意外伤害
帮朋友照看孩子是委托监护,孩子受到伤害应按过错承担责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