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会转变观念,职校招生“向好”

(2020年8月21日《中国教育报》,原标题“转变观念拓宽学生发展天地”)

往年高考、中考后人们总会发出“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慨叹。考取重点高校、重点高中的无不额手相庆;未考取的则垂头丧气,被贴上“失败者”标签。令人欣慰的是,此种情况近年来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据媒体报道,越来越多的学生及家长从“以成绩论英雄”逐渐向选择“适合的教育”转变。有些职校热门专业甚至出现了非常紧俏、一额难求的情况。

    从职业院校把招生作为“硬任务”分配给教师,甚至用奖惩手段逼迫教师必须完成招生指标,到家长主动咨询、学生主动报考,既是教育的一种回归,更是各级政府及职业院校多年来共同努力、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结果。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必须以满足社会现代化为前提,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作为发展个体,选择何种类型的教育既应该服从于自身的实际情况,也应该服务于时代发展需求,从而实现“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有机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最好的教育,实际上就是每个人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教育。

    社会发展既需要爱因斯坦也需要鲁班,这本属于常识范畴。然而长期以来,这一常识被严重扭曲,教育的理想性、崇高性被削弱,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成为被社会各界诟病的顽瘴痼疾。考取名校的数量和比例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一所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甚至唯一标准。在这样的评价导向作用下,职业教育遭受社会歧视,缺失了培养“鲁班”的环境,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也同样受其影响,培养“爱因斯坦”的土壤遭到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不断完善顶层设计,规划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蓝图,同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利好政策。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不仅明确了职业教育是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类型教育属性,还绘制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施工图”,凸显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大幅提高了技能型人才成长的天花板。现代职教体系搭建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相互融通的“立交桥”,职业教育不再矮人三分,基本实现了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并驾齐驱、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有效带动了社会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学生及家长不再盲目跟风,而是结合自身实际作出理性选择。规范的学校管理,现代化的实训条件,较高的就业率,较多的升学深造渠道,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等,已成为职业院校吸引学生的金字招牌。

    职校招生逐年“向好”,我们有理由欢欣鼓舞。但是,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管理欠规范、师资队伍建设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核心素养教育薄弱、产教融合被动、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滞后、就业竞争力不强、人才质量不高等,仍是一些职业院校的软肋。因此,在当前招生“向好”的基础上,只有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高素质、高技能、高质量发展这“三高”方面大做文章,做好文章,才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顾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职校就是混?纠正观念需要加把劲
职校招生乱象亟待整顿治理
从“职校生被抢空”到职业教育扬眉吐气,还有很长的路
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应对扩招挑战
技能人才缺口与招生难的成因及对策
职业学校不能只围着技能竞赛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