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百问(二)

晋如诗塾是一家互联网国学主题学习社区,提供诗词创作、文化通识、蒙学入门、经典普及等课程学习,定期出品合乎学理的经典诠释+学习干货。

按:徐晋如老师的《诗词入门》今年4月在中华书局出版,8月即加印,深受广大诗词爱好者欢迎。本周该书入选《南方都市报》2021年度十大好书候选名单,现正接受读者投票。亟需读者诸君的支持。每人每天可投二十票,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直接投十票。

此外,下载南方都市报APP并登录后,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还可以再投十票。感谢大家的支持!👇👇👇

为了答谢大家的支持,徐老师仿照邓散木先生的《书法百问》,特撰写《诗词百问》,解答诗词爱好者在学诗的过程中常常碰到的问题,将分十期载完,敬请垂注。


1.北方人怎样掌握入声字? 

入声字是汉语之骨,缺少了入声之后,汉语就变得绵软油滑了很多。像《满江红·怒发冲冠》这样的词,您可以找一位方言中有入声字的朋友,去念一遍听,您自己再用普通话念一遍比较一下,您就会发现入声字有多么重要了。我的建议是,北方没有入声的朋友,要么去看港剧学广东话,或者多听粵语歌,要么跟着我的《古本声律启蒙详解》,一句句地学着念,逐渐就能掌握入声字。有的朋友喜欢浙江越剧,也可以通过越剧掌握到入声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去熟悉平水韵或《词林正韵》中的入声韵的韵字。有一位先生,本是黑龙江人,他对入声的声调完全没概念,但填词时经常翻《词林正韵》,特别是填那些押入声韵的词,很快也就看到入声字都能知道是入声了。但是,这种方法我并不提倡,因为一个字一个字地死记住,和自己能发得出入声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还是推荐前述三种方法。


 2.我有很多东西想写出来,但就是诗词的平仄太难了,妨碍我的创作。  

您以为诗词的平仄难,其实不是,是您的词汇量不够比如您去了南京,要写一首南京纪游之作,南京是两个平声字,您又想把诗中要用到南京的意思的地方用仄仄,或平仄,或仄平,如果您不知道南京的诸多别称:建康、金陵、建业、石头、台城、秣陵、冶城、白下……当然就一筹莫展。同样您想写长城,可是在诗中的位置规定您必须用两个仄声,如果您不知道长城又名紫塞,也得束手。此外,诗词都要用到典故,要是您对典故知之甚少,很多意思就很难作出精雅的表达。说到底,非平仄之难也,词汇典故之为难也。如何增加词汇典故?古人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古代的蒙学书《千字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声律启蒙》等都是帮人提升词汇量,了解典故。我的《古本声律启蒙详解》课程,应该能很好地帮助大家。除了多读、多背上举蒙学书和经典的诗词作品外,一定要随身备一本《诗韵合璧》,每次写诗,用到哪个韵,就看这个韵里每一个字,底下都有很多这本书里给您组好的词,如此词汇量提升得特别快。


3.怎样才能有效地掌握平仄?

不要以为你能不把入声当平声,就是掌握了平仄。对平仄的理解基于您对字义的理解。比如:李商隐为什么写“一弦一柱思华年”而不写“一弦一柱悲华年”?因为同样是悲伤的意思,“思”是一个仄声,而“悲”是一个平声,用“悲”就三平尾了。您要是不知道仄声的“思”除了表示名词,还可以表示“悲”,自然也就写不出李商隐这样句子来。又比如:杜甫诗“几时杯重把”,您要是不知道读去声的“重”是“还、又”的意思,就怎么也想不明白,何以老杜写五律居然还出律了?实际是老杜何尝出律,是您自个儿不懂“重”的意思,把它念成了平声。要想有效地掌握平仄,就得在熟悉近体诗的声律后,遇到一首诗,就在心里默想它的每个字的平仄,发现有您默念的平仄和近体诗的声律不一致的字,赶紧去查韵书,如此积累愈多,愈不容易出错。


4.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是真的吗?   

是真的!这句话说明,只要您养成对经典作品的语感,创作也就不在话下了。所以,学诗词一定要多读经典名作我认为最低限度,应该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如能背到熟极而流,当然更好。《唐诗三百首》推荐喻守真先生的《唐诗三百首详析》,本书的好处有二:一是诗的每一个字,喻先生都标了平仄;二是作者的“析”,析的是诗的作法,对学诗者尤其有益。《宋词三百首》有两位词学大师都选过,一是朱祖谋(上彊村民)的选本,推荐唐圭璋先生的笺注本;一是我的太老师夏承焘先生的新选本,有太师母吴无闻,业师周晓川先生和我的注析。朱选侧重给创作者提供范本,夏选侧重普及,所以想要学填词,主要得读朱选本。


5.我要学填词,是不是先去买一本《白香词谱》呢?   

千万不要买!有的出版社,宣传《白香词谱》是“填词入门第一书”,我告诉您,您要是拿着《白香词谱》学填词,一辈子也填不好词!龙榆生先生的《唐宋词格律》不香吗?

为什么我强烈反对您用《白香词谱》呢?因为这本词谱,是用写诗的思维编的,诗与词,有着不同的声律,不同的体性,不同的写作思维,所以要想学到词的“正味儿”,还得找专业词家。


6.听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一部经典哦?   

对于想要学填词,想要填好词的人来说,最好不要看《人间词话》。《人间词话》本质上是用西方的观念来解释中国的文本,也就是后于王国维的胡适所讲的“整理国故”,这种学术方法就非常不可信。更因为王国维把文学仅仅看成是人生哲学的反映,所以他根本不相信词可以有政治寄托,也就在《词话》中力诋清代的常州词派。这些观点都是极之错误的。学填词的真正经典是我太老师朱庸斋先生的《分春馆词话》,那才是填词理论的集大成之著。大众的选择,往往错得离谱。


7.学词要先从小令学起吗? 

错了!学词是要先从长调开始学,小令看起来字数少,但其实更难因为您要用尽量简省的语言表达出深远的意境,这是非常不易为之的一件事。而长调只要结构搭好了,写出来总不会太难看。小令更近于诗中的七绝,而长调才更有词的气息,所以学词先应从长调学起。我太老师朱庸斋先生,一辈子填词、教词,怹教业师陈沚斋先生填的第一首词,是长调的《三姝媚》。


8.《词律》和《词谱》哪个更好?

我们通常说的《词谱》,指的是王奕清等奉勅编撰的《钦定词谱》,中国书店曾在1979年、1984年两度影印。当时为了替读者省钱,把原书朱、墨二色的漂亮版本,影印成了黑白的版面,有些遗憾。《词律》的作者万树,以一人之力编成是书,是在康熙《钦定词谱》之前,所以《钦定词谱》要比《词律》收的词牌、词体更多。但是在清末,仍然有人编《词律补遗》《拾遗》,又为《词律》作详细校勘,重梓行世,这说明什么?说明《词律》不可以被《词谱》取代!《词谱》诚然更全,但从填词家来说,《词律》更严谨,也对创作者更有益。何以故呢?原来,《词谱》是用空、实心的红圈代表平仄,半空半实代表可平可仄,它的每一首词,都在旁边逐字标明,这样,填词者往往就只关注红圈符号,而不关注例词,难收古人滋养。而词律是只在可平可仄处,用小字标明,您要想了解一首词的平仄,就非得把这首词读下来不可。用《词律》来填词,更能帮助填词水平的提升。


9.不可以自度曲吗?   

词最早叫曲子词,或者叫曲子,是隋唐燕乐系统的音乐文本。您想自度曲,就问您懂隋唐燕乐吗?您能作燕乐的曲子吗?更不要说,绝大多数标着自度曲的,其作者根本连简谱都不认得。


10.这几年网上流行“古风歌曲”,我觉得也挺有意思的。   

网上的“古风歌曲”,其天花板大概就是方文山的《青花瓷》、霍尊的《卷珠帘》那样的吧。我也曾听过一首“小女子不才”的抖音神曲,里面说“愿(公子)你遇良人”,却不知道良人是丈夫的意思……如果您多读一些历代的词作,就会觉得这类文字矫揉造作,“雅得那么俗”。还是老老实实作诗填词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晋如:学好诗词的十条忠告
【诗词讲座】古诗词自学教程之词律(破译宋词的遗传密码)
【诗词微塾】论词之形式(二)
怎样写好诗词(二)词部
学写古诗词:押韵、格律、平仄、诗料
怎样学写古诗词——格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